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的猜想读后感(精选6篇)作文

来源:瑞思作文网 2.06W

篇一:米拉的猜想读后感

米拉的猜想读后感(精选6篇)作文

《米拉的猜想》是一本小说,故事围绕主人公米拉在其朋友和家人陪伴下的大学生活而展开,描述了社会学中一些十分有价值的观点,书中采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法来引出理论。缺点是此书情节上没有趣味性,提问过于生硬。

社会学与其研究的世界并不遥远,而是相互交织。社会学家设法求证人人都相信的东西是事实。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它要求你潜入社会生活之中,去质疑世界为何如此。这也说明了看似非人格化的社会经济所发展的成果,那些似乎不可避免且无法改变的生活事实,其实是人类决策和选择的结果。

第一章是关于现代性的,现代性意味着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它集合了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变化,并创造了不同以往的世界。第三章中米拉描述了社会构建主义心理学,心灵主义使用内省法类比和研究自己的思想情感来研究人类的心,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研究范式提倡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他们都基于一个观点:既没有什么天生的身体反应不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不可能脱离社会的调节和构建,的其中一种观点是情感和身体反应都是社会建构出来的,我们的全部都是社会的产物,情感完全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当人们日益趋于相似时,就更需要说明每个人的独特和不同,因为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可能会逐渐被货币经济所夷平,个体变成理性、物质价值的关系网络,让人缺失了核心。

面对问题时,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视角以及研究范式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去不断检验、不断更新,再去改变人们的人们的观察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真正的理论改变世界。

篇二:米拉的猜想读后感

在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一度以为这会是一本靠故事情节和手法取胜的小说,然而当我读完“前言”、“鸣谢”、“开场白”之后,我发现我错大了,这是一本关于社会学的书籍。

自从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之后,我对社会学开始产生了兴趣。光读一本《乡土中国》对于我而言,只是开启了有关社会学的一扇明窗,我知道我需要更多的书籍让我进一步了解——恰巧就遇上了《米拉的猜想》,可以说它是我和社会学之间的一条纽带。

初读《米拉的猜想》,发现它有点儿像《苏菲的世界》——用故事的方法串联起了深奥的知识,非常适合作为入门的读物之一。还记得读《苏菲的世界》时,哲学史变成人物对话后,反而更加易于接受,像是有人在用朴实的语言为你解读。同样的,《米拉的猜想》也让我觉得社会学变得越来越有趣,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术语,诸如“现代性”、“社会”、“情感社会学”……

米拉作为一位诈骗犯的女儿,在看待事情上比别人多了一个视角,很多时候,她的突然开窍会得益于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的事件发展和情景。可以感受到在和身边人树立社会学观念的时候,米拉常常会从中变得对家庭更加忠诚,有爱;对亲人(尤其是父亲)更加接纳,忠心。可见社会学有着开拓一个人视角,某种程度上塑造一个人的作用。

作为一名心理学的爱好者,对我来说《米拉的猜想》最有趣的地方时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种种比较,从时间尺度到学说观点,这种从推翻-建立的过程中逐渐明晰社会学理论内容和要点的方法,让人沉浸在书中欲罢不能。每当对手用神经,大脑做出回答时,我会在心里暗暗说“心理学加一分!”,当米拉用社会学的知识反击后,我又忍不住想喊一声“漂亮!”

跟随着人物的对话和思维,当看似有理有据的内容被社会学解释后,总会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在这样的方式中,我学习到了不仅有社会学的知识,也广泛地了解了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历史的内容,受益颇多。

其实在书本的第一章对于假设、理论的讨论中,米拉的心声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当一个好朋友变得冷淡,总会有其他朋友说是因为他不再喜欢你了,有的时候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友谊破裂、树立敌意的开始。久而久之,情况会更加糟糕,结果事实往往证明情况根本不是大家猜测的那样”,心理咨询师在处理有关友情方面的问题时,有时就会用到这一内容,可见社会学和心理学在某些程度上是有相连的。

