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通用20篇)

来源:瑞思作文网 9.6K

篇一: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通用20篇)

伴着浓浓喜庆味,甜甜的味道弥漫在幸福的大道上——春节到了。

在我的家乡里,春节的风俗是比较重要的,我们的老祖宗可坚持了几千年的历史,存在的礼节也很多,甚至有趣,让人意想不到。

拜年的那些时候,我们家好像总是第一个出来,满大街上就我一个瘦小的身影来回乱窜,这里冒出一头,那里伸出一腿,兴奋地让全村也不时得热闹起来,在要糖时就会不停地叫喊着:“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嘴里的一些祝福话一个个都往外争先恐后地吐露出来,就生怕漏掉了自己。在以后那双有力的腿跑着跑着走着走着就有气无力了,就只能一个个一步步跟在大人的屁股后边追。走不动啦,就一会儿要背,一会儿要抱的。当时的我还小,总觉得是万圣节,只不过不恐怖而已。

汤圆再这个时候是最美味的佳肴,每一年我们都是拜完年再回家吃汤元的,据说这可以把福气带回家带回自己的肚子里,年年有余啊!

最好的是中午,虽然吃饭前总是要磕头跪拜,但这总能使我想起那时爱笑笨拙的我在拜佛时,因为调皮。有了一个突发奇想。故意把铁盆往头上碰。结果把头上碰出了一个又青又紫的包,疼了一晚上都没睡着,我也记得那也是最难过的一年了,自从我以后再也不敢这样了。

可新年的压轴戏还是礼物。期待中总是要惊喜,新的一年里礼物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收到的礼物就是我一直想要的许多糖。甜甜的味道里总是有幸福的味道。酸甜苦辣都是糖的味道。

在这个春天与冬天的间隙里总有春节的美好,因为风俗因为家乡的风俗才让这个春节是最美好,最圆满,最幸福的。这是我家乡的风俗,为清淡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快乐。

篇二: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春节扫尘

作者:刘羽彤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这首诗写了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都做了些什么事,在现在过春节的习俗有许许多多,但是,我觉得这最有自趣的习俗就是扫尘了。

扫尘的寓意扫除霉运,让新的一天顺顺利利、喜气洋洋。

一般扫尘都是在春节的前几天,当天的早晨我一起床就看见爸爸、妈妈、婆婆、爷爷已经穿好了衣服,吃完早餐准备大扫除了,我见赶紧穿好衣服吃完饭,叫弟弟起床,但是弟弟就是不起来,“今天要大扫除,快点来帮忙。”我说了一声,弟弟像听见了吃东西一样,迫不及待的起了床,穿好了衣服后我和弟弟也加入了大扫除的队伍里了。

在早上我们一家人分工各做各的妈妈扫地,爸爸洗衣服,婆婆捅床单,爷爷抹桌子,我和弟弟倒垃圾。我们一家人做得很顺利,我和弟弟提着垃圾桶跑来跑去,一会提倒出去,一会儿提进来套垃圾袋。家里七个垃圾桶都被我们倒了个遍,我和弟弟倒完垃圾累得气喘吁,休息一会儿后,又去帮爸爸晾衣服,我们做得热火朝天,我们只听见了小鸟的叫声,没有从前热闹非凡了,大家都在大扫除。我和弟弟配合的很默契很快衣服就晾完了,我们做得十分开心我们的笑声震耳欲聋,我们又去帮吧年逾古稀的爷爷抹桌子,我们吗朱子麻了一一半儿突然抹桌子抹了一半突然跳起了舞,翩翩起舞的弟弟不小心踩到了抹布滑了一跤,弄得我们一家哄堂大笑,整个房间充满了笑声弟弟也十分害羞,我们做完后趴在沙发上睡着了,妈妈哈哈大笑:“哈!哈!这两个孩子累的哟。”当我们睡醒后已经是中午了,我们正想帮妈妈忙,妈妈赶忙说:“别下来刚刚拖了地,地还是湿的。”我们只好坐在那,妈妈把收尾工作做完后我们就吃中午饭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吃年夜饭、拜年、看春晚等。

春节是一年的开始,扫尘这个风俗做得好,那这一年一定会变得和和美美、阖家团圆的。

篇三: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血肠

黄浩然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风俗都有所不同。我的家乡在长寿,每年过年我们都要吃血肠。

血肠的馅儿是用猪血、豆腐、猪肉以及各种调料混合而成。血肠的外衣则是用猪小肠做的。把馅儿灌进猪小肠里,大约十厘米为一节,每节血肠的两端都要用细线系好。在蒸锅上放几节血肠,蒸上二十分钟左右血肠就熟了。蒸熟的血肠用刀切成片即可食用。

