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美食作文800字

来源:瑞思作文网 7.3K

篇一:记忆中的美食作文800字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800字

张珩

“老板,来一碗馄饨。”寒冷的冬天,没什么比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更幸福的事了!我走进一家装修得颇为整洁清新的路边小店,点了一碗小时候常吃的荠菜馄饨——为了取暖,也为了怀念儿时的味道。

馄饨上桌,满怀期待瞬间落空。没有令我怀念的香气,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香精味。汤头有点浑浊,几根葱随意飘着。尝一口,馅儿失去了荠菜的原汁原味,肉糜烂的像泥,没有一点嚼劲。四周吵杂依旧,我失望的抹了抹嘴,望着这碗不怎么样的馄饨,思绪飘得很远很远……那里有我思念的外婆,有我久违的那碗馄饨——滚烫滚烫,直暖到我心里去。

外婆做馄饨,步步都有讲究,像是打造一件艺术品。荠菜馄饨最重要的是荠菜馅,原料一定得新鲜,外婆买的荠菜常常还带着晶莹的露珠。将水嫩的荠菜洗净,外婆手起刀落,麻利地把荠菜切得极碎极小。馄饨的肉也很关键,必须夹精夹肥。外婆知道我喜欢吃肥肉,每次都挑拣肥多一点的肉,剁碎,加入调味料、鸡蛋与荠菜搅拌均匀。“荠菜馅里要浇点热油,这样荠菜的香味就会被吊出来啦!”外婆有装着自己的独门秘笈。那时的我总是趴在桌旁,看着外婆拌馅,包馄饨,总是歪着头指指点点,问这问那。外婆也不恼,总是不厌其烦地边忙活边解答我的问题。

等待馄饨出锅总是漫长的,每当我用期待的目光投向正在沸腾的馄饨锅时,外婆便蜷了手指在我鼻尖轻轻一弹:“小馋鬼,馄饨马上就好!”

馄饨终于出锅了,清澈的汤底飘来猪油的香气,碗里浮着白白胖胖的馄饨,配上一小撮香菜,一青一白,相映成趣,让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颐。轻轻咬破香软顺滑的馄饨皮,馅料爆出鲜美的肉汁,混着荠菜独有的清香,瞬间溢满口腔,浓郁却不失清爽。

为了做出这样一碗看似平凡却不普通的馄饨,外婆常常一大早跑遍菜市场,只为寻得一一捆鲜嫩的荠菜、一块肥多精少的好肉。经过外婆一上午在厨房里忙进忙出,美妙的滋味伴随着外婆慈祥的笑容,氤氲在空气中,镌刻在记忆深处,愈浓愈深,无法忘却。外婆的爱就如那馄饨味,浓重而素净;就像那馄饨香,萦绕在我身边,伴随我长大。

从记忆的深潭跳脱出来,我已经离开了馄饨店,可脑子里却满是外婆在烟缭绕的灶台前忙碌的身影……

随着渐渐长大,我去外婆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更是好久没有吃到那碗馄饨了。外婆的白发是否又添了几根?她是否也正期待着我的身影出现在家门口?用力眨了眨模糊的双眼,我拿出手机,拨通了电话:“外婆,我想你了!周末去看你哦!”

不用说,外婆一定会煮好那碗馄饨,等我回去……

篇二:记忆中的美食作文800字

申晨

餐桌上,我最爱的红烧肉端了上来,热气腾腾,鲜香浓郁。可这,却不再是太外婆的味道……

小时候我最爱吃肉,只要有肉吃,仿佛什么不开心的事都像大风天的一朵云,“哗”一下就散了。而那时候,爸爸妈妈很忙。印象中,陪伴我最多的就是太外婆了。

太外婆的锅仿佛有魔法,将各种食材、调料加进去,总能变出美味的菜肴。但最让我着迷的就是太外婆的红烧肉。五花肉洗干净,切小块,焯水去沫沥干。冰糖在油锅中煸炒到溶解呈现焦糖色,再倒入肉块上色。接着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大料等,煨到肥肉中的油都被逼了出来,五花肉显现出晶莹透润,一盘美味的红烧肉就可以出锅了。有时太外婆还会加入玲珑的鹌鹑蛋作为点缀,别具特色。