当然,作者在之后也慢慢揭示了一些关系:“心理学可以告诉你一套养育方法培养出一种人,而另一种方法培养出另一种人。社会学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些方法最开始是如何形成的。”

然而在阅读时“纽带”是我最深的印象。社会学就像是在研究人与各种事物之间的“纽带”,即关系、网络。探寻这样的联系是如何发展的,如何转化而来的,是便还是不变的,是何种起源的。不仅像是上文引用所说的那样,其实读着读着会发现故事的人物之间就有社会学的影子。不论是个人的性格和相应的身份与经历,还是事件发展的规律。从第一章米拉纠结姨妈们的刁难,但最后并没有那么糟糕的故事情节来看,这不正好对应了米拉课上所学的有关假设、理论的知识吗?

在其中,我还窥见了《乡土中国》的影子——“社会发生变化时,才以一种非常激进的方式发生变化,才会有新的问题被提出来”、“社会发生变化时,才以一种非常激进的方式发生变化,才会有新的问题被提出来”等。这样的阐述让我在更好理解《乡土中国》的基础上,也激发了我的思考:现在随着城市化的脚步,人口迁移远比过去更剧烈,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后,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平等。

从男女平等,到男性的带薪陪产假,到征取同性恋合法,社会中对于宗教,权力的观念不知不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乡土社会》的“同心圆”仍然存在,恰恰也证明人们在社会中需要通过聚集来获得安全感,“所谓不变的基础不过是维持社会运转所需的一种行为范式”,这让我开始对一些简短的话更加有深刻理解。

《米拉的猜想》是现实和学术的纽带,通过这样一个桥梁,社会学和日常生活联系了起来,变得没有那么枯燥,不再闻之而令人生畏。

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这一纽带,要去了解了解社会学,知道社会和人的关系,能更好的俯瞰自己,了解自己,对于生活有很大的益处。

篇三:米拉的猜想读后感

现代性是用来描述世界上各个社会发生变迁更迭,从产生新的事物到摒弃传统,最终推陈出新。现代化主要用于过去两百年欧洲在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方面的变化的描述,比如资产阶级革命:摆脱了旧有的习俗和人际关系模式(封建领主和农奴之间的服从关系),变迁为了议会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制度。

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发生的启蒙运动,就是当时自由的思想家试图将理性应用到各类问题上,以取代当时大部分人认为所有问题要么是看上去十分显然而不需要解释,或是“上帝”意志的结果的思想。

启蒙运动认为人类不应该只是神灵意志的延伸,而更加强调了人和人的理性的重要性,从而使人们成为了自己人生和命运的主人,而这种想法不仅促成了法国大革命的产生,更为重要的是人们诞生了新的思想,不再被神权王权所钳制。人们学会在各个领域进行思考,这些思考产生的变化就成为现代性。

而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愚昧迷信思想和外来的侵略如同粘稠的黑雾一般围困着人们。而此时新文化运动悄然由一群知识分子领导而产生,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倡导废弃旧文化,发扬新思想,从学生们开始,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大大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在现代性的过程中,人们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我们愿意在知识进展之后承认过去相信的可能是错的,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什么概念,想法或者理论是神圣不可挑战的;承认无知之后人们就会渴望获得新知,通过收集各种观察的结果通过一些数学工具整合,形成全面的理论,再运用这些理论取得新的能力,特别是发展新的科技。而这些新的能力更加促进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现代性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更加是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社会起步的,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事情其实一无所知”。

篇四:米拉的猜想读后感

我也是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呈现出最佳印象,即在印象的层面上保持最佳状态。人们一直在努力做的是呈现出正确的印象—即对于其角色来说最为正确的印象。我们很难逃离被置身于角色中的命运,无论是被制度还是被人们所约束。如果人们希望你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你会发现自己就表现得大大咧咧,除非你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对自己有着强大的信仰。社会学利用情感来诠释社会。某些情感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必需品。比如说,现代社会的劳动分工促进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性别角色和身份是社会化的、同样也是被演绎的,因此我们永远也不会清晰地知道如何变得更加阴柔或是阳刚,因为我们一直在不断地重新创造着这些身份。每种身份都是一个本不存在原件的副本。性别角色在仪式中、习惯中、对话中以及许许多多的社会现实中被演绎,而这并不需要任何的生物学事实作为基础。

