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通用20篇)作文

來源:瑞思作文網 5.55K

篇一: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通用20篇)作文

一、問題的提出:

校園裏姓郭的人雖然不多,但是我家總共只有六口人,除了媽媽姓楊之外,其餘的人全都姓郭,爺爺還説,郭姓在歷史上是皇族,可有名了。那麼郭姓是怎樣來的?歷史上姓郭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郭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郭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手機電腦搜索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郭姓的來源:郭姓主要源自於姬性、任性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的郭序為郭姓的姓始祖,西周武王封其叔叔虢仲、虢叔建立了東西虢國(虢通郭)。東西虢國地跨黃河兩岸,實為一國,他們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東虢國位於現在的河南滎陽,西虢國位於陝西寶雞,後遷到現在的三門峽,稱為南虢,咱們靈寶當時就是南虢國的一部分。歷史上有名的成語假途滅虢,就説的是咱們三門峽的這個虢國,當時晉國想滅掉虢國,重金賄賂他旁邊的虞國,想向虞國借道要滅掉虢國。虞國國君見利忘義,不顧大臣勸阻,不管什麼輔車相依,脣亡齒寒的道理,答應了借道,結果在晉國滅掉了虢國後,他也被晉國滅掉了。這就是假途滅虢的故事,留下了脣亡齒寒的千古遺訓。

在前不久,三門峽上村嶺挖掘到了虢國的墓地,出土了3萬多件文物,其中陪葬了特別多的兵器和車馬坑,説明虢國國君在歷史上地位崇高。他們當時世代為周天子的卿士,曾替周天子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才會在墓葬中有這麼高規格的陪葬品,後來三門峽還建造了虢國博物館,我還去參觀過呢。

2、歷史名人:郭氏歷史上出了許多名人,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唐朝名將郭子儀;元代編制了《授時歷》的郭守敬;東進的訓詁學家郭璞;東漢時期與華佗齊名的神醫郭玉;周朝開創“界畫”畫派的名畫家郭忠恕以及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當然,還有現代一位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威望的人物,我們郭姓都應該引以為榮,他就是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學家、社會活動家郭沫若。

3、現狀,據統計,郭姓是中國第17大姓,大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15%。郭姓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省,其他省也各有分佈,中國形成了華北、中原與東北三大郭姓聚集區。

四、研究結論:

1、郭姓主要源自於姬性、任性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的郭序為郭姓的姓始祖,西周武王封其叔叔虢仲、虢叔建立了東西虢國,使郭姓慢慢發展壯大,直至現在中國形成了華北、中原、東比三大郭姓聚集區。

2、歷史上,郭姓名人輩出,有名將郭子儀、天文學家郭守敬、訓詁學家郭璞、名醫郭玉、界畫家郭忠恕、現代著名作家郭沫若,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着光芒。

3、2015年,當代郭姓人口達到千餘萬,是中國第17大姓。

篇二: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陳,我也有好幾個鄰居也姓陳。陳“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陳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陳”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陳”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閲讀報刊上網瀏覽瞭解“陳”姓的來源和姓“陳”的歷史名人。

2、通過多種途徑蒐集“陳”姓的名人,故事和了解“陳”姓人口數量和分佈情況。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陳”姓的來源

“陳”姓最早出自媯(gui)姓,是舜帝的後裔。周武王滅商朝後,豐舜的後人陳胡公如媯滿在陳地,建立陳國,後來他的後人因內亂出奔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

歷史上的“陳”姓名人:

陳勝、陳琳、陳子昂、陳平、陳壽、陳名夏、陳毅、陳貞慧、陳嘉庚……

陳姓人口數量

據統計陳姓人口總數為4550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4。53%,是列全國第5位的大姓。

陳一性族譜

在湖南韶山保存着一米多厚的陳氏族譜,足足20卷之長。

四、結論

1、我國“陳”姓歷史悠遠,“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離的後裔。據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建立周朝後,找到舜的後人“陳胡公媯滿”,峯他在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胡公滿傳到十世孫媯完,陳國內亂,陳立公的兒子媯完怕株連自己,出奔到齊國,亡國後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於是是有了陳姓。

2、總覽古今,“陳”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春秋時有孔子弟子陳元;,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西漢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還有近代數學家陳景潤……我為“陳”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陳”姓是中國百家姓排名第五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據統計,“陳”姓人口,超過4550萬。

4、陳嘉庚,福建廈門人。著名愛國華僑,他早年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抗日戰爭時期更是慷慨解囊,解放後,又獨資創辦了廈門大學。

篇三: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李,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李。“李”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李”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李”姓來源:傳説皋陶曾任堯帝的大禮官(掌管刑法的官職),其子孫以官名“理”為姓氏。後來的“李”姓大多來源於此。唐代時,“李”為國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鮮于的武將,因立功被皇帝賜“李”姓。

