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什么作文800字(精选4篇)

来源:瑞思作文网 2.47W
▼※目 录※▼
〖1〗换一种姿态 〖2〗换一种观念
〖3〗换一种方式 〖4〗换一种安静

 篇一:换一种姿态

换一种什么作文800字(精选4篇)

刘欣妍

既然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便祝我乘风破浪。

——题记

我曾经听过一句话,它的大概内容是:“你经历了几次生死,但这不代表你长大了。”喜爱的面包在便利店没有了,收藏的歌下架了,这些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绝望,才构成了成长。

诚然,生活的确会有让我们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的时候。我看过一个真实案例,有个女孩儿初入职场,很年轻,那天是她的生日,但没有人祝她生日快乐,好不容易下班了,打了好久的车也没有打到,等到好不容易坐上车快到家了,结果老板一个电话打过去,让她马上回公司加班。结果是,那个女孩直接在车上嚎啕大哭了起来。把这件事拆开来看,没收到生日祝福,顶多是失落;没打到车,也很正常;加班,也是常有的事。那女孩哭的理由,其实是在日复一日无休无止的乏味生活里,她挣扎了太多次,最后达到了某个临界点,经某个环境或事件的触发,那些压抑已久的情绪便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我想,我们应该是时候换一种姿态面对生活了。

在循环往复的日年里,我们或许应该留一小段的空白时间给自己。不需要太长,听首歌的时间、看几页书的时间或泡一次澡的时间便足够了。我们应该以更从容的姿态去面对生活。是的,早起的确很辛苦,但刚苏醒的城市也是很美的;学习固然很乏味,但你的认真和挥洒汗水的身影是有价值的;晚归确实让人身心俱疲,但玫瑰色的落日与高悬天空的明月是浪漫而慰藉人心的。你要相信,在你为自己的未来与现在奋斗的时候,你本身就是一种美好。

不要把一切都当作令人生厌的任务,你完成一件事,使你有收获的不在于那份结果,而在于你做这件事本身,所以不用着急敷衍了这件事再去敷行那个人。你敷衍过去的其实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我们应该学会去悦纳自己本不愿的一些事,因为其实大部分时候出了问题的不是这件事,而是我们本身。

余秋说:“给浮嚣以片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我心道如是。

因为换一种姿志,才能让我们保持热爱,然后奔赴山海。

返回目录<<<

 篇二:换一种观念

任艺祯

人们常说女子不如男。“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候?”大丈夫都能仗剑天涯,为何小女子却要独守闺房,矜持端庄。袁枚写诗曾将生女孩说成“情疑中副车”,余光中不知不觉便连中四次副车,虽然书袋掉得很有意思,但也流露出封建意识。

上战场御敌卫国的,是男儿;大口喝酒落笔有神的,是男儿;走遍祖国大好山河遍览名川的,是男儿。这样说来,好似女子就只能在一旁暗暗钦羡。

君不见,边防的卓嘎,央宗姐妹守卫祖国中的边境的玉麦乡。每当寒冬凛冽、夜幕降临,可曾想过退缩与效弃。有的是一种信仰,一颗初心。她那挺直的背脊是我们看到的力量。就算未能上战场像古人那样金弋铁马,忍着寒冷与孤独的她们,何尝没有大将风范,坚守边疆。

你尝过的所有蜜,都是她们用苦为你酿的甜。

去年初,武汉疫情爆发。我们看到的是白衣铠甲里包裹的战士,看到的是舍生忘死临危受命的天使。她们中有的人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好多人,都留在了那个没有销烟的战场;多少人,都留在了那个樱花盛开的春天。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可她们却装作坚持鼓励他人。身着的白大褂,是你们的勋章;手中拿着的听诊器便是武器,即将奔赴新的战场。她们用儒者的形象捍卫祖国文化的长廊。

著名敦煌研究专家樊锦诗一年四季都住在那个小洞里。但她不后临这辈子的选择,她说“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将研究敦煌作为生命中的馈赠,是她内心深情的告白。

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女士将毕生心血留在了南开,留在了中国,即使在外语普及的当代仍守住了寂寞,创建了“迦陵基金”。她知道有些人会被历史的泥沙冲刷,但文化不会,她就像酿好的酒理在地下,慢慢发酵。不争不抢,只为了留指后世最纯粹的纷芳,任时间缓缓流逝。

我知道,我的祝福与赞美都达到了,它没有那么及时,没有那么华丽。“捧着一颗真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们不在乎外界浪潮汹涌的世界,更不会在乎我的祝福。但,她们就像摆渡人载我们渡过深港与浅湾。

谁说女子与不如男,她们用身躯铸起了万里山河。因为有了她们才能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换一种观念,女子未必只是深闺之人,她们闯荡的缤纷世界,亦是祖国的半壁江山。

返回目录<<<

 篇三:换一种方式

刘文棣

身仍未动,思已渺远。

试想,把人生比作一台正常运作的照相机,如果我们单单拘泥于一种模式的记录,一种角度的拍摄,则毫无视觉冲击。倘若在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角下,所呈现的必将无

