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物件作文(精選10篇)

來源:瑞思作文網 1.54W

篇一: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精選10篇)

孔林瀚

我的老家是個落後的地方,走在大街上,就像走在黑白電影裡,到處是黑白的,但是科技發展的太快了,我老家早已一改往日的面貌,而至今,那臺黑白電視,還擺在我家的臥室,就是這臺老式電視,讓我的童年變得有聲有色。

小時候,家裡只有一臺電視,因為電視很老,要一直舉著天線才能看,而這個一隻舉著天線的人,就是媽媽

我上幼兒園了,一接觸電視就離不開了,都是媽媽舉著天線,然而我仍然不以為然,津津有味的看著。

那天,我正有滋有味的看著動畫節目,“滋滋”兩聲,電視黑了,媽媽扭了半天還是沒反應,最後,遺憾地說:“電視機壞了,看不了了。”

“我不信”,便跳下床來扭電視開關,但是電視沒有一點反應,我一急之下就打媽媽,媽媽沒有理睬我,我也不理她了。

這樣互不理睬了兩天,我感到格外無聊。這是,媽媽突然跑到我面前說:“林林,電視好了,去看吧。”我尖叫地跑到臥室,爸爸阻止我,說:“你被電視迷住了,還不如不去修電視。”我明白了是媽媽把電視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修的。爸爸走了,老媽偷偷給我看,但還是媽媽幫我舉著天線。

現在,我懂事了,終於知道媽媽為了我付出了很多,那臺電視機像警示鐘一樣提醒我“要愛媽媽”!

篇二: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在我的家裡,有許許多多新傢俱。可是有一個古老的陶罐,擺放在嶄新的玻璃櫃中,像很多新房子中的一座老房子。陶罐高約20釐米,底部和頂部直徑大約是10釐米,它的肚皮很大,圓圓的,直徑大約30釐米。頸部有四個環,用白色的麻繩串著。我不知它叫什麼名字,爺爺說,這叫茶瓶。

茶瓶的身子是褐色的,上面有最相互的波浪形花紋,深深淺淺的,都是褐色。用陶土燒製而成,往裡一看,黑乎乎的。在頸部其中兩個環的中間,還有一個突起,開了一個圓圓的口子,這是壺嘴,茶水就是從這裡倒進茶瓶。壺嘴朝上,幾乎與瓶沿齊口,這是為了防止茶水溢位。口子旁邊圍著四個環,麻繩從四個環中穿過,再打一個結,就形成了環,這既方便倒水,又方便走路時提著。

爺爺告訴我,這個茶壺在他像我這麼大的時候就有了。到爺爺大到可以種田的時候,去田裡種地,渴了喝水全靠它。每次出門前,太奶奶就會在茶瓶裡倒滿水,口子上放一個小碗,把這個罐子的麻繩掛在扁擔上,讓爺爺帶到田裡。如果渴了,就從口子上取下小碗,把茶水倒到小碗裡,這樣就可以喝水了。特別在炎熱的夏天,一定不能少了它。

爺爺回憶這段種田的時光,佈滿皺紋的臉上浮起微笑。我彷彿看到,許多年前,每天早上太奶奶拎著茶瓶,送他出門的情景。但是他後來參加工作了,不再種地了。為了懷念他那段的時光,爺爺就把這個茶瓶留了下來。

現在茶瓶已經被保溫壺給代替了,於是爺爺把它放到玻璃櫃裡。我經常看見爺爺在擦拭著這個茶瓶,爺爺彷彿是在回憶著什麼,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篇三: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潘若曦

媽媽在大掃除時找到了這個老箱子。

它真的太老了,是太奶奶結婚時留下的。

我還沒出生之前,家裡就有了這個老箱子。我記得太奶奶以前還不在養老院時就拿著她的衣服跟我說她童年好玩的事兒,自己拿一個小凳子,坐在她身旁,樂得哈哈大笑,也有時是講故事,唱小調。

太奶奶去養老院後,它成了家裡的珍藏。

箱子上的灰塵越積越多,裡面的衣服也都積了灰塵,慢慢地退色了。只有那些記憶,還深深地刻在腦海中的一個“小島”上。

那天大掃除,我聽到爸爸媽媽打算把老箱子扔掉。因為它實在是太老太舊了,就好像有好幾個皇帝中有一個是穿著滿是補丁衣服的農民。頓時,我的心像有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眼看就要扔掉了,說時遲,那時快,我跑過去,緊緊抱住老箱子。關鍵時刻,我也不管髒不髒了,不管上面有多少灰塵。

我叫道:“媽媽,不要扔掉!”

“小孩子不要胡鬧。”

“媽媽,它有著我和太奶奶的回憶,您把它扔了,就是把太奶奶給扔了啊!”