“李”姓歷史名人:戰國時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漢代的李廣抗擊匈奴,威名遠揚;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橋樑專家,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並參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譽為“詩仙”;宋代的李清照是一位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明代的李時珍編寫了我國古代藥物學鉅著《本草綱目》;近現代的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李”姓現狀:據統計,2018年全國户籍人口中,王、李、張、劉、陳五個姓氏的數量佔據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數量均超過一億,並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結論

1、傳説,“李”性來源於上古時代的官名。唐代時,有些姓氏改為“李”姓,這可能為後來“李”姓人口的增長注奠定了基礎。

2、歷史上,“李”姓名人輩出。有水利專家李冰父子、軍事將領李廣、橋樑專家李春、“詩仙”李白、詞人李清照、藥物學家李時珍、革命領袖李大釗……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國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篇四: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作為一名中國人,應當知道自己的姓氏的起源與歷史。那麼,“李”姓的起源與現狀又是如何呢?

二、調查方法

1、查閲書籍

2、通過電子設備查閲資料

3、請教他人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李”姓是《百家姓》中的第四大姓。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李”姓人口高達1。3億,大約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9%。

2、“李”姓的起源:

相傳,“李”姓起源於堯舜時期的大理官——皋陶。皋陶是舜手下的掌管刑法的官員。他的子孫就以官職為姓,將“理”相通為“李”。先有“理”氏,後有“李”氏。

3、“李”姓名人

從古至今,“李”姓英才輩出。比如:修建都江堰的李冰;飛將軍李廣;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詩仙”李白;唐朝著名樂師李龜年;明代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南唐後主李煜;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原名李堯棠的作家巴金……看來,“李”姓名人還真不少!

4、“李”姓地位

歷史上唐朝皇帝均為李氏族人,除去武則天,共20位皇帝。當時唐太宗李世民還對有功之人進行了封賞,其中就有這一項——賜姓。唐朝的這段歷史成為了李姓最輝煌的時刻。

四、研究結論

1、“李”姓人口密度很高,全球李姓有1。3億人,為世界第一大姓。

2、“李”姓起源於上古帝王舜的大理官——皋陶。

3、“李”姓有很多歷史名人,需要我們逐步的去探究和發現。

4、“李”姓皇帝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朝皇帝,這是“李”姓家族中一段輝煌的時刻。

篇五: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陳”,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陳,“陳”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陳”的有哪些?現在姓“陳”的有多少?帶着這些問題,我對“陳”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和報刊。

2、查詢百度。

3、詢問身邊的人。

三、資料整理

1、來源

陳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來源的姓氏,主要源自媯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第一個真正出現的陳姓,是在周朝時期。陳姓源於媯(gui)姓,是舜帝的後裔(yi)。周武王滅商建周後,為鞏固政權,實行分封制。他將長女大姬,嫁給舜帝后裔媯滿為妻,賞封陳地,建立陳國。媯滿治國有道,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成為聞名的禮儀之邦,強盛了很多年。其後他的子孫就以國為姓,稱為陳氏,並尊媯滿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2、歷史名人

1、陳完:春秋時陳國公族,陳厲公媯躍之子,字敬仲(一説敬是諡號);是戰國時期田氏齊國的始祖;其後裔中有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田穰苴,孟嘗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等。

2、陳勝:字涉,秦末陽城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他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後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後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伕刺殺而死,陳勝死後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3、陳後主:陳太建十四年(隋開皇二年,582年)至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589年)在位,字元秀,小字黃奴,陳宣帝陳頊長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時期陳朝最後一位皇帝。

3、現狀

據2019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陳姓在2018年排名第5位,户籍人口數量達0。633億人;[2]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在台灣、廣東二省,陳姓約佔該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四、調查總結

1、陳姓主要源自媯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第一個真正出現的陳姓,是在周朝時期。陳姓源於媯(gui)姓,是舜帝的後裔。第一個媯姓是媯滿。後來媯滿治國有道,其後他的子孫就以國為姓,稱為陳氏,並尊媯滿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2、歷史上名人有陳完、陳勝、陳後主等。

3、陳姓在2018年排名第5位,户籍人口數量達0。633億人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在台灣、廣東二省,陳姓約佔該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篇六: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孫菀陽

一、問題的提出

小時候我常常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姓,而不都是一個姓呢?為什麼我姓孫,而別人姓王姓趙呢?帶着這些問題我調查了一下關於孫姓的歷史和現狀。

二、研究方法

上網查找資料。

詢問長輩。

與同學討論。

查閲書籍和報刊。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來源:

源於子姓。商朝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

源於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衞,建立衞國。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衞武公。衞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歷史人物:

孫中山,原名孫文,中國民主革命最偉大的先行者,中華民國的創始人,客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孫思邈,壽命最長的孫姓名人。隋唐時醫藥學家。少年時立志學醫,鑽研了古代的醫書和其他書籍,成為醫道很深的醫藥學家。孫繼先,最年輕的孫姓名人。1926年出生,1947年犧牲。歷任解放軍班長、排長,19歲時就已經是聞名全軍的戰鬥英雄,爆破英雄……這些都是姓孫的人。