小时候,因为吃血肠,我还闹过笑话呢。那天,爷爷正在做血肠。只见爷爷和着一盆黑乎乎的东西,我好奇地问:“爷爷,你在做什么呀?”“我在做好吃的血肠哟!”爷爷边揉肉馅儿边回答。“血?血肠?多么恐怖的东西!我可不敢吃!”听了爷爷的话我连退三步。一旁的奶奶笑道:“傻孩子,血肠可好吃了!吃了血肠就会红红火火一整年,什么倒霉事都不会遇到哟!难道你不想红红火火一整年吗?”“我当然想红红火火一整年了,可是血肠真的好吃吗?”我将信将疑地望着奶奶。“一会儿,你尝尝不就知道了吗?”奶奶笑着说。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大人们一边吃血肠,一边说着祝福的话。我在各位长辈的鼓励下,夹起一片血肠,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哇!软软糯糯的口感,咸辣咸辣的味道。也许是馅里有豆腐的原因吧,血肠吃起来很有层次感。那天,我吃了满满一碗血肠。

后来我才知道,风俗不同,血肠的做法也不同。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我老家的那一款血肠。

篇四: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被奸臣逼迫,跳下了汨罗江,人们为了保护他的尸身,划着龙舟去找他,没找到后,投下了角黍,也就是当时的粽子,以防河兽去吃屈原的尸身。于是,就有了开头童谣上的传统习俗。

青黑色的竹叶,活好的糯米,还有瘦肉、蛋黄、甜枣和豆子,看着桌上一应俱全的食材,这是要做什么?是了,要包粽子啊!我随着奶奶洗了手,准备开始包粽子。只见奶奶双手抓着竹叶的边,折出一个三角形,向内翻,翻出的模样形似圆锥。接着,放入事先备好的糯米,再沿着桌子的边轻轻敲打,好让糯米分散更均匀些。然后,就要看你自己的口味了,喜欢吃咸的,放点瘦肉跟蛋黄;喜欢吃甜的,就放点甜枣,想塞多少就塞多少!最后,用手护住粽子底部,将竹叶包上来,可千万要包严实了,不然就成漏斗了,再把绳子扎上,一个形似金字塔的粽子就包好了。或许是小时候经常见奶奶包粽子,我学的还不错,虽然不比奶奶包的,但也还看得过去。奶奶将粽子放入锅内蒸,我们一家都坐在厨房等着吃。粽子出锅咯!一个个粽子上冒着热气,我不禁咽了下口水,拆开一个粽子,里面的糯米已经熟了,咬一口,又甜又黏,还带着竹叶的清香,给味蕾以香甜之感。

端午这天,我不仅有口福,更有眼福。龙舟赛马上开始,我们三五成群,来到江边。随着比赛开始,鼓响了,桨动了,桨手们的呐喊震天撼地,比赛场面火热异常,时而这条独占鳌头,时而那条后发制人。劈波斩浪的龙舟就仿佛大江中即将对决的蛟龙。“红队赢了!”人群中发出一阵掌声,我也为红队鼓掌喝彩。

传统节日不仅是节日,更是我们中华的文化之宝,希望我们能年年端午,年年欢喜!

篇五: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天台的元宵节

杭州市时代国小六(4)班万子菡

在天台,有许多传统节日。可是,我觉得最有特色的还是元宵节了。

天台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四,比其他地方早了一天,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很多说法,听外公外婆说是因为恐朱元璋乘元宵佳节前来偷袭,所以提早一日过元宵,虽然提早了,节日热闹的气氛也少不了!

在元宵的晚上,看抬阁就成了人们热闹的地方。只见好几个大汉抬着一个阁子式台柜,柜子四角各竖着一根竹竿,装饰上五颜六色的彩条,顶上覆盖着蓬盖,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在小阁里有1人或两三人扮演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瞧,前方的阁子上有一位漂亮的小孩,梳着两个圆角发髻,穿着古代服饰,或坐或站,不时地挥舞衣袖。“过来啦,过来啦”,一大群人流水般地“涌”上去想看个清楚,我好不容易挤到前面,近看着,小女孩还画了特别的妆容,眉心上点了一颗红痣,大大的裙摆由白色渐变粉色,随风飘动着好似桃花仙子仙气飘飘。一个个阁子在我跟前走过,有帆船造型的,有扮演穆桂英的,还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我在人群中,抬头仰望,真是既开心又激动!

看完抬阁,家家户户都回家做起了糊辣沸。一看“糊”字就知道是很多东西放在一起乱煮。我想:这样乱煮的东西会好吃吗?有点小兴奋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原来糊辣沸是用猪肉、冬笋、豆腐干、香菇、年糕、胡萝卜、青菜、油豆腐、荸荠、花生米和藕粉做的一道羹。上桌喽!我迫不及待地用勺子舀了一瓢送进嘴里,“呜,真好吃!”年糕软糯顺滑,花生又脆又香,荸荠甜滋滋的。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道美食!

天台还有句民谚“十四夜,间间亮”。在元宵晚上人们会生红火盆,高燃明烛。在这个夜里,每家每户灯火通明,从远处看就像一群发光的星星永远不被吹灭。

这就是天台的元宵节,比别的城市早一天,在我心里,也比别的城市更加热闹!