媽媽嘆了口氣,說:“哎,你這個人吶,真固執。”

那天,大掃除老箱子沒扔掉。

篇四: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我相信每個家庭裡都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老物件,而我們家的老物件就是一匹銅馬。那是爺爺年輕的時候,他的好朋友送給他的。

這匹馬全身呈現出棕色,整體顯示出久經沙場的氣質。頭上的鬢毛根根豎起,好像是迎風飛舞。兩個又黑又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彷彿眼神裡透露出殺氣。它背上金黃色的馬顯得很華麗,正在等待主人來帶它馳騁沙場。這匹馬很結實,也很沉重。腿部顯得很有力,再加上那強壯的肌肉,構成了一匹威風凜凜、栩栩如生的俊馬。它的底座是一塊棕色銅板,銅板起伏不平,更顯出了銅馬什麼地方都能疾行如風。

小時候,我問爺爺:“這個銅馬是不是很珍貴?”爺爺回答說:“當然珍貴,他是我的好朋友送我的。”我就想把這個銅馬換錢買零食吃,肯定可以買很多很多。於是我就把把它藏了起來。過了一天,家人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東張西望可就是找不著銅馬。突然爺爺想到我。因為我曾經問他問題,是不是給我藏起來了?看到家裡人緊張的表情,我心虛地說:“其實我想把這個換零食吃。”家人們聽見了,都哈哈笑起來。

這匹銅馬對於爺爺來說很珍貴,對於我也是:因為它承載了我童年時美好的回憶。

篇五: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我們家有幾個老物件,有飯籃、籮筐、還有畚箕,這些都是爺爺親手編織的。它們很牢固,雖然現在看起來已經不是那麼光鮮了,但是它們仍然可以在生活中起很大的作用。

聽爺爺說,以前人家裡所有的東西幾乎是人們自己做的。一個村裡有木匠,有鐵匠,有泥匠……像這樣的竹編物品,全靠心靈手巧的篾匠。50年前,篾匠職業很普遍,我爺爺也成了其中的一員。為了養家餬口,爺爺便從十五歲開始幹起了這門職業。今天到這家打席子,明天到那家編籮筐。那時候,到誰家幹活,那家是要供應中飯的。如果到離家遠的地方,還要睡在主人家,因此爺爺靠著這門手藝養活了自己和一家人。雖然爺爺現在已經是一名退休工人,但對篾匠這個職業的熱愛一點也不少,我問他篾匠的經歷,他每次總是滔滔不絕,津津有味地給我講了起來,似乎是對這個職業充滿了無比的自豪。爺爺說話的時候,眼睛亮亮的,他有點兒遺憾,說:“以前這個職業很古老的,現在塑料製品越來越多,篾製品越來越少,很可惜的。”

“對!爺爺,塑料製品汙染環境,對土壤的破壞很大的。”我把書上的知識跟爺爺說。爺爺嘆了口氣,說:“你看,要是用這些,又環保,又方便。”現在很少看到這些籃子了,人們用的最多的就是塑料袋,篾製品竟成了人們心中的“奢侈品”。

爺爺說,做篾匠很辛苦。爺爺起初是跟著他的師傅一起做的,從最基本的劈篾開始,要把一棵粗粗的竹子劈成一條條細的,最細的像軟軟的帶子,可以在手指上繞起來。爺爺每天大概要劈200多根,持之以恆,練好了基本功之後,他終於出師了。他這一干就是四十年,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風吹日晒,他都在做這件事。他的手不知道磨破了多少次,手上的的繭也不知道起了多少個,但他並沒有放棄。我摸摸爺爺的大手,很粗糙很粗糙……

爺爺說,做篾匠也要有恆心。籮筐和篩匾要做一天,而一張席子竟然要從早到晚編制三天!我震驚了,這是需要多少毅力啊!光是工具便零零碎碎好幾十樣,拉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少一個也不行,真是需要樣樣都精通。

家裡的篾製品也存了三十多年了,爺爺奶奶卻沒能捨得把它丟掉,我也開始理解這種做法了。這是老一輩遺留下來的智慧啊,怎能說沒就沒了呢?瞭解了這麼多,終於知道原來篾匠也不容易!