現狀:

孫姓的人口已達1848萬,為全國第十二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5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孫姓人口由119萬激增到1848萬,增長了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孫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分佈於安徽、黑龍江、河北、遼寧、江蘇、吉林,這六省又集中了鄉村人口的42%。山東為當代孫姓第一大省。

四、研究結論

孫姓源於子,是商朝末紂王叔父比干。子孫避難改姓,遂姓孫氏。

當代孫姓已達到1848萬人,是中國第十二大姓。

山東為孫姓第一大省。

篇七: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今天我們學習了《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這篇文章,我突然特別想知道“何”姓的一些知識,帶着心中的疑惑,我對“何”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網絡查詢。

2、查閲書刊。

3、詢問家人。

三、資料整理

“何”姓來源: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於韓,滅國。其後裔韓武子(另一種説法是韓武子是晉同族曲沃桓叔後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後)仕晉,封於韓原,以地為氏。後來與趙、魏三家分晉,成為諸侯。秦始皇滅六國,韓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間,因改姓何。

歷史名人:何晏,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玄學家,漢代大將軍何進之孫;何敞,水利學家,濟南太傅,以寬和為政;何休,中國東漢時期今文經學家,儒學大師;西晉的何琦,以孝聞名,且有才學,著有《三國論》;東晉則有盡心輔幼主的名臣何充……

“何”姓人數及分佈:全國有1300萬何姓人,主要集中於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四川為當代何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何姓總人口的18%。

四、研究結論

1、何,作為姓,源出於音訛,是“韓”的誤讀,因此,韓厥既是韓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2、歷史上的“何”姓人才濟濟,有玄學家何晏,水利學家何敞,儒學大師何休……

3、何姓人數已超過千萬,在中國的大姓裏排名十七位。

篇八: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王語

一、問題的提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個人的姓氏都有它獨特的歷史,我姓王,我很想知道我王姓的歷史,於是我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閲讀書籍

2、上網查資料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網線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國大陸公安部對全國户籍人口的更新(2007年4月)統計分析顯示人王姓為現代中國第一大姓有大約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單性之一,但極為罕見。

王姓來源於周朝王族。周朝的王族本性姬,但這個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國中姬姓的王族中種不斷有一些人由於失勢或亡國分離而出來,因為它們是過去是屬於王家的,因此。僅這一隻王姓。以王子喬為始祖。姬姓王氏至少已經歷了2600年的歷史。在中國百分之90有家譜王姓都源於姬姓。

歷史人物:

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起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生卒年不詳,春秋戰國時為國朝歌。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鬼谷子是縱橫家的鼻祖,著有《鬼谷子》兵書14篇傳世。民間稱為王禪老祖。四大弟子蘇秦,張儀,孫臏,及龐涓聞名於世蘇秦主張合縱張儀主張連橫孫臏龐涓鬥法也洪動當代。震古爍今。

四、調查報告

1、王姓是現代中國姓氏人數最多的,共有9288。1萬人。共佔全國人口的7。25%。

2、王姓是由周代王朝的姬姓演變而來的。全國有家譜的90%。的王姓都是由姬姓演變而來的。

3、我還了解到了一些。中國古代姓王的名人。王翦鬼谷子等等。我將來要。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棟梁,為“王”氏家族爭光添彩。

篇九: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提出

在日常生活中,身邊有不少姓張的朋友。

心裏不由的產生了一些疑問:

‘張’姓氏的由來是什麼?

歷史上姓張的名人?

我國現在姓張的人數排第幾名?

帶着疑問,我做了一份關於‘張’姓氏的歷史與現狀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從書籍、報刊和網絡上查找

2、詢問朋友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最早出自於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姬姓。是炎黃子孫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姓源自於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孫的揮公。因發明弓箭司弓矢之長(正),而賜姓揮公姓張於青陽(今河北清河)。

歷史上姓張的名人:張良、張儀、張騫、張居正,張仲景、張衡、張遂、張旭、張擇端……

現狀:據統計,目前姓張的人數排全國第三。

四、研究結論

1、傳説,‘張’姓來源於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子揮,屬於以職官稱謂為氏。

2、歷史上,姓張的名人輩出。如張良、張儀、張騫、張居正……

3、據統計,目前姓張的人數排全國第三。

篇十: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木子李,弓長,張文刀劉,三橫王……天南地北共一堂,有首歌謠這樣説道:“張王李趙遍地鄒,世世代代傳不休。”現在全國鄒姓人口大約450萬,是中國的第67姓,古往今來,鄒姓人才輩出,燦若繁星。雖説我姓鄒,但對鄒姓的認識並不是很深,藉此機會尋根問祖,做一番調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有關鄒姓氏起源及演變相關資料。