篇六: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宝鸡的春节

——王彦斐

宝鸡,是我的家乡。这里民风淳朴,有着各种风俗习惯。特别是过春节的时候,大家更注重这个传统佳节。

从腊月开始就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民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这天早上家家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谷物和豆类熬成的,有些人家还会放进去瓜果蔬菜。喝腊八粥,就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家中灶王爷的生日。外出的人都必须赶回家来,因为灶王爷要清点家中的人数。这天一大早,主妇们就忙着发面、烙饼,为灶王爷准备上路的干粮,到了傍晚灶台上就会供上干粮和焦糖,点上香和蜡烛,送灶王爷上天,主妇们嘴里还念叨着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过了小年,就是人们准备过年时最忙碌的日子了。人们在家中进行大扫除,名曰“扫舍”,还要拆洗衣被、理发洗澡、购置各种年货、贴对联、贴窗花,里外布置一新,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馍。大人们将面团捏成各种造型:老鼠、虎头、黄牛……涂上色素后就放入蒸笼了!孩子趴在旁边,满脸期待地等待着花馍的出炉。除夕之夜,长辈要给小孩子压岁钱,给压岁钱的来历,可大有说法呢!据说,很久以前有只叫“祟”的怪物,会在除夕夜趁小孩睡着时令他得病,变得痴呆。有一家人就给他的孩子一串铜钱让他玩,不让他睡觉。于是就渐渐演变成了压岁钱。除了发压岁钱,人们还要放烟花,放鞭炮,庆祝新的一年;吃团圆饭,预示家人团团圆圆。吃完团圆饭,大家团团围在一起,看着电视,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七年级到了,新年开始了。大人们带着小孩子走亲访友,互道新年好。这一天,人们不倒垃圾,否则被认为是破财。

初五也称“破五”,要吃饺子,饺子要包成元宝状,寓意聚财,红红火火。

月十五元宵节,人们要吃元宵,看花灯,各地还有社火表演:演员们踩着高跷,扮演成神话中的人物,在锣鼓声中,从街头走到巷尾,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经过的地方人们都必定出门观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最为喜欢。

过元宵节,春节的气氛就渐渐淡了下来,但直到二月二,人们才真正走出春节的氛围。这一天民间要炒豆子,取“金豆开花,玉龙释归”之意。“二月二龙抬头”,人们还要在这天剪发,寓意消除烦恼和忧愁。

春节隆重的来,又悄然地走了。人们带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又开始了工作和学习,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篇七: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午节,在我的家乡别有一番风景,亲爱的朋友请听我说。

我们一家三口五点就起床了,按照习俗要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时间我就感到眼睛明亮了许多,真是不可思议。

我一回到家门口,门缝里飘出一鼓粽子的香味,顿时扑鼻而来。这次,我可得多吃一个才行。只见饭桌上那一个个漂亮的三角粽子摆成一排,犹如一排士兵似的,挺拔的身姿,笔直又可爱。我迫不及待地解开一个粽子,再撒点儿白糖在粽子上面,吃一口,就两个字“好吃”。妈妈看着我那吃相,笑着说:“儿子,慢点儿吃,没人跟你抢。”接着,妈妈又问我:“儿子,端午这天,为什么吃粽子啊?”“当然是纪念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啊,人们每年正月初五这一天,就会把粽子丢进河中,就是为了让那些鱼吃饱而不去吃屈原的身体。”我不假思索地说道。“儿子懂得真多呐,其实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寓意祈福纳吉”妈妈笑着说。

端午节的习俗可真有趣,谢谢妈妈又教会我这么多习俗文化知识。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呀,中华民族的节日可真了不起!

篇八: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辞旧迎新啊,过年了……”这歌声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过年了,在下给各位拜个早年,也请各位看官听一听我家过年的趣事儿。

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人过年必须吃什么?“饺子!”那过年吃饺子,一般人都会干什么?“包硬币!”没错,这一习俗在以前是为了图吉利,到现在也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谁吃到硬币谁就在群里发红包!这是我们家乡的习俗,哈哈!

除夕夜,姥姥端来一盘饺子,大声宣布道“这里面,一共包了八个硬币,吃到它的人要在群里发个30元红包哦(群里有30多人,都是亲戚,红包有十个)

我们听了这话,一个个不禁摩拳擦掌,随着八点的钟声到来,饺子争夺战开始了!