篇六: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在我的記憶中,爺爺有一個灰色的帆布包,上面有幾個小口袋,那是爺爺用來放他的小物什的。據奶奶說,這包的年紀比我爸都大。這包爺爺寶貝著呢,誰也不讓碰,除了我。但以我的眼光來看,那包一點也不稀奇,像一塊沒洗乾淨的抹布。

在十歲之前,我跟爺爺奶奶住在一塊兒,但爺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過年的那一個月在家,而那個包裡總是裝著爺爺從外地帶回來的特產,或是從車站的便利店裡給我買的零食。

爺爺在家時,跟爺爺出去,他總是帶著那個包。我玩累了、渴了,爺爺總能從包裡拿出好吃的、好喝的。上國小時,如果是爺爺來接我,他也總能從包裡拿出用袋子包著的、熱乎乎的火腿或是麵包,來填飽我的肚子。那個包對年幼的我來說,就是個百寶袋。

爺爺退休後,那雙曾經播撒過無數種子、幹過無數農活的手,開始操勞我的一日三餐。而那個裝零食的包裡,又多了幾位“住戶”。爺爺用這個包裝好了我一日三餐所需。

“大丫頭呀,你啥時候回來,包裡面的零食快裝不下了。”我心頭一酸。我和爺爺有好久沒有見面了,繁重的學業將我們隔了好遠好遠。

過年,我回去了,又吃上了包裡的零食。

如今,我看著這個包,不僅不覺得醜,反而覺得比其他的包不知好上多少倍呢!因為裡面裝滿了爺爺對我的愛。

清晨,太陽緩緩從地平線升起,新的一天又來了。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掛在架子上的帆布包上,包裡鼓鼓的。

篇七: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涵鈺,早飯買回來了,快來吃!”接著便是爺爺將買好早餐的鐵碗放在桌上發出的清脆聲響。

我家裡有個如一張餅一般大小的鐵碗,這是以前奶奶在工廠工作時發的一個鐵碗,那時用來給我爸爸每天上學吃早餐。現在爸爸用不著了,就傳到了我手上,讓我使用它。每天早上上學吃飯,我都會用它來裝飯。一大早,爺爺就會快速起床給我去買飯,怕耽誤了我的上學時間。有時,我還縮在溫暖的被窩裡不願離開,就聽見爺爺出門的動靜。

要說起關於這個鐵碗的小故事,可實在有點多,其中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難忘。那天是一個風交加的日子,我早上起來後開啟窗戶通風,風雪從我臉邊吹過,就像一把把小刀子在使勁颳著我的臉,非常疼,讓人難以忍耐。我想著這麼冷的日子,乾脆就在家裡吃好了,不要勞煩爺爺再跑一趟,不然怕爺爺的心臟又突然難受起來。我對奶奶說:“今天就別讓爺爺去買了,他身體不好。”

“爺爺已經出門去買早飯了。”奶奶回答我道。

既然去都去了,那就算了吧!我開始洗漱,沒有繼續糾結。

過了一陣,爺爺回來了,全身都淋了雨,衣服都溼透了,但碗和飯仍舊是好的,爺爺一直將鐵碗抱在懷中,一隻手捂著胸口,他一定是不舒服了。我看到了爺爺的樣子,眼淚模糊了視線,淚水奪眶而出,我帶著哭腔問爺爺:“爺爺,您為什麼不帶傘就出門了?”

“還不是怕耽誤了你的時間,上學遲到了可不好。好了,快吃吧!”爺爺微笑著回答著我。

“嗯。”我接過鐵碗,揭開蓋子,一股熱煙冒了上來,讓我溫暖、感動。我擦乾了淚,專心地吃麵,熱騰騰的麵條更是暖進了我的心房。

“呯”,眼前的鐵碗佛又被爺爺的大手放了下來,記憶在我的腦海中迴盪。每當看見這鐵碗我就會想到爺爺那蒼老的身影,他以自己的方式傳達著對我的愛。小小的鐵碗呵,你記錄了爸爸和我的成長,也記錄著家人之間流淌著的濃濃溫情。

篇八: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我爺爺有個“百寶箱”,裡面收藏著他珍愛的各種各樣的“老寶貝”,時不時會拿出來玩一玩。我也很喜歡陪爺爺一起開啟百寶箱,此時就彷彿打開了記憶的窗,重溫起那個特殊的年代。

還記得第一次和爺爺一起玩他收藏的“寶貝”時,一種花花綠綠的紙票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們大小不一,圖案各異,上面印刷的字也不盡相同。“這是糧票。”看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這些紙票上,爺爺說道,“別看對你們來說,糧票是完全陌生的老物件了,在爺爺還年輕的年代,那可是生活必需品啊!”

聽爺爺說,當時我們的國家處於經濟困難時期,物資都很匱乏,大部分的生活物資,如糧、油、煤、布、煙、酒、肉等等,都是計劃供應的。那時在牆壁上、小巷裡,到處都張貼著“計劃用糧,節約用糧,糧食是寶中之寶”這類的標語。人們即使有錢,也不是說就能買到物品,還要憑“票”,甚至連買一塊豆腐也都是用票的。各種票證在人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如果需要買米、面、油,必須出示糧票才行,因此,有人把糧票形容為“吃飯的護照”。糧票還不是你想換就能換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額度,相當於現在的“限量版”。“那要吃肉呢?也是使用糧票嗎?”我好奇地問爺爺。“不,糧票只能用來買糧食,不能買肉,買肉是要用肉票的。”爺爺語重心長地說。爺爺還說,小時候因為糧食匱乏,經常吃不飽,家裡只能靠種蔬菜來充飢,再不夠的話,就去河邊、湖裡釣魚、摸蝦、抓螃蟹,來填飽肚子。因為吃不飽,很多孩子都是面黃肌瘦的。