2、蒐集與鄒姓人物相關的資料,篩選確定有代表性的鄒姓人物。

3、瞭解鄒姓人口數量以及及在我國的分佈情況。

三、調查研究情況

(一)起源及演變

1、源於姚姓,姚姓之鄒,舜帝,姚姓,舜帝后裔姚姓族人開創建有鄒國,是最早的鄒國。春秋初,鄒國為曹姓鄒人所奪,子孫以國為氏,稱鄒姓。

2、源於曹姓,出自戰國時期魯穆公所改設鄒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3、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鄒佳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鄒氏、組氏、鐵氏等。得姓始祖有正考父、宣靖父、穆公。

(二)歷史上的鄒姓名人

鄒韜奮、鄒容、鄒魯、鄒永暄、鄒秉文、鄒作華等。

(三)鄒姓人口數量在我國的分佈情況。

鄒姓,中華姓氏之一,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七位,源流有多處,有一支源於姚姓,姚姓之鄒:舜帝姚姓。舜擅長占卜預測,亦稱姚舜。舜帝后裔姚姓族人開創建有鄒國,是最早的鄒國,是商朝的諸侯國,姓名名典《姓觽》:“鄒國,舜後,姚姓“。有老譜考證的主要只兩個來源,西周初有一支源於子姓,到春秋時期的正考父,他的子孫食於鄒邑,是為主要來源,是“以邑為鄒氏”。

四、研究總結

1、鄒姓人口較多,是中國第67姓。

2、鄒姓人口分佈很廣,但不均衡。

3、源於姚姓,姚姓之鄒。

篇十一: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在班級裏有很多同學姓胡,我自己也姓胡。“胡”姓的起源和演變過程是怎樣的?歷史上姓胡的名人有哪些?在我國“胡”姓的現狀如何?帶着這些問題,我對“胡”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相關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上網查找資料。

胡姓是當今常見姓氏,讀音作,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31%,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舜帝后裔媯滿早年被封於胡(今河南省柘城縣胡襄鎮),稱“胡公”,築胡襄城,胡姓出自其早期封地胡襄。[1]河南、安徽、浙江、四川、山東、湖南、湖北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約佔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胡姓約佔全國漢族胡姓10%。舜帝后裔媯滿早年被封於胡(今河南省柘城縣胡襄鎮),稱“胡公”,築胡襄城,胡姓出自其早期封地胡襄。胡氏以此為源地,其後世子孫逐漸向四處延伸。經過數代的繁衍,先後南達新蔡,北到山西,併成為當時的胡氏望族。漢朝時期,遷入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湖北等地。其中,遷去甘肅省境的一族,在後漢時已成為一大望族,即安定胡氏,後成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來源。西晉末年,因“永嘉之亂”,胡氏中原士族大舉南遷,胡氏遂遷入福建。胡氏南遷,始於西晉末年。胡氏的後代,從中原渡江南下,先遷到安徽,然後又從安徽再遷至福建。最後由福建遷居入台灣。不過,居住較為集中並且人數最多的,則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再以後,又由新蔡和山西兩地的胡氏向其他各地遷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國。

古今名人

胡公滿是舜帝后裔,周朝陳國開國君主,胡姓的始祖;胡安是秦漢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經,司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胡烈是秦漢襄陽太守,築堤灌園,曾被老百姓歌頌為“譬春之陽,如冬之日”;胡瑗人稱“安定先生”,開創宋代理學的先聲,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主張;胡春香是越南著名女詩人;胡林翼是湘軍重要首領,晚清中興名臣之一,進士出身;胡雪巖是清朝著名的大商人,清末紅頂商人;還有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和胡耀邦;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胡適。胡家真是人才輩出啊!

四、研究結論

1、“胡”姓源遠流長。“胡”姓來源於上古君虞帝第三十三代孫胡公滿,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2、“胡”姓名人輩出。有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近代歷史名人胡適,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秦漢教育家胡安,三國時魏國大將胡遵,唐代詩人胡曾,北宋經學家胡安國,中國文學家胡也頻……我為胡姓先輩們創造的輝煌而感到自豪!