长大成人的过程就包括我们以他人的期待看待自己。学着用这种方式反思自身和其他人是成为一个完备的社会公民的关键所在。这赋予了人们随着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表现和表现不同自我的能力。人们借此在外部刻画自身。

本书不是一本学科专著,它虚构了引人入胜的故事,但理论部分依然瓷实严谨。正如前言提到的,作者的写作灵感来源于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小说《苏菲的世界》,所以,他们选择采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法来引出理论。相信读者一定会对其中的某些部分产生共鸣,无论是理论还是故事情节,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收获。

我相信,接受一些社会学的熏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更有趣的是,每个人结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来审视这些知识,会让知识焕发出不同的光彩。与此同时,社会学知识能帮助我们在未来的生活实践中保持热情和好奇,让我们以更精确、更开阔的视角去理解社会中的“变与不变”,鼓舞我们探索广阔的未来。

篇五:米拉的猜想读后感

大浪滔天,海风瑟瑟,在一片苍茫的大海上,海浪连续拍打着一座小岛。一个年轻的姑娘坐在小岛最高处的石头上,低着头,任海风略过她瘦弱的身躯。此时的她,心绪百转千回,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期盼已久的18岁,竟然是一个晴天霹雳。她期盼的所有美好,都因父亲成为诈骗犯的那一刻开始付之东流。曾经温暖的家庭变得残缺,她从一个花季少女,从一个充满理想与希望的大学生,变成了“诈骗犯”的女儿。18岁,她的力量还不够承受来自社会的冷眼;18岁,她的余生还那么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她该将自我包裹,独守孤岛?还是勇敢地上岸,去迎接来自社会的挑战?……

青春·寻找穿透迷雾的钥匙

当米拉被清晨的闹钟叫醒,迷离的眼神中,她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个梦。但那座海上的“孤岛”,就像是自己如今的心灵世界。在那座孤岛上,她看不到海天的尽头是什么。站起身,她看到了窗外正是一片迷雾,看不清校园的远处。这一片迷雾也正像自己的心境,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她感到畏惧,害怕别人识破她是“诈骗犯”的女儿,然而,她也不想放弃自己的人生。她戴上眼镜,试图掩盖自己内心对于周围人的恐惧,想要伪装自己,不让别人认出自己。同时也告诉自己,即使身在迷雾中,也要去寻找突破迷雾的钥匙,这便是她正在研修的“社会学”,她想在社会学中寻找诸多的答案,想要在学习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救赎自己的心灵,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实际上,每一个青春期的我们都或多或少面对各种“迷雾”,生活上、学习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可能带给我们一些困扰,让我们的心绪陷入到“孤岛”,让我们的双眼好似在迷雾中,以至于产生青春期常见的“叛逆”、“离经叛道”、“自暴自弃”、“反社会”等行为,以至于人们常说:“谁的青春不迷茫”。但是,我却认为,迷茫不应成为青春的一部分,当我们陷入迷茫,像米拉一样陷入突如其来的困境,我们应当走出自己狭小的世界,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的宏大环境,才能认识到自己面临的一些困难、挫折、困扰,不过都是沧海一粟般渺小。我有幸阅读过英国女作家夏洛蒂笔下的女主人公——简爱,她的出身、她的求学、她的爱情,过往种种无一不在揭示她的不幸,可是简爱——这样一个样貌平平无奇的女孩,却有着一颗令我向往的、坚强的内心。她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追求属于自己的平等的爱情,从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简爱踏破生活的荆棘,仰头面对来自生活的所有苦难!苦难不应成为我们退缩孤岛的借口,而应成为我们迎难而上的起点,就像米拉那样,勇敢地走出孤岛,才有可能找到穿透迷雾的钥匙,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行为,学会如何在社会中不断思考、试错、体验,学会与自己和解,学会真正融入社会。