後來,隨著祖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的生活也日益富足。市場上,糧食和其他日用品漸漸豐富起來,不需要再計劃供應了,各類生活物資票證的角色也就日漸減弱。直到1993年,糧票等全部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糧票”已經成了那個特殊時代的見證物,見證著時代的大變遷,人們透過它,感受最深的便是時代發展的迅速。和爺爺那一代人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隨著網購的出現,甚至可以實現人坐家中,買遍全球,購物變得更加便捷。再回首看看爺爺那個買米還必須要使用糧票的年代,不由得感慨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聽爺爺講著那當年的故事,我默默地將“糧票”放在鏡框裡,時刻警示自己:知識推動著經濟,改變著人們的命運,我將好好學習,不忘記過去、忘記歷史!祖國成立70週年,祝願祖國繁榮昌盛!

篇九: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它一一渾身漆黑,一頭大一頭小,左手邊有個圓輪,亮閃閃的,還依稀能映照出當日的光芒,右下角尖尖的細腳針,像芭蕾舞演員繃直的腳尖,姥爺說只要踩動下面的踏板,這個尖尖的細腳針,就會印踏在推送的布條上,一高一低,舞出優美的針線紋,踢踢踏踏,奏出有序的交響曲。它就是我家的老物件一一福州的閩江牌縫紉機。

我們家的縫紉機是1983年到來的,別看它個頭小,大家為了它可是費了好大的勁兒。姥爺姥姥當年所在的兵工廠,好不容易分配到三張縫紉機票,可是價格卻不便宜——138塊,相當於姥爺當時三個多月的工資,按現在算就是1萬多塊啊。,姥爺咬咬牙,申請來了一張縫紉機票。

中國的家庭當時都經歷過艱苦的年代,家裡面很多的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姥爺以前也常用它給我們做衣服、褲子、被套啊等等,用處可大了。這臺縫紉機也已經替我們這個家庭付出了三十幾年,已經是一個老功臣了和老古董了。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縫縫補補舊衣服已不存在了,大家都從做新衣到買新衣,姥爺也基本上很少用到了縫紉機了。但我們跟它有了很深厚的感情,它現在默默地擺放在我們家的雜物間,靜默的它從貢獻畢生到與我們一同靜靜守望,守望到我們的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歲月的長河滾滾向前,我們親愛的祖國母親已經走過70年,但是她依然展現著充滿年輕活力的變化,中國靠自己的實力擺脫了過去艱苦的歲月,在發展的道路上逐漸踏上的強國之路。以前的縫紉機,變成了現在的自動配花電子縫紉機;從前的自行車,變成了現在的便民共享單車;過去的收音機,也變成了現如今的藍芽音箱、智慧語音識別。曾經遠距離出行的火車也變成了現在的高鐵、飛機,甚至我們已經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我們的高鐵和飛機訂單已經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中國的強盛是翻天覆地、不可同日而語的……

家中的老物件,它的前世是默默的服務與付出,它的今生更是見證燦爛輝煌的發展,這也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輝煌成就。

篇十: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汪宇煬

想必大家都知道超市裡的電子秤吧!只要把東西放上去就能看到它的重量。但是在以前科技沒有這麼發達,人們是用什麼來稱東西的重量呢?他就是我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主角—桿秤。外婆家就有這麼個老物件,聽外婆說,這是祖傳四代的寶貝,擁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呢。

他是一根長長的細木棍,一頭吊著個大鐵鉤,另一頭掛著個大鐵坨,拿起來沉甸甸的。木棍上有一些小點點,外婆說,那是用來稱重量的刻度,每個點代表一兩,稱東西可準啦!我心裡想:我們的祖先真聰明,竟然能造出這種物件。

外婆和我說在我媽媽小時候,家裡特別窮,只靠外公一個人在外面打工來養活一家四口(外公、外婆、姨媽、媽媽),所以外婆就在自己家地裡種些青菜、冬瓜、茄子等蔬菜到集市上去賣,來減輕家裡的負擔,稱蔬菜使用的就是這把桿秤。這把桿秤不僅稱出了重量,而且稱出了外婆的誠信,所以外婆的老顧客特別多,這把稱也成了外婆家的“大功臣”陪伴了外婆好多年。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國家的發展,外婆家的條件也越來越好了,這把桿秤也被我外婆收藏了起來。

這個老物件—桿秤,他見證了外婆家以前生活的艱辛,也見證了外婆家後來的優越生活,他以後還會見證我的美好生活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