“太婆,太婆。”我收拾好玩具,冲向厨房:“今天中午吃什么啊?”懵懂的我瞪大眼睛期待着太外婆的“戏法”,她拉着我的小手来到餐桌前,揭开盖在菜碗上的盘子,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出现在我的眼前。焦糖色的红烧肉,色泽油亮,肉香四溢,碧绿的小葱星星点点地撒在上面,顿时色香味儿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块肉放入嘴里,浓油赤酱的厚重布满了味蕾。肉里带着丝丝甜味,入口即化,软嫩酥烂,即便是肥肉,也一点不腻,肉皮更是唇齿留香。而红烧肉的汤汁用来拌饭是再好不过了,褐色的酱汁带着一层猪油,裹在颗颗晶莹白胖的米饭上,咸中带甜,葱香清新,这样的米饭我总能吃上两大碗。

太外婆见我爱吃,便隔三差五地给我做。每次见我狼吞虎咽吃肉的模样,她就会宠溺地摸摸我的头:“慢点吃,太婆的肉肉都给宝宝。”每当我不高兴时,太外婆也会给我烧一顿红烧肉,因为她知道,只要咬上一口这酥烂的红烧肉,所有的烦恼都会飞走。

几度寒暑。每当金黄的枯叶在窗外飞舞,就仿佛太外婆又来到窗前,她是来瞧我了吗?每当我吃红烧肉的时候,我又会想起她,闭上眼睛,太外婆甜甜、暖暖的笑容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篇三:记忆中的美食作文800字

李宇轩

走遍各国,尝遍各国美食,这一直是我的心愿。而这次欧洲之行,的确没让我失望:牛排烤得恰到好处,令人垂涎欲滴;点心也风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太好吃了!”是我初到欧洲时时时挂在嘴边的话。

于是,我出道欧洲的几天里,每餐都吃牛排,餐后也一定吃一份特色的点心。连着吃了几天,我对当地的美食渐渐乏味了:牛排似乎只剩花里胡哨,点心似乎也甜的发腻。

到了后面几天里,我脑海中时时出现的竟全都是家乡的美食:令人神清气爽的排骨汤;香气扑鼻的蒸菜;甜而不腻的红糖饼……而在这些美食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香辣小龙虾。

说起香辣小龙虾,我最喜欢奶奶做的。我依旧记得那时,奶奶拿着刷子把小龙虾的腹部刷得一干二净,一只只剪去虾头,抽出虾线,放入油锅。葱段、姜末、蒜片、辣椒……奶奶熟练地挥洒着各式调料,一同放入锅内爆炒。只待汤汁呈现出黄棕色、浓郁的香味四溢飘散时,再放入五香粉、生抽、啤酒,逐渐深邃的汤汁衬着火红的小龙虾,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小龙虾便出锅了。

每当这时,我就会被香气勾进厨房,趁着热烫,抢先体验这令人难忘的美味。我顾不得烫,有些急切地剥开小龙虾。汤汁浓郁,虾肉洁白,诱人的香气不断撩拨着我的味蕾。我迫不及待将虾肉塞进口中,麻得酥爽,辣得火爆,鲜得纯粹,香得浓郁,一时间,所有味道轮番轰炸着我的味觉,让我来不及称赞,只顾大快朵颐。“慢慢吃,锅里还有——”这时,奶奶总会一边笑着,一边帮我剥着小龙虾。

小龙虾只有夏天的才好,做起来费时又费力。我印象中,奶奶总是佝偻着腰独自在蒸笼般的厨房里守着,她的额角总是带着细密的汗珠。这一切付出,只为让我吃上一顿美味的小龙虾。

时间飞逝,回国之期愈近,思家之情愈切。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到家,回到奶奶身边,品尝那一盘氤氲着香气的麻辣小龙虾。

“慢慢吃,锅里还有——”我脑海中又浮现出奶奶的笑容,那笑容,依旧慈祥,依旧温暖

篇四:记忆中的美食作文800字

沈施瑶

“菜做好了,快来吃饭——”每次去外婆家,印象最深的,便是外公外婆做的饭菜。

我的外公外婆在郊区过着悠闲的乡村生活。外公闲时会去钓钓鱼,而外婆喜欢去田里种种菜。因此家里餐桌上吃的很多菜,都是外婆亲手种的。其中有道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炒甜菜。可能这种菜并不叫甜菜,但是也没人知道它的学名,就这么叫了。至于我为什么对它记忆犹新?是因为我第一次尝试时,它的味道让我觉得实在是太难吃了。