成长·社会性与生物性的交织

每次翻开《米拉的猜想》书页,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智者形象便会出现在我眼前,她戴着厚厚的眼镜,米拉与亲人、朋友的每一次探讨和辩论都像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每一次反驳、怀疑、追问都引领我跟着她的节奏去思考,通过接近生活的反思一步步进入“社会学”的奇妙世界,社会学在我脑海中的版图逐渐扩大,让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的影响。无论是关于“现代性”的讨论,还是关于“情感”的探讨,抑或关于“女性主义”的深思,都让我觉得社会学其实不是艰涩难懂的理论,而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而为人,终其一生,我们都在社会性与生物性的交织中成长与适应,正像书中所说:“试图将社会影响从生物性的自然天性中分离出来是困难的,它们彼此相互塑造。”因此,唯有能够顺应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相互影响,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我是一个女孩子,我知晓社会对女性形象的期望;我是一个中学生,我深知作为中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学习使命。当我内心接受了社会性对于生物性的影响,我便不会认为社会希望的女性角色定位是一种束缚,更不会将学习任务当做一种煎熬,不会像那些反对社会性的影响而让自己负重前行的人。社会以其规则、规范、习俗影响着我们,而我们的思考、言行、观念、价值观何曾不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当一个社会中的人充满抱怨、自私、负能量,那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便会被戾气所充斥,每个人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当社会中的人都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主动传递正能量,那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将是和谐、美好、温暖人心的。近日网络平台上流行的视频《二舅》更是治愈了许多人内心的残缺精神世界。仿佛于天上看见深渊,天之骄子坠入凡尘,自此明亮的珍珠染上世俗的尘埃。二舅却从未放弃生的希望。他未曾怪过那个让他残疾的医生,未曾埋怨过苍天的不公,而是将自己漫长的后半生彻底奉献给从小生活的村子。让生物性与社会性和谐共生,我们才能收获高质量的成长,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律而又可以轻装上阵的人生斗士,去战胜一个个困难,遇见更好的自己。

感悟·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人生海海,但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没有一个人可以自全。有些人会认为,父母的唠叨很烦,老师的管教是一种束缚,同学间的竞争是一种压力,以至于始终以一种疲惫和煎熬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一切,陷入青春期的困扰。然而,没有父母的养育,我们将身在何处?没有师长的教导,我们的心智何以达到智慧的彼岸?没有周围同学的陪伴,我们的成长路上怎能拥有诸多珍贵的回忆?我们不可能自我成就,每个人只能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构建自我。青春期的我们,就像不太坚固的小岛,面对大海上的惊涛骇浪,我们需要随时告知自己,请保持一份理智,纵使遭遇任何风雨,都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的磨砺,造就坚强的意志,时刻谨记不能迷失自我,理智客观地对待社会问题,才能与周围的社会和谐相处。既然无法“遗世独立”,那就学会包容,学会分享,学会接纳,才能让自己的奋斗历程走得更加长远,让自己在社会的磨砺中不断强大,无数个坚强的小岛才能联结成坚不可摧的社会“大陆”。

身处当今时代洪流,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始终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个体,我积极参与迎接亚运的歌词创作《自信杭州》,和同学一起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大家一起响应“心心相融,@未来”的亚运口号,将绿色亚运传播于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准备迎接属于自己土地的“高光时刻”。在《米拉的猜想》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变幻莫测的工业社会中的信任与合作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人们在此前已经感受到了与他人的一种联系。”每座孤岛可以决定自己的流放,但一直心路不开,将委屈压抑在心底,可只要将一切放入集体与社会中,总有一天,我们能看见阳光与枝丫疯长。

米拉猜想,是社会学救赎了她。其实,米拉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没有选择逃避社会,探索社会学的过程也是她自我救赎的过程。每个人都可能面临人生中的一些“迷雾”,当你陷入彷徨与徘徊,自我救赎才是最好的选择,人类始终无法与世界隔绝,每个人都不会是一座孤岛……