首先抢到硬币的是老爷,只见他首先用左手把其中一盘饺子倾斜,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十几个饺子“唰”的一下,拨了下来,那不是在下饺子,而是一个小型的跳水运动会,随后老爷在大家一脸的震惊下,吐出了一枚硬币,紧接着老爷又拿出手机,嗖的一下发完了红包,然后还不忘自己抢了一个,我们见此也赶忙拿出手机哒哒哒地抢起红包……

抢完第一个红包,大家的热情不仅高,继续抢起了饺子。

因为见到了老爷的手段,大家也开始各显神通,一个个争先恐后,我取他拿,他吃我取,你取,我又去吃……就这样忙着往肚子里送,满满的两笼饺子,最后只剩三个了。

“大家听我说一句”,我大声道,“这最后一个硬币就由我收下了!”语罢,眼里的光闪得藏都藏不住,脸上仿佛写着几个大字:“快夸我!我好聪明!”然后我一口吃掉三个饺子。但突然我的五官都拧到了一起,像一个麻花,原来这些饺子里并没有硬币!我望向姥姥,就听到姥姥大笑,“哈哈哈,其实我只包了七个硬币,第八个是骗大家的,哈哈哈!”唉,我真倒霉。

饭后大家一起洗盘子,一起数抢了多少钱,一起看春晚,一起……那场面好不热闹!好不开心!好不幸福!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你也说一说吧!

篇九: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在老家过春节

林紫涵

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而隆重的节日,在过春节前的好几天里,大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想必大家过年都要贴春联吧!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忙着贴。而我呢,做爸爸的小助手。我们先把去年的春联撕下来,我帮爸爸把浆糊涂抹到新对联的背面,爸爸就把对联的上部边沿粘好,然后把对联从上往下轻扫开,这样就贴完了。爸爸告诉我,贴对联是我们中国人过新年的习俗,以示辞旧迎新。听了爸爸的话,我不由想起《元日》这首诗,便脱口而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以示新年红红火火,财源广进。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还有的放烟花都给人呈现一派喜庆的景象。

今年除夕夜,我亲自体验了点燃导火索那一刻的快感。起初我是躲在门后,看着外面的火树银花,可以仰头,我只看到亮瞎眼睛的天空。可一出门我的眼睛就被火药味蒙住了,双眼加上寒风刺骨的感觉,就像到了边疆战场上一般。我刚要往回走,就被爸爸叫住:“怎么不敢点吗?”我不服气道:“怎么可能?我一个12岁半女生了,还怕这个。”说完爸爸就搬完了烟花筒。我想:既然都搬来了,不如斗胆放一个吧!

我手里紧紧握住点引线的香,一步一步走到大家跟前,我深吸了一口气,紧张的把引线点燃着,导火索冒着火星飞快的向烟花筒烧过去。“哇呀呀,快跑!”吓得连火花都不敢看一眼夜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到了门口。

“砰砰砰!”“嗖嗖嗖……,”一束束耀眼的彩光,直冲云霄,“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鲜花,光彩夺目。

那“砰砰砰”的声音在耳边永久回荡……

篇十: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轧太平

镇海蛟川双语国小六(4)班褚乐言

“轧太平”这个词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这大概是每个海宁人刻在骨子里的一个词。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海宁的袁花镇有“轧太平”的习俗。小时候素不知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节日,只知道每到这天,大街小巷一片热闹。

我从小跟着外婆在袁花镇长大的,对此已十分熟悉。到了这天,外婆总会早早地叫我起来,我便手忙脚乱地把衣服胡乱套上,急着要去庙会,外婆却不急不慢地梳妆打扮。我很疑惑,她梳着头发对我说:“今天是潮神的生日,讨个喜头,让潮神高兴高兴,明年的收成说不定就好喽!”小时候的我却懵懵懂懂的。

我本以为起得早些,人肯定不多,但人们的热情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人群熙熙攘攘的,一大片黑压压的头,我总是凭着身体的优势灵活地穿梭着。这里的商贩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一堆一堆的!叫人眼花缭乱,花花绿绿的食物玩具,让我把父母的嘱咐全抛在了脑后,欣喜地看着这些小东西,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庙会上的花样层出不穷,让视觉、听觉和嗅觉全部满足。吸引我的远不止如此,那摊面上的小玩具是我的最爱,平日里眼馋,今天是潮神生日,外婆是绝不会拒绝的。我总会挑挑拣拣,那个也想要买这个也想要,又不好意思要求外婆买,最后总是扭扭捏捏地拿起几个给外婆,欣喜若狂地抱着走。

外婆总是等我都买尽兴了,再牵着我的手去庙里边上香供烛。我素来不怎么喜欢这么严肃的环境,趁着外婆不注意玩会儿玩具。有次,那玩具竟还发出了声,惹得周围人都往我这看,外婆极其严肃地白了我一眼,嘴里喃喃着,大意是给潮神道歉惊扰到了他。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潮神怎么可能真实存在呢?

长大了,知道的便多了,潮神是老百姓的一种希望寄托,庆祝潮神的生日,是带着十足的尊敬在里边。虽然对于年幼的我只是玩的快乐罢了。

篇十一: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八年级12班刘质文

甘肃的面,一绝!