3、在百家姓中,“胡”姓佔第十三位。現在,今天,胡姓在全國的人口有一千八百多萬人。

篇十二: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在班裏只有我一個姓花的同學在年級裏也只有我一個姓花的。在整個學校裏我的姓邊是獨一無二,於是我對花姓的歷史和現狀。我很好奇,所以我做了一次真的研究調查報告。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搜尋,瞭解花姓的歷史。

2、閲讀書籍,收集花姓的名人故事。

3、請教家人。

三、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上網:花姓的來源。

中國最新300大姓排名花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285位的姓氏人口約18萬人,雖説族人比較多,可還是比”較稀”有。”唐朝以前,有華姓人以其與花字通用,字改為花姓,浮生縈雲,除《述異記》載有南北朝時有女英雄花木蘭外,正史上發現最早的花姓名人唐朝。如唐代有倉部員外郎花季睦。見《通志》二九《氏族》五《平聲》,還有唐代大將軍花敬定等。又,金代範用吉改花姓,其後代子孫亦稱花氏。

2、書籍報刊:歷史上的花姓人物。

花木蘭:改易男裝代父從軍的孝女。西漢初毫人。改易男裝代父從軍的孝女。古樂府有木蘭詩詠其事。

花驚定:一作花敬定,唐代將領。驍勇過人,肅宗上元初段子璋反於蜀,時崔光運為成都尹,驚定為牙將,討平之。既誅子璋,驚定將士大掠東蜀,肅宗罷光遠職。

花雲:廬州巢縣人,明初將領。從朱元璋定江左,滅陳友諒,平山西、狹西,積功授武昌衞副千户。徵西蜀,進神策衞指揮僉事,調廣州左衞,累進至都指揮使。

花連布:滿州鑲黃旗人,清代將領。充健鋭營前鋒,歷官火器營鳥槍護軍參領、武昌守營參將、貴州安籠鎮總兵。乾隆60年,從福康安鎮壓苗民軍,升貴州提督。次年,以深入窮追,中石墜澗死。

3、請教爸爸:我的姓氏。

因為在爸爸家族裏的人大部分都姓花。很少有其他姓氏,所以爸爸也隨那裏的習慣姓花,我也要杏花。

四、研究結論。

1、花姓的歷史比較悠長。正史上發現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因為出自華氏,亦由音變而成,所以花性和華姓這時也漸漸有了區別。

2、在歷史長河中,花姓人士也才輩出。有唐代倉部員外郎花季睦;唐代大將軍花敬定,滿洲鑲黃旗人,清代將領花連布;花茂子,明帶領將花英;一作敬定,唐代將領花驚定;著名明朝初期將領花雲……我為花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花姓產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北朝始有花字,可見花姓始產生不會太早。

4、花姓再宋人編著之《百家姓》中位列第55位。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唐宋時花姓已為華夏之著姓之一。

5、花姓名人多驍勇之將,是故後世一些傳奇演義中多杜撰花姓將領,除女將花木蘭外,還有《水滸傳》中的小李廣花榮。以及一些戲曲作品中的花姓悍將。

篇十三: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關於孟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提出

因為我姓孟,所以很想了解一下孟姓

二、研究方法

網上收集

三、資料整理

孟姓的起源,孟姓的來源

姓氏:孟

拼音:Meng

歷史:孟姓在台灣未進入前一百大姓,在大陸,孟姓是第八十四大姓。孟姓最早的起源有三:一、春秋時期,魯國莊公的庶兄,魯恆公之子慶父,在魯恆公時被分封,稱仲孫氏,後來,魯國內亂,慶父連弒魯國國君子般和魯緡公兩位國君,當時民間有[慶父不死,魯難不已]的説法。後來仲孫慶父出逃到莒國,改稱孟孫氏,後被押送回魯國,途中自知罪孽深重而自殺,慶父死後,他的長子公孫敖攜帶他的屍體回到魯國,繼承爵位,仍然稱孟孫氏,數年後,其後代又簡化“孟孫”姓為“孟”姓。二、春秋時期,衞國靈公有位庶兄縶,字公孟,他的後代子孫就以他字中的“孟”為姓。三、另有記載説,衞國國君襄公的兒子叫公孟,他的子孫以“公孟”為姓氏,後來,孟姓還可能來源於古代南中的少數民族,如三國時期有南中少數民族領袖孟獲。孟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昌平,武威兩大郡望,在當地發展成為望族,因此,孟姓世稱昌平望,武威望。姓纂:魯有孟孫氏,魯桓公子慶父之後,以孟為氏。孟氏參照孔氏做法,也使用全國一致的輩序譜(昭穆):星、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孟字的字形演變:

孟氏名人有亞聖孟子,事母至孝“哭竹生筍”的孟宗,著名詩人孟浩然,名將孟珙,孟浩然、孟雲卿、孟郊、孟知祥、孟昶、孟稱舜、孟善等等。

歷史名人:哲學家孟子

孟軻,人名,即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聖,又與孔子並稱孔孟。曾遊歷齊、宋、滕、魏等國。

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姓現狀

當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多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這三省的孟姓大約佔孟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佈於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東為孟姓第一大省,約佔孟姓總人口的2l%。全國形成以魯豫冀、東北為中心的兩大塊孟姓聚集區。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間,孟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迴遷,尤其突出向東北的遷移。