篇六:米拉的猜想读后感

每个人都不会是一座孤岛

社会学被称为民主的科学,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学是为了研究公共舆论、大众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其他方面,以及民主社会而产生的。

刚接触米拉的猜想这本书,看着封面奇幻的蓝紫色与短发女孩,我开始憧憬书中有趣惊奇的际遇。但看完第一章就只好无奈感慨,这是专业的社会学论文吧!但好在自己一点点地干啃咀嚼,领悟到书中的精髓后真的就是一本宝藏书籍。我跟随大学生米拉的步伐,见了她的朋友亲人,和她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关于社会的思想辩证一次次冲击我的大脑。社会学的理论一点点清晰了起来。《米拉的猜想》理论丰富但不乏味,遵循了一种上可追溯到苏格拉底式对话的形式来阐述观点和激发思考。我觉得这个形式最大的好处是它使用了对话语境中的反驳、怀疑、追问等等行为同频了读者在面对那些既定社会学理论的质疑,它为我们提供了对于理论质疑的声音,这恰恰赞美了哲学及社科理论引人思考、求知的传统。

《米拉的猜想》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部脉络清晰的社会学导论。首先,其中的理论框架有意从社会学的“宇宙大爆炸”——启蒙运动后“现代性”的出现作为起点,再不断地扩展;很多理论也是为后续理论铺下了论证的基础,甚至在了解理论前,用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对“理论”这个词进行了社会学性质的阐释。其次,作者也提到可以有意将此书与一本传统社会学教材搭配使用,此书更多向我们介绍并抛出社会学关注的问题,再引出理论,以及将理论投入使用的方法,而没有过多对理论的支持依据以及论证方法进行阐述,因此,我在不断接收大量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学理论的信息流时,是在同步搭配互联网检索以及自己的读书笔记来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整理。一边理顺文章背后的道理和思路一边代入人物情节,会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舒服的阅读体验。所以《米拉的猜想》看似是一部轻松的社会学启蒙读物,但作为导论确是不断在引导读者去自发的思考和归纳整理,给予读者丰富的思维快感。不仅如此,此书足足涵盖了近30位社会学家以及80个社会学理论。快节奏和电子阅读泛滥的时代,仅于2021年10月发售第一版的《米拉的猜想》确实让我慢下来思考并有了主动学习扩展的动力。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约翰·多恩曾说。本书第三章描述到社会构建主义心理学时产生的思考,这是我整本书阅读后认为最感兴趣并着重发散的一点理论,社会学并不是但以独立的,它会与另外学科产生交集。几者碰撞融合时产生的火花总能让我兴奋好久。第三章米拉与心理学的研究生阿伦进行了不同专业对情绪和心理的激烈讨论:心灵主义使用内省法类比时用探究自己的思想情感来研究人类的心智;而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研究范式提倡研究人的行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而米拉提出的社会构建主义,认为人类情绪、心理等现象不存在于人内部,而是人与人之间,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构建的结果,而这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必需品,比如劳动分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进而产生了信任的情感,信任又加固并提高了劳动分工的效率。所谓“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我们每个人会互相配合抑或闹不快得产生交集,但最终都会彼此联结,改进社会,同时被社会改进。这一争论成功地放大了心理学中各个主义学说的细微差异。

书中展现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迁,本质上也是一种对二元论的批判、对一成不变的社会学理论的批判,也导向了在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背景下社会的变迁性、复杂性。类似于马克思·韦伯对涂尔干社会本体论的革新,即研究对象从社会转向受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影响的复杂社会;又或是像马尔库塞对佛洛依德压抑性文明的批判,即高速发展阶段的文明,为人类享受爱欲提供了物质和时间条件。在述说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同时,米拉的猜想提醒我们:人与社会相互共生,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和社会产生关联。面对问题我们要有社会化的、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视角以及研究范式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去不断检验、不断更新,再去改变人们的人们的观察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真正的理论改变世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