厨师端来我已等候多时的面,“牛肉面”我的最爱,凡是亲戚、朋友尔等要来甘肃,我是一定会向他推荐的。红油飘香,牛肉紧实而绝不会发干,白萝卜、蒜苗末,与黄亮黄亮的面所配合,是西北人民朴实坚强的结晶,是西北人民的爽快豪情,香的教你咂嘴,辣的使你爽快……

不管是平时生活或是过年节日,面是甘肃人桌上不可少的。记得我第一次吃这样“西北的美食”还是两三岁,奶奶端来臊子面,从满是香汤的碗中挑出一根均匀饱满的面来,只见面越拉越长,我因怕烫,不敢一口吃下去,只能咬住一头慢慢将面吸入口中,那一刻,我眼中发亮,嘴里不说话,好似是“此面只应天上有”的惊奇。那一刻,勾起了我对面食的向往。

年,一个人们欢聚一堂的时候,人们无时不在欢乐之中,而在离新年还有几小时的下午,不妨来一碗凉面吧,口感弹牙,清爽,上面加两勺辣椒油与小菜,口味也是惊艳的很。

甘肃,一片在高原上的土地,它孕育那样豪放的情结,激发了人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就是这样才会有这样美味且朴实的民俗。

篇十二: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新年“派利是”,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在港台地区非常流行,而我是从小在深圳长大的,深圳属于广东省,广东省与香港距离非常近,故习俗都大同小异,我便从小就熟悉它了。“利是”又称“利事”或“利市”,取其意为大吉大利、好运之意,一般老人家则称之为“红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压岁钱”,而利是封就是装压岁钱的封袋。

在小的时候,记忆里每当春节来临之时,我们全家大大小小都要准备利是封,颜色以大红为主,也有金黄或其他色。利是封的外观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有长条形也用小方形。风格、寓意也是千变万化,封面上有字有图,文字都是祈福吉祥话语,图样有生肖、财神等,真是令人惊叹不已,佩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啊。

我最喜欢帮爸爸装利是封了,我会按照爸爸要派给的对象进行装袋,平常随手要派的我会选择小型利是封,一般装5元或10元,特殊的会装50或100元。5元或10元的利是封是最常用到的,基本见人随手就派的。像爷爷奶奶出门买菜或爸爸妈妈开车出小区,见到小区的保安或阿姨,大家新年见面,都会说到“恭喜发财”,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给他们派利是。爸爸也要给他的工人派利是,与熟悉的朋友见面也会派到利是。那妈妈呢,上班的第一天,公司的未婚同事都会集体组队到办公室里找已婚或领导一起讨利是封,听妈妈说,这是上班第一天上午的公司活动,现场特别有趣。此时的利是封的更多寓意就是大家新的一年都要行大运,同时也是感谢他们一年的辛苦付出。

而我,也会装着小利是封,约好同学一起到小区里,我左右环顾下,见大家都到齐了,郑得地对他们说道:“今天,我们要成立一个小组,名叫‘利是队’。有谁要参加吗?”

随后,他们纷纷举起手,我马上下达了任务:一起讨利是!于是我们马上开始行动,来到了平时人数比较多的小区游乐场,见到相熟的奶奶或阿姨,我们就会上去说“恭喜发财,身体健康”,然后奶奶或阿姨们就会乐呵呵地跟我们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哈”,就会给我们派个利是封,收到利是封的小伙伴们,别提多开心了!派利是封的大人们,也因为派了更多的利是而感到开心。因为在广东,利是封派的越多,也就代表来年会更发达更有福气。

派利是虽然是小小心意,但代表了大大的寓意,各式讨利是的有趣行为,也更好地促进了大家的感情,给新年增加更多快乐的气氛,我非常喜欢这个习俗!

篇十三: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各自的风俗,下面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汕尾的风俗吧!

因为我是一个“吃货”,所以我先从我家乡的美食擂茶讲起。为什么说擂茶是我们家乡的一种风俗呢?这是因为在我们家乡,每逢亲戚或家人的生辰,便会擂上一锅擂茶,以为那位寿星祝贺。由于擂茶清凉解暑,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且其制作方法也特别简单,只需采些薄荷叶、生菜、艾草、绿茶叶、花生、芝麻等放入擂钵,接着用擂棍擂成碎泥状,然后加入冷的纯净水,再倒进锅里煮就好了。因为以上这些好处,所以在我们家乡中午时也经常擂上一大锅擂茶来喝,家乡里每家每户都这样,没有一家例外。喝擂茶早已成了家乡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凡事都讲究个先来后到,我先给大家讲一下除夕晚上的小光景,这也是关乎着我们老家的风俗。我这里说的除夕晚上是指团圆饭过后,差不多十一点,那个时候其实也算是七年级的早上了,在那个时候至七年级早上都必须吃菜,忌吃肉和杀生。就算孩子们想吃肉,大人们也会坚决地拒绝他们,那时吃个肉仿佛比登天还难。我想应该是因为祖先希望在新年的开始时,通过吃菜来祈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吧。

然而除夕晚上必须吃菜还是除夕晚上的一个小风俗,更大的风俗其实是在后头呢!