当时是去外婆家玩,临走前,外公外婆给我们准备大包小包的东西带回家,其中多是外婆种的菜和她亲手做的可以储存的小食。回去后的一天晚上,妈妈给我做了炒甜菜。当我走到餐桌前时,便被这道模样新奇的菜吸引住目光:“妈,这是什么菜?”“这是你外婆种的甜菜,你尝尝。”我赶忙坐下,拿起筷子,试探着夹了一点放进嘴里。

这种菜的味道很奇怪,茎叶嚼起来像是软掉了的生菜,有一种很奇怪的甜甜的味道,我一点都不喜欢。因此我立马放下了筷子,把盛着甜菜的盘子推得远远的,坚决一口也不再吃。妈妈看我这样,无奈道:“看你吃得那么艰难,那下次就不把这菜带回来了。”我连忙点头。

一星期后,又到了去外婆家的日子。到达目的地,妈妈便和外公说了这事。外公听了,笑着说:“怎么会呢,等会儿我来做这道菜给你们尝尝。”说着,就去厨房忙活了。我因为好奇,也跟着进了厨房。外公是把菜叶和菜茎分开炒的,这次他炒的是菜叶。冷锅烧热,倒入食用油,等油热了,就把洗好的菜叶倒了进去。“唰拉——”一声,我被吓得往后退了好几步,外公却平静如初,还笑呵呵地嘲笑我胆小。接着他开始翻炒菜叶,倒点酱油代替盐,再放一点点味精提鲜,再稍稍翻炒几下,甜菜就出锅了。刚做好的甜菜散发着热气,因为酱油和油的缘故,颜色很好看,让人食欲大增。可是曾被这道菜吓到过的我,并没有被它的表象迷惑,而是小心翼翼的夹了一点放在嘴里。咸鲜的口味冲掉了那种奇怪的味道,只留下淡淡的蔬菜独有的清甜,好吃极了,我又夹了几筷子放进嘴里。外公带点得意地说:“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妈妈也吃了一点,笑着说:“看来还是我厨艺不够好,还需努力啊。”

后来的日子里,我有时去外婆家时就能品尝到这道菜。妈妈的厨艺也在外公的启发下越来越好,做的甜菜比当初的好吃多了。吃过那么多的山珍海味,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却是这些平平淡淡却带着温暖的家常菜。

篇五:记忆中的美食作文800字

杨琳

说起草头饼,我便会想起油锅里慢慢升起的袅袅炊烟,想起灶旁飘散的喷鼻香味。也许现在许多人都不会馋那些传统的美食了,但我对它却是情有独钟。

南翔老街里有家草头饼店,相比于小笼包店的门庭若市,便显得有些清净了。看到这场景,我惊讶于草头饼渐渐没落之余,不禁想起外婆在小时候给我做的草头饼。

那是一年春天,天气逐渐转热,此时正是采摘草头的最佳时刻——乡下早晨的田地里,初春的草头嫩绿嫩绿的,沾了露水更显得清新欲滴。于是,我摇着外婆的手臂央求外婆做给我吃。只见外婆将糯米团揉成一个圆滑的椭圆,压扁;再将清洗干净的草头放在糯米饼中央,包裹,压平——一个草头饼诞生了。我好奇地看着外婆做草头饼,想动手做一个,却不是因草头放得太多而没法成形,就是把形状揉的歪歪扭扭。可外婆却总是笑着捏捏我的脸:“囡囡都会做草头饼啦!”待草头饼做好,油锅也已经烧开。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下锅。

“滋滋”刚一下锅,草头饼便呐喊起来,短短几分钟后,一阵阵诱人的香气缓缓飘散,那香气中有油的厚重、有面的清香、更有草头的鲜嫩。我小心翼翼地凑近,只见草头饼在油锅里上下翻动,每一个被金黄色的油包裹着,冒着热腾腾的烟雾。渐渐地,白皙的糯米团变成了金黄色,较薄的地方甚至还透出草头的绿色。外婆来回铲着草头饼,全然不顾额上沁起的汗珠。

又是漫长的几分钟后,在一片烟雾萦绕中,草头饼出锅了。“小心烫哦!”外婆挑了最大最脆嫩的草头饼,递给我。

我小心翼翼接过草头饼,迫不及待咬下去。顿时,油汁和着脆脆的外皮在我口中绽放了光彩——香脆适口,唇齿留香与,我的味蕾完全结合。慢慢咀嚼,细细品常,糯米团和草头融合得恰到好处;越到中间,草头越厚实,鲜味就越浓……外婆看着我开心的样子,也笑盈盈地吃了起来——她手里的草头饼形状怪异——那不正是我做的吗?