与伦比。

就像有一次数学月考,我遇见了一道很难的题,图形内的线段交错不齐,纷繁复杂,毫无章序。我那时慌了,我的思序仿佛被那些杂乱的线段困住了,困在了蛛网里,走不出来。我看了看窗外青葱的树,心情才得以缓解,但当我再次回望答题卡时,仍然惨不忍睹。于是我把我解题过程擦掉,准备重新再做,我身畔浮现了数学老师的一句话:“难题其实是很多个简单题结合而来的。”

这句话仿佛点醒了我:既然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又为什么硬要闯下去呢?若退出来,换一种方式,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此刻,我又想起一个人。他出生在新译西州的一个贫穷的移民家庭,腼腆内向,什么也不会。他成绩很差,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一个笨蛋,一个白痴。他也曾努力过,不过效益甚微。他害怕上学,对未来感到迷茫。

一次父亲带他去波土顿。在汽车上,父亲因忘点而将他一人留在车上,他十分慌张,担心他父亲到不到得了波士顿,但当他到了波士顿,发现他父亲在那里等他。父亲惊讶地问他怎么来的。他说:“我骑马来的,只要可以成功,管他什么方式呢。”

从此,他剑走偏锋学习魔术,展现了惊人的天赋,成为了魔术师。

曾经有人问他是怎么成功的,大卫·科波菲尔说:“成功好比一个固定的地点,大家都乘汽车去,可为什么不能骑马去呢?我们不也到达了吗?不过换了种方式。”

诚然,人生如一场旅行,有人急忙冲向终点,也有人疯癫笑看人生。有时,困住我们的,不是其他,是我们在作茧自缚。我们是要像力克·胡哲一样,坚强打开不设限的人生,还是像“铁生穿不了的草鞋,刘易斯读不懂的书”一样幽默调侃?

我坐在考场上,看着那道几何题被我用新的方法逐步推导出来,我不禁自信地微笑。

其实,成功就在不远外,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换一种方式,打开一个崭新的自己。

返回目录<<<

 篇四:换一种安静

杨兰馨

我们每天都在这个热闹的时代里承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嘈杂,飞速的信息在我们脑中一一闪过,似乎不住在深山老林中便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微博又发来了一条重磅新闻,我从容地翻出手机,见惯不惊地浏览今日热搜。然,看完了却就看完了,也无收获,便只是多了一个与朋友聊天的话题,着实无趣。于是翻开书。窗外是鸣声袅绕,是高楼大厦,是热辣的气浪,是把空气染得热乎乎的LED大屏,我该怎么静下来啊?!

是寻找桃花源吗?那种安静,没有学习的“困扰”,与自己心爱之人耕织种作,白头偕老,却也是抱着空想色彩的仙境,可望而不可及;那种安静,是陶渊明饱受风霜后唯一的一块极乐净土;那种安静,炊烟袅袅,怡然自乐,无忧无虑,无争无抢。可是这种安静怎会存在?!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怎能找到桃花源?!

那再换种安静,如何?随着柳宗元的步伐,我的思绪又飘到了那个幽深冷寂、孤凄悲凉的小石潭边。我看到了蒙盖缠绕的树蔓、犬牙差互的岸势和站在岸边郁郁寡欢的河东先生。一袭素衣的他平静地站在石头上,在想什么?是在想昨日的京城繁花,还是在怨今日的永州枯叶?我们都不敢叹声,因水过清而怕鱼惊,便只能伫立在原地享受这份特有的安静。

片刻后先生去了,这里虽夏般凉爽,但那透心的寒气却刺入我的胸膛——我深知我的心太热了,与这凄寒之气必然相克,也跟着先生走了。还是热情些的安静来得好,这般寂寞的安静,反倒是使我惧怕了。

那又何处寻安静?不如像爷爷那样在城市的热闹中寻静罢。

爷爷是个天性喜静的人,但他却住在江北——全重庆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他知书达理,每天都在喇叭声的伴随下写写毛笔字。我常去爷爷家,常和爷爷哼着小曲儿,在商场里走着。有时一抬头,便可以看到他弱小蹒跚的身体与身后的大楼融在一个画框里了——与这个城市的快节奏格格不入。

我问他:“爷爷,这儿闹吗?”

“闹是闹,可我安静着嘞!”

那时小,爷爷的深意也不甚了解。现在却明白了——找到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可以忘我沉浸,所以从不怕世事纷扰。因为能找到心中的极乐净土,便不会郁郁寡欢;因为能浸于其中,便不会被外界左右。“闹中寻静”是艰难无比的——这是一种内心的孤独和笃定;“闹中能静”是孤掌难鸣的——这是一种千万人往矣,我和我对话的丰盈。

有时,不妨换一种安静,向外找是生命的延展,向内寻是精神的扎根。

返回目录<<<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