接近十一点半,家乡里的每家每户都放起了开门炮。当这隆重、喜庆的开门炮放完后,新年也随之而来了。但这开门炮并不是只迎接新年的,也同时宣布着又一个风俗的开始—谢神。这时候,大人们、老人们及稍大的孩子们都会带上两三包香去谢神。谢神说简单点就是拜神。在我的家乡,谢神时走的路程也十分巧妙,相当于绕了整个村一圈,因此绕了一圈还能再回来原地。谢神时香的支数分配也十分重要,通常是大人六支,小孩三支。而且谢神时的态度务必要虔诚、真诚,这是因为谢神的目的是在于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幸幸福福、平平安安,因此态度必须诚恳,以示尊敬。谢神也是除夕晚上最大的风俗了。

最后我要说的风俗是关于戏剧的。每逢春节,晚上时便会来一个戏班子唱戏。他们其实早上就来练习了,这是为了晚上的一展风华。在我们家乡,几乎所有的人都爱看戏,老年人占绝大多数。

怎么样,我家乡的风俗是不是让你感到十分新奇呢?在最后我也要呼吁大家把自己家乡的风俗传承下去。

篇十四: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我的家乡有非常多的春节习俗,如:贴春联,拜年,守岁等等,多的我实在数不清了。

春节最热闹的就要属除夕了。除夕一大早,人们起床后总能听到无数的鹅叫声,这些鹅是人们在腊月二十九买来做年夜饭的。早晨,人们赶着在门口两边贴春联,在门上贴门神,还要把桔子、蒜,绑在一起挂在门顶上,寓意出入平安,大吉大利。接着小孩子们就要开始放鞭炮,鞭炮声仿佛唤醒了新的一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没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种必不可少,其一,年年有余一一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工作勤劳一一芹菜预示着来年工作勤劳,寓意着吉祥。饭桌上我们一家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和几个小朋友则刚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而那些一年未见面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祝愿着。我们小朋友边点烟花边许愿,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地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烟花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饭后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在家乡,春节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腊月三十的年夜饭,正月的拜年等,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篇十五: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六(2)班张湘涵

湖南的春节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除了冰化开后的河流和在岸边被清风吹拂的柳枝,不一样的就是那走在大街上,处处都能闻见的油茶的香味。

油茶这种东西虽然在大街小巷的小摊上都能看见,可要论正宗还是湖南的油茶更胜一筹。各家都会将菜油炒熟,再加上小米锅巴,芝麻,小茴香。大家会端着油茶去左右邻居家串门,每个春节都这样,热热闹闹。

我有幸在过年的那会儿回过湖南一次,体验过湖南独有的油茶。一进到家门就能闻到一股菜油味,随后姥姥从厨房里跑出来,在围裙上擦擦手招呼着我去洗手。我洗完手后顺着香味来到厨房,看见灶台上摆满七零八落的芝麻等调味剂,就问姥姥:“姥姥,这是什么啊?”姥姥跟我解释说:“这是油茶,是湖南的特产。”说罢,姥姥就端出一碗来,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尝,结果是吃了满口又油又腻的茶。我赶紧吐了出来,边找饮料边问姥姥:“好油好腻啊,我怎么没喝出来什么特别的味道呢。”姥姥笑着对我说:“你这么喝当然没味了,配上这些试试看。”说着指向灶台上的调味剂。我放进了白砂糖,还拿了点芝麻和锅巴放在油茶里,再喝一口,果然就好多了。菜油炒出的特有的香味配上白糖,既不会没有味道也不会显得特别腻,再配上锅巴……我连忙兴冲冲地端了一碗给姐姐拿过去,姐姐却拒绝了,对我说:“这些油茶还要拿去送给邻居呢,每家人做油茶都有不同的配料和方法,大家互赠油茶来表达热情,待会儿去邻居家还能尝到更多不同的呢。”话刚说完,姥姥就喊我们去拜年了。桌子上果然放了好几个袋子,里面散发出油茶的香气。

我们去了很多邻居家,果然,每家的配方都各有不同。有甜有咸,有炒羊油的,也有炒花生油的,唯一没变的就是大家的热情和喜悦的心情。

离开时,姥姥还给我留下了做油茶的配方,我不禁在心里感叹:湖南真是个让人舒服的地方啊!这里的风俗和这里热情的人们,都让我感到亲切。

篇十六: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马明亮

过节,对我们国小生来说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不但能放假,连大人们在节日也会对我们特别友善。像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我们都能放假,每次放假我们都特别开心。

要说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除夕夜的家庭聚会,远处的,近处的,有事的,没事的,大家都陆陆续续聚到奶奶家,人渐渐越来越多,那种热闹的感觉挥之不去。

平常我要玩耍时间久了妈妈肯定会说,可是三十这天是个例外,无论我做什么,妈妈都是笑眯眯的。我也是在这边转转,那边玩玩,如鱼得水,自得其乐。

从中午开始,奶奶屋里就像集市一样,一会儿进来一个,一会儿又出去一个,奶奶家的大门就像城门一样,来来回回的人络绎不绝,人来人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傍晚才慢慢缓解下来。随着春晚节目的开始,家里人也终于清静下来了。大家围在一起看起了春晚。这时姑姑说:“光看电视也没意思,打麻将吧。”奶奶欣然同意。