一阵忽如其来的酸楚袭上鼻间,将我美好的回忆切断。于是,草头饼店里多了一个小小吃草头饼的身影。

我忘不了,忘不了外婆做的草头饼,忘不了外婆做草头饼时沁出的满头汗珠。填满小小草头饼的是外婆对我深沉的爱。

篇六:记忆中的美食作文800字

贺中行

“一方水土一方人”,是呀,出生在湖南的我自然也长了一个湖南人的胃,虽然自己一直生活在上海,但总是不忘要尝一尝湖南的美食,直到今年,我如愿了。

左一口色香味俱全剁椒鱼头,又一口鲜香麻辣的小龙虾,实在令我欲罢不能。但没过几天,我的胃就在重口味的刺激下,开始了抗议。我不得不思念起家乡的另一种美食——青团——白色的皮,带着一丝蒿草的青色,晶莹剔透,散发着蒿草独有的芳香。

这一次回到老家,我想要重拾儿时的记忆,便求着外婆给我做一次煎青团。外婆点点头,转身出了门。不到半个小时,就拎了一大袋蒿草回来。外婆麻利地把蒿草叶子洗干净,只留下最嫩的一点叶尖,稍加焯烫后切碎,与焯过蒿草叶的草绿色的热水一起,和面粉完成一次融合。

外婆把和好的面揉成1/2拳头大小的圆饼,再放入油锅中用小火慢慢地煎,直到两面金黄。煎青团可容不得心急,火太小难以保证口感,火太大又容易焦糊、容易溅油。所以,外婆就一直守在厨房不停地翻动着油锅中的青团。

待青团的外皮变得金灿灿,肚皮也鼓起来时,就可以出锅了。轻轻掰开,沾上一点喷香的芝麻,均匀地洒上一大勺糖,只需轻轻咬上一口,蒿草的香味伴着芝麻和糖的的味道顿时充满了口腔,起初淡淡的清香,微微的苦涩,紧接着就变作浓厚的香甜,让我忍不住再咬上一口,沉醉在热烫与香甜交织的梦幻中。

回到上海,我自己也尝试做过青团,但味道总是和在老家吃的差些,少了些什么。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少的不是作料,而是外婆对我深深的爱。

如今,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吃过外婆做的青团了。它香甜可口味道与外婆慈爱的笑容,常常浮现在我眼前。家乡的美食虽多,但唯独那简简单单煎青团让我魂牵梦绕。我想,我忘不了的不是青团,而是与外婆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

篇七:记忆中的美食作文800字

李长祺

“古董羹”就是我们现在的火锅,在古时候因投食物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音而得名。而火锅之王——重庆火锅的历史,距今至少有1800年的历史了。以麻立牌,以辣出名的重庆火锅,就和这座城市的性格一样火辣奔放,坚韧刚强。

在去往西藏的路上,重庆是重要的驿站,一整天的舟车劳顿,让我们一进入重庆就迫不及待地上街寻食。重庆不同于其它的平原城市,它是一座山城,潮湿的气候奠定了重庆人喜欢吃辣的习惯。重庆最不缺的就是火锅店。酷夏的夜晚,挥汗如吃火锅似乎已成了重庆的饮食文化。

在重庆下火锅馆子可真是幸福的,各家店都是人满为患,每家都让人充满了吃的欲望。好不容易选了一家,坐下来。终于可以享用美食了。

“来喽!上菜”随着好听的川音,桌子上摆着红泥小火炉,上面置放着一只带“井”字格的铁锅,里面翻滚着热腾腾、红通通、火辣辣的卤汁,一股香气直冲心肺,顿时将我们的味蕾全部打开。对辣的喜欢让我们无所畏惧,早就顾不得形象,无论荤的素的,山珍还是海味都一股脑投入锅中。短暂的平静后,汤又沸腾起来,当我们拿起筷子从锅里捞起食物的那一刻,所有的疲劳一扫而尽。一锅一碗烫出的美食越吃越香,即便唇齿生火,舌尖无感,仍然爱极了大汗淋漓的酣畅感——这就是重庆火锅不可抵挡的魔力。