孟字草書

四、研究結論

一、傳説“孟”姓起源有三

1、春秋時期,魯國莊公的庶兄魯恆公之子慶父,慶父連弒魯國國君,自知罪孽深重,將自己改稱孟孫氏,其後代又簡化孟孫姓為孟姓。

2、春秋時期衞國靈公有位庶兄縶,字公孟,他的後代子孫以他字中的孟為姓。

3、另有記載説衞國國君襄公的兒子叫公孟,他的子孫以公孟為姓,後來簡化為孟姓。

二、歷史上“孟”姓名人輩出。有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孟子。少數民族領袖孟獲。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因此,孟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昌平。

三、據統計當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7%。

篇十四: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馬”姓的來源

馬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趙奢得姓始祖,邯鄲即是中華馬姓的祖源地,趙奢的子孫後代便以“馬服”為姓,後又改為單姓“馬”

馬姓名人

馬超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縣)人,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的兒子,漢末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

馬超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徵召其入京為官,但都被拒絕。馬超在劉備稱帝后任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蜀漢建立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章武二年(222年)馬超病死,終年47歲,劉禪時期被追諡為威侯。

馬致遠

馬致遠(約1251年——約1321年至1324年間),字千里,晚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雜劇家,被後人譽為“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作品《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

他在年輕時寫詩曾獻上龍樓,熱衷過進取功名,但未能實現。馬致遠與關漢卿、白樸相近而稍晚,青年時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病逝於泰定元年(1321年)以後,死後葬於祖塋。

馬致遠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

馬遠

馬遠(生卒年不詳),字遙父,號欽山,河中(今山西永濟)人,生長在錢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畫家。出身繪畫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寧宗兩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人物、花鳥,山水取法李唐,筆力勁利闊略,皴法硬朗,樹葉常用夾葉,樹幹濃重,多橫斜之態。樓閣界畫精工,且加襯染。喜作邊角小景,世稱“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鳥常以山水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與李唐、劉松年、夏圭並稱“南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踏歌圖》《水圖》《梅石溪鳧圖》《西園雅集圖》等。

馬姓的現狀

馬姓是當今中國排名第19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有一千多萬。

研究結論

1、回族中馬姓這麼多,主要與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譯,特別是與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譯有關,因為馬與穆諧音,所以明代許多著述中都將穆罕默德譯作馬哈麻。這種譯法對清代及後代影響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記》、魏源《海國圖志》等均將人名中的首音“穆”譯為“馬”。甚至有人稱穆罕默德為“馬聖人”。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再加上“馬”姓是皇帝賜姓,回族又不似漢族那麼重視姓氏譜系,而是可以自由選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選用了“馬”姓,大大增加了“馬”姓的人數。

2、在歷史的長河中馬姓人才輩出。有三國英雄馬超、南宋畫家馬遠、元年末明初畫家馬琬、明末農民起義將領馬進忠、清初史學家馬蕭、中國教育家馬相伯、中國考古學家馬恆、中國戲曲家馬致遠。

3、馬姓是當代中國第十九大姓,人口眾多,約佔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有一千多萬。

篇十五: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關於張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張墨涵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不少人姓張,我也有幾個好朋友也姓張,張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張姓的名人有哪些?現在張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因此我對張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和報刊。

2、上網查詢資料。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張姓最早出自於人文始祖的皇帝姬姓,黃帝的孫子輝發明了弓箭,於是他將輝的子孫賜姓張。

2、在古代,張姓人在各方面都走向世界前,列:如張良輔佐劉邦得天下。張騫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的聯繫。張衡發明了渾天儀和地動儀……

3、我國張姓人口約9000多萬人,僅次於李姓王姓,為中國第三大姓,約佔全國人口的7。07%。全世界張姓人口約有1億多個。

四。研究結論

1、張姓來源於皇帝的姬姓,後來大量人被尚為張姓,這為人口增長奠定了基礎。

2、歷史上張姓人才輩出。在政治,軍事,醫學,科學,書法等方面均作出巨大貢獻。

3、我國有張姓人口,9000多萬人,全球共有1億多人,在中國僅次於李姓和王姓的第三大姓。

篇十六: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校園裏姓郭的人雖然不多,但是我家總共只有四口人,除了媽媽姓張之外,其餘的人全都姓郭,爺爺還説,郭姓在歷史上是皇族,可有名了。那麼郭姓是怎樣來的?歷史上姓郭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郭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郭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郭姓的來源:郭姓主要源自於姬性、任性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的郭序為郭姓的姓始祖,西周武王封其叔叔虢仲、虢叔建立了東西虢國(虢通郭)。東西虢國地跨黃河兩岸,實為一國,他們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東虢國位於現在的河南滎陽,西虢國位於陝西寶雞,後遷到現在的三門峽,稱為南虢,咱們靈寶當時就是南虢國的一部分。歷史上有名的成語假途滅虢,就説的是咱們三門峽的這個虢國,當時晉國想滅掉虢國,重金賄賂他旁邊的虞國,想向虞國借道要滅掉虢國。虞國國君見利忘義,不顧大臣勸阻,不管什麼輔車相依,脣亡齒寒的道理,答應了借道,結果在晉國滅掉了虢國後,他也被晉國滅掉了。這就是假途滅虢的故事,留下了脣亡齒寒的千古遺訓。