真是人多好办事,奶奶这边撑起了麻将,那边还有人不耽误揉面炸东西,当然也有闲人无所事事的吃着零食看电视。我们几个小家伙也是一会儿看看春晚,一会儿看看麻将,一会儿又跑厨房找些好吃的,跑地不亦乐乎。

等我跑累了,抬头一看时间,已经晚上11点左右了,平常这个时候妈妈早打发我去睡觉了,我偷偷瞅瞅妈妈,发现妈妈也有些疲倦,正在沙发上打瞌睡。我不由过去悄悄问妈妈:“要休息了吗?”妈妈不由眼睛一瞪,“睡什么睡,你看大家不都在熬着吗。”我不由喜上眉梢,其实我还没玩够,我内心是拒绝的。我环顾四周,发现大家有精神的,有瞌睡的,有兴奋的,有沉默的,有在麻将桌吆五喝六的,有在沙发上悄悄休息的,就是没有一个说要去睡觉的。我又悄悄问妈妈:“怎么今天都不睡觉了?”妈妈说:“三十晚上大家都要熬夜的。”我不禁大为兴奋,“那我可以玩通宵了?”“想什么呢,熬过十二点咱们就睡。”妈妈气得轻轻打了我头一下。“这算什么熬夜!”我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下回,等下回我一定要熬一个完整的除夕夜!

篇十七: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西溪龙舟赛

杭州市时代国小六(4)班林宸羽

生活在杭州的人,一定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事非龙舟盛会莫属。西溪龙舟历史悠久,据说始于唐、盛于南宋、兴于明朝中叶,清乾隆皇帝南巡时御封为“龙舟胜会”。千百年来,西溪一带的村民每年到了端午都会赛龙舟。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我同爸爸妈妈一起到西溪湿地观看龙舟赛。到达的时候河两岸已经挤满了观众,到处彩旗飘扬,人声鼎沸。“快看,满天装来了!”爸爸兴奋地指着前方喊。我看见从河的那头缓缓驶来一艘五彩斑斓的大船,上面插满了各色鲜艳的旗帜,船上的人也都穿着鲜艳的服装,头上围着黄色的头巾,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对着岸边的观众挥手,边唱边舞。“哦,原来满天装就是表演船啊!”我不禁赞叹道。

很快,第一条插着蓝色号码牌的龙舟驶过来了,船身有10米多,船前的龙头高高地昂着,铜铃般大的黑眼珠鼓鼓地瞪着,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只见那龙身是金黄色的,龙头为赤红色,两条飞扬的龙须则漆成了深蓝色,我仿佛在空气中闻到了一股新鲜的油漆味,中间还夹带着一丝香囊的草药味和粽子的清香味。船上的选手统一黑色短袖,头上围着白色头巾,腰间系着紫色腰带,手握船桨,脸上流露出志在必得的神情。岸边顿时掌声四起,我也不禁拍起手来。龙舟一条一条鱼贯而出,陆陆续续地进入了比赛河道。起点处立着一杆黄底红边的旗幡,上书“起点”两个大字,正迎风招展,很是威风。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似乎闻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

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顿时湖面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所有身着鲜艳服装的选手喊着整齐而响亮的口号,动作一致地划着浆,身体犹如波浪一般前俯后仰,龙舟像箭一般窜了出去。我的眼睛被其中一条龙舟吸引住了,上面的选手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有男有女,都穿着橘红色的救生服。有一个老外甚至举起一只手,忙里偷闲地笑着向岸边的观众挥手致意呢!“怎么还有外国人呢?”我好奇地问。“这是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队!”妈妈指着船上立着的队旗说。

我发现每条船的船尾都站着一名壮汉,他的浆特别长,是左右划动,我猜那一定是掌握方向的。船中间有一人敲一下锣,擂一下鼓,大声喊着“一二,一二……”指挥着划船的节奏,给队员鼓劲。一时间口号响彻云霄,大家你追我赶,河面上,顿时水花四溅,空中翻腾起一股水草的气息。

冠军队伍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获胜的选手和所有观众都一起大声鼓掌、欢呼起来,犹如排山倒海,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我奔跑着,跳跃着,仿佛是自己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看完精彩的龙舟比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体会到像西溪龙舟这样的中国传统习俗,真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篇十八: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挂菖蒲

张紫涵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很多的独特风俗。从古至今被代代承传下来,便成为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提到端午,人们必定想到粽子,但我的家乡还有挂菖蒲的风俗。