“我店面小但名气可不小,来吃饭的都是老顾客。”老板娘笑容满面,手脚利落地穿行于顾客之间,给顾客加料加汤,传递食材、饮料。火锅好吃的秘诀在于料,而神秘的炒料环节是重庆火锅各家不可外传的秘籍。经过多年的苦苦摸索,老板娘的火锅麻得恰到好处,配合上辣,任何食材只要入了火锅,就像进入了江湖,你带着我的香气,我沾上你的滋味,好似浑然天成,又各具特色、界限分明。

聊着天吃着火锅,巴适得反!

听说我们一家要自驾318国道去西藏,老板娘马上拿出一张川藏线地图——是来过的驴友们手绘下来的,上面详细的画着住,行,危险点,注意事项等等,她复印了很多份,送给有需要的人。最后,她还送给我们一些自己腌的泡菜。“回来时,再来我这吃火锅!”老板娘的豪放热辣的性格像火一样点燃了前来食客的的激情。

重庆火锅已不再是单纯的美食,而是一种味道的魔法,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人情味,一种人文关怀。

篇八:记忆中的美食作文800字

高艺月

每每过年回到老家,总能吃到老家的特有美食——豆花。

老家在山里,家里的大厨是在铜梁土生土长的奶奶。每次回家,爷爷奶奶总要准备一桌丰盛的美食为我们一家接风洗尘。当然,每次餐桌上最显眼的位置,也一定摆着拿一大碗豆花。看到那鼓囊囊的一碗豆花,我却没有像爸爸妈妈一样欣喜,只是不在意的咂咂嘴,将视线转向餐桌上其他的佳肴,那才是我真正爱吃的——辣子鸡的红油晶莹亮滑,骨头汤的味道醇香浓郁,水煮鱼的颜色绚丽诱人……一桌子美食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可今年,因为奶奶生病,爷爷又因要准备年夜饭而无暇准备迎接我们的饭菜,往常的那些佳肴都成了泡影,等待我们的只有那一大盆鼓囊囊、赖巴巴的豆花,孤零零的躺在桌上,活像趴在路边的流浪狗,又野又不干净。可是那时的我早已饿得发慌,只能强压下拒绝的心理,迟疑的将筷子伸向它。

这东西实在不讨人喜欢,说他像豆腐,可它又像常见的豆腐不大一样。不像豆腐表皮光滑,颜色洁白,也不如豆腐无论凉拌,还是采取各种烹饪方式,都让人很有食欲。只说豆花凝固后的样子——像癞蛤蟆一样,身上长满了疙瘩,以及总是泛着点黄,看上去没有一点弹力,就像不良小贩在市场捡的豆腐渣子,实在令人难以生出好感。

第一次吃豆花时,我可没觉得好吃,只是觉得它比较下饭罢了。可再次吃,却没想到它竟像口香糖一样,越嚼越有劲,越吃越有滋味。蘸水的辛辣和豆花的清爽碰撞在一起,让每一个味蕾都警惕了起来,再细细品尝,还能尝出一股糯米的香甜。我开始后悔了,为什么我以前没有尝试过呢?两次,三次……桌上的那碗豆花被一扫而空。

在美味的诱惑之下,我决定向奶奶请教如何制作豆花:黄豆用开水发熟,把水和着黄豆用石磨磨成一碗糨糊,再用白纱布将其过滤成豆浆,最后加入卤水搅拌就行了。豆浆在卤水的作用下慢慢凝成块。豆花本没有味道,需要调蘸料一起吃。油辣椒,酱油,榆香(一种薄荷)调好淋在豆花上,简直就是人间美味。这样的一道美食,却只需要如此简单的工艺,实在是令人惊叹。

其实,同样无数的美食都是这样:鱼腥草、儿菜,包括豆花。这些不被“城里人”熟知的菜品,成了山里人餐桌上的主角,甚至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就像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往往是平凡造就不凡。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