在前不久,三門峽上村嶺挖掘到了虢國的墓地,出土了3萬多件文物,其中陪葬了特別多的兵器和車馬坑,説明虢國國君在歷史上地位崇高。他們當時世代為周天子的卿士,曾替周天子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才會在墓葬中有這麼高規格的陪葬品,後來三門峽還建造了虢國博物館,我還去參觀過呢。

2、歷史名人:郭氏歷史上出了許多名人,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唐朝名將郭子儀;元代編制了《授時歷》的郭守敬;東進的訓詁學家郭璞;東漢時期與華佗齊名的神醫郭玉;周朝開創“界畫”畫派的名畫家郭忠恕以及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當然,還有現代一位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威望的人物,我們郭姓都應該引以為榮,他就是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學家、社會活動家郭沫若。

3、現狀,據統計,郭姓是中國第17大姓,大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15%。郭姓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省,其他省也各有分佈,中國形成了華北、中原與東北三大郭姓聚集區。

四、研究結論:

1、郭姓主要源自於姬性、任性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的郭序為郭姓的姓始祖,西周武王封其叔叔虢仲、虢叔建立了東西虢國,使郭姓慢慢發展壯大,直至現在中國形成了華北、中原、東北三大郭姓聚集區。

2、歷史上,郭姓名人輩出,有名將郭子儀、天文學家郭守敬、訓詁學家郭璞、名醫郭玉、界畫家郭忠恕、現代著名作家郭沫若,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着光芒。

3、2015年,當代郭姓人口達到千餘萬,是中國第17大姓。

篇十七: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中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個人的姓氏都不同。有些信的筆畫繁多,有些姓的筆畫只有幾筆。那為什麼要有姓氏呢?帶着這些問題,我對性事做了一次研究。

二、調查方法。

1、查閲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如父母,爺爺奶奶等)。

3、查看族譜。

4、其他方法。

三、資料來源。

1、來源:第一個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

2、第二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這個起源的吳姓,在歷史上最有名氣、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數吳姓人公認的吳姓起源。

3、歷史名人:吳起:戰國時著名軍事家,衞國左氏(今山東省曹縣)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促進了祖國的發展,後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戌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被害。

吳芮:西漢初者侯王,秦時任番陽(經江西省波陽東)縣令,秦末率兵起義,因助漢高祖稱帝有功,被封長沙王。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陽翟(今河南省禹縣)人,他所作人物、鬼神、鳥獸、台閣都冠絕於世,被後人奉為“畫聖”。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遊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承恩:明朝著名小説家,山陽(今江蘇省淮安縣)人。以著有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而流芳於世

吳兢:汴州浚儀(今河南省開封)人,唐代史學家,官至衞尉少卿兼修文館學士,著有《武后實錄》、《貞觀政要》等書。

吳漢: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人,東漢大司馬,為南陽吳氏代表人物,因助漢光武帝平叛有功,被封為廣平侯,使其家族成為東漢初吳姓中最為顯赫的家族。

四、研究結論。

1、有三國魏文學家吳質,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唐史學家吳兢,宋音韻訓詁學家吳棫,南宋詞人吳文英、名將吳玠、吳璘,元畫家吳鎮,明末醫學家吳又可,清文學家吳綺、書畫篆刻家吳煕載,清末金石學家吳大澄、小説家吳趼人等,近當代有戲曲理論家吳梅、生物化學家吳忠、教育家吳玉章等。

2、吳宣的5世孫吳吉甫是吳氏入粵始祖。吳氏遷居台灣始於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禮部員外郎吳光鬥,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灣)。明朝末年以後,福建、廣東沿海吳氏有許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謀生創業。吳氏遷居香港,大約始於元代。吳氏還有大批人進入今越南地區。其中季扎的50世孫吳權於939年稱王,建立了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現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吳姓為第六大姓。

3、吳姓,是當代中國的第十大姓,我真為我的祖先創造的輝煌而驕傲啊!

篇十八: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我的身邊有不少親人姓張,我有許多朋友姓張。所以“張”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張”的名人有哪些?現在“張”姓在全國人口數量的第幾?