一大早,人们带着锄头去挖菖蒲。菖蒲一般生长在潮湿、阴冷的地方。菖蒲长的与野草一般,但是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不一会儿,就能在石间水涧找到菖蒲了。然后,将菖蒲打理好,捆成一束-束的,挂在门前,用来“赶鬼除菌”,希望家人不要入邪。有的地方甚至会将菖蒲切碎散在家外,驱虫驱蛇。

莒蒲挂着门前,散发着一种淡香十分独特,每个人从门前走过都会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听爷爷说,常闻菖蒲还能令人头脑清晰,耳聪目明,记忆增强呢。所以,这一天,家家门口溢出的都是幸福健康的绿。

五月初五挂菖蒲是我喜欢端午的原因之一。挂菖蒲还有历史渊源呢,《礼记》中这样记载:

五月五日午,家中福有五。

赠君一菖蒲,心中常慈爱

额上点雄黄,正气驱瘟皇。

赤口上青天,五毒归地府。

挂菖蒲是我家乡端午的风俗,你们家乡独特风俗是什么呢?

篇十九: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你听说过吊钱儿吗?那可是天津过春节独一门的传统风景。成对的吊钱儿,往玻璃窗棱上一贴,在阳光的映衬下,红得鲜艳,红得耀眼,那真叫一个漂亮!我姥姥家在天津,我自然对吊钱儿不陌生了。

天津的吊钱儿,是剪纸艺术的一种。起源于唐朝,一直延续到现在。吊钱儿的颜色古代有五种:大红、粉红、黄、绿和蓝,现在只有两种红色和金色。吊钱儿的形状是一尺多长、半尺多宽的纵向长方形,上面刻着聚宝盆、花鸟鱼等一些精巧的图案,中间刻着金玉满堂、合家欢乐等一些吉利的祝语,字与图案中间用古钱串、鱼鳞纹等相连,最下面剪成一条条小幡。贴吊钱儿,和中国传统的贴对联、贴福字一样,象征着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的祝福和美好的期盼。

记得有一年,如果没记错,那是我第一次回天津过春节。充满好奇心的我,自然对天津过春节的习俗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吊钱儿。妈妈和姥爷上街买了很多吊钱儿,回家之后,我便自告奋勇要贴吊钱儿。妈妈认真地说:“贴吊钱儿,很有说道,必须贴在门窗玻璃上方的横棱上,不能将吊钱儿的整个画面都粘上,而是只贴吊钱儿的最上端。这样开着门窗,小风一吹,任其摇摆,所有的祝福和运气都吹进来了。还要谨记一条,吊钱儿必须是双数,意味着好事成双。”原来如此。我开始贴吊钱儿了,可是身高不够,只能站在椅子上面贴,结果贴得歪歪扭扭,幸亏妈妈帮忙把吊钱儿贴正。一阵微风吹过,火红的吊钱儿轻轻摇摆,屋子里立刻增添了过年的热烈气氛。

转眼间,到了正月二十五,我在屋里玩,忽然闻到了一股香味,便跑了出来。只见妈妈和姥爷正站在窗户前,揭着年前贴的吊钱儿。我看着心疼,着急地询问:“妈妈,为什么要把吊钱儿揭下来呢?我们贴错了吗?”听见我幼稚的问题,妈妈笑了,“当然没有!今天是正月二十五,天津叫‘填仓节’,都要把吊钱儿揭下来,放在柜子里保存,填仓嘛!天津还有一句俗话,‘填仓填仓,干饭鱼汤’这不,正炖着鲫鱼汤呢!”我高兴得拍手叫起来:“怪不得这么香呢!”

“京津百里远,别是一乡风。”贴吊钱儿,是天津独特的传统风俗,是中国宝贵的文化精粹。明年春节,记着贴吊钱儿啊!

篇二十: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春节是在农历七年级,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大年三十晚上12点睡可大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春节。春节说的第一句话做的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翼一年之平安。早餐也是有讲究的,比如我们家每年大年七年级的早上,奶奶一定会给我们吃长寿面和喝一杯粗茶。

早上吃过早饭后,就是焚香拜祖了。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点了轻烟缭绕的长香,红烛燃起辉煌的亮光,在祖先遗像前,点着香烛,供陈汤团、糕、饼、肉、饭,等东西。家人铜磬在一声声的敲着,弥漫肃穆的气氛。长辈带领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齐地站立两旁,向祖宗神位,焚香点烛,按辈分长次,向祖宗跪拜。跪拜完了以后,爷爷就会,拿出一个大铁盆,然后再把纸钱,纸折的金元宝和假钱一起放入盆中燃烧。爸爸则是拿了一根长香点燃,然后,拿了一些鞭炮到门口去放,一阵阵鞭炮声传来,弟弟妹妹吓地用手捂起了耳朵。放完鞭炮后还得再拜一次祖宗,但这一次不是跪着,而是站着拜。等纸燃尽时,就是要上酒啦!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儿,一人拿一杯酒,往铁盆里,倒嘴里还要说一句:“老太喝酒。”

由于这次肺炎的缘故,我没有出去拜访亲戚,就只是在家里祭拜一下祖宗。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