二、研究方法

1、網絡蒐集

2、查閲書籍和報刊

3、詢問身邊的親人

三、資料整理

來源

張姓,是全國第三大姓。最早出自於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姬姓。在距今5000年左右,黃帝先後戰勝蚩尤、炎帝,統一了中國的中西部,生活在東部地區以少昊為首的東夷族看到黃帝的勢力強大,就臣服於黃帝。

歷史名人

張儀(前310),戰國時期魏國人,縱橫家,秦惠文王時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縱的策略遊説各國服從秦國,瓦解了蘇秦倡導的連橫抗秦策略。後入魏為相;張蒼(前152),西漢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幫助劉邦建立西漢政權有功,封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嬰擔任丞相十五年;張禹(前5),西漢河內軹(今河南濟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為丞相,封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歸;張邯(23),籍貫不詳。因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稱讚,地皇四年(24)拜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張華(232——300)西晉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書令,力排眾議,制訂滅吳計劃。咸寧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書。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書監加侍中光祿大夫,在位六年,“盡忠匡輔,海內晏然”,封為壯武郡公。

現狀

2014年所統計的數據中,中國張姓人口,有8960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只比王姓和李姓人口略少。這還不包括海外華人的張氏宗親,全世界張姓人口總共將近一個億!其實,中國姓氏人口記住三個重要數據就可以了:王李張三個姓氏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1%,前十大姓氏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2%,前100個姓氏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5%;截止2010年,張姓人口約為8480萬人,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07%。作為中華姓氏之一,張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以及其他姓改姓等。

四、研究結論

1、我國的張姓源遠流長,傳説皇帝的第五子揮在觀察天象時得到了啟發,發明了弓矢,這個是古代重要的武器。所以,揮被皇帝賜弓氏,然後又成了張氏。後來,又有許多姓氏先後改為張姓:比如聶氏、諸氏……還有許多少數民族改為張姓。

2、在這歷史的長河中,張姓人才輩出。有劉邦重要的謀士張良,西漢外交家張青,著名政治家張居正……我們為張姓祖先創造的歷史輝煌而感到自豪。

3、張姓是當代中國人口的三大姓氏之一,在世界上人口也是名列前茅,據統計傷心人口總數是也超過1億。

篇十九: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姓有很多,比如:林、陳、李……可是我們並不瞭解我們姓的來源,我要對我的姓展開一次大調查。

二、調查方法

上網查找關於胡姓的資料。

向爸爸瞭解我們家有多少人姓胡。

查看書籍、報刊等。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網上

胡姓的來源

胡人呢,所居住的地方,都是以胡為地名,我們在地圖上可以查到,葫蘆河、胡亭……由於上古的時候把一些諸侯,封在以胡地命名的地區,就叫鬍子國,在古時候有兩個鬍子國,一個是後夔的後代,叫歸伯,在商代的時候封他為鬍子國,因此,他的後代呢,被楚國滅了以後,就以國名為姓,就叫胡氏,還有一支是,周武王滅殷的時候,他封他的同姓,姬胡為鬍子國,這個鬍子國後來也被楚國所消滅了,因此,他的子孫呢也改姓為胡。

爸爸的講述

歷史上的胡姓名人

胡璦、胡詢餘、胡剛中、胡敏、胡大昌胡奕防胡久山胡佐湘胡建明胡林翼……

四、結論

1、秦朝的時候,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他害怕六國貴族復辟,於是,就把十萬六國貴族,遷往到關中,但是,燕國有一個叫盧生,他還是認定秦國的一定是胡,所以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聽了以後呢,就讓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伐東胡,把胡人趕出了河南之地,還修了萬里長城,這都是跟胡人有關的歷史。最後,秦始皇死了以後,他的兒子秦二世叫胡駭也是跟胡有關,胡駭暴政天下,引起了陳勝、吳廣的揭竿起義,最後呢,終於滅亡了秦王朝,所以秦朝最終還是亡於胡手。

2、遠古時期,胡人是以遊牧為業的民族,特別善於騎射,為了行動方便,胡人製作的衣服,非常適用於作戰,黃帝時,胡人製衣就已出名,據説戰國時期,人們爭相效仿,因此,也就有了趙武靈王要改胡服騎射,可見胡人具有非凡的智慧。

3、胡人漢化以後,大多以族名為姓,許多少數民族在後來都改為胡氏了,除了漢族胡姓,我國的許多少數民族中也有胡姓,今天,胡姓在全國的人口有1000餘萬人,是住居中國第20位的大姓。

篇二十:姓張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來源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家族有不少人姓武,我媽媽也姓武。歷史上有哪些姓武的名人?在我國姓武的人佔有百分之多少?帶着這些問題,我對“武”姓的歷史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這是關於姓“武”的歷史名人。

這是關於姓武的來源

這是關於姓武的狀況

這是關於姓武的演變過程及她的其他資料

四、研究結論

1、夏代曾奪到太康王位的后羿,有個賢臣叫武羅,這是中國最早出現姓武的人物,也是武姓的開始,被賜姓為武姓的。唐朝有個賀蘭敏,原本是賀蘭姓。説是武則天父親的後代。

2、歷史上姓武的人很多。有一代女皇武則天,商代國王武丁,清代學者武藝,五代後蜀著名領將武漳,元代太谷武祺,平民教育家武訓……

3、在我國曆史上,武姓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8%,居第95位,為中國100個大姓之一,但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