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精选20篇)

来源:瑞思作文网 5.51K

篇一: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精选20篇)

起风了,呼呼作响,好像虎吼,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在这种强有劲风的下面,有一种似有似无,却倍感亲切的味道。我知道,这是家乡的味道。

很喜欢炊烟的味道。爷爷奶奶每次都喜欢寄一些腊肉,腊肉是家家户户放在灶上经过长时间的烟熏而来的,自然有炊烟的味道。每每吃到腊肉,都会想起自己回家时,土里土气的平瓦房窜出一股浓烟的情景。奶奶总会蹲在炉火旁,时不时地给里面加着柴火,待火暖了整个屋子时,她便急匆匆地把一个灰黑,老旧的大锅放在上面,接着,她蹒跚着身子到地里拔几颗蒜苗,又弯着腰,艰难地在另一块地里摘几颗葱,便马不停蹄地跑回来,碎碎地把它它们甩在锅里,开始挥舞着大锅铲,又添了一匙油,不一会儿,一缕温暖的,喷香的炊烟就就会从我家灰灰的房顶的冒出来。

也许,在各种清洁,高效能源走入千家万户的今天,已经很少人对炊烟有什么感情,在他们眼里,炊烟是平淡的,可对我却是万分牵挂与盼望的。人在家乡袅袅的炊烟,做个黄梁梦,也是美得很。

很喜欢家乡人身上的味道。爷爷奶奶总是喜欢穿着布满灰尘的马大褂,身上散发着土地的味道,没有那些香水刺激着的我鼻子,冲斥着我的大脑,闻得难受。而那些浓重的油烟和着些许青草的味,却让人感到轻松,回归最根本的自然。

隔壁小孩在追逐着一群鸡鸭,他们互相追赶着。你来我往,忽然一起风,隐隐约约夹着孩子们的汗臭味与泥土的味道,更强烈的还是一股无比快乐的味道。我看着这群像小马驹一样欢乐的小孩,自己内心深藏的压抑也随之被泥土与风捎走了。

上山偶遇邻居的老爷爷,他正在小心翼翼摆弄那些花草,太阳光照在他瘦瘦的身上,流成了美丽的晕光。我走近了,他没看我,却抚摸着那一从狗尾巴草:“嘿,它们也是有灵魂的,你看它毛茸茸的多可爱,还把自己开得千姿百态,真叫人喜欢。那儿,这些野薄荷沏茶可香喽,睡觉可以放在枕边,可治失眠。”他一直在喃喃自语。我抬头看着他,面容枯黄,却笑成一朵花,身上散发着一股自然,闲适自得的味道。

难道不是吗?这些味道没有任何的花里胡哨,却是最本质,本源的。

篇二: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午后,阳光,沙滩,海风。很多人喜欢这种意境,肆意慵懒,享受。

此刻,便是这样的一个午后。我,慵懒地躺在沙滩椅上,感受阳光与我的肌肤亲密接触,呼吸清新的海风,回味着刚才那顿美味的海鲜大餐。

湛江,是我的家乡,它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因美味的海鲜和独特的风景而得名。我不得不承认,从小就生活在湛江的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每天都可以品味美味而又新鲜的海鲜,但这在内陆地区的人们看来,却是梦寐以求的。

扇贝,是我最喜欢的海鲜之一。它味道极其鲜美,营养也很丰富,与海参、鲍鱼齐名,并列为海味中的三大珍品。它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的食谱中,都是一种极受欢迎的食物。在西方的食谱中,扇贝通常的处理方式是通过黄油煎制,或者裹上面包粉一起炸。在东方的食谱中,日本人喜欢将扇贝配上他们的寿司和生鱼片一起食用,而中国主要有蒜蓉粉丝蒸扇贝、清蒸扇贝、清烤扇贝和扇贝煲汤的食用方法。

我最想推荐的是清烤扇贝,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吃法。不仅是因为它的制作简单,还因为它的美味。制作清烤扇贝只要三个步骤便可完成:一用刷子清理扇贝的壳;二用蒜蓉制作酱料;三把酱料淋在扇贝肉上,放在炉子上烤。其实有时候,简单的制作也同样是那么美味,没有过多的调味料,反而保持了更多的原味。

干贝因预热后收缩,所释放出来的汤汁更能让人感到海鲜的“鲜”味,如果再在上面加入大蒜末,那就更好了,因为这样会抑制住扇贝本身过分的腥味。做到了鲜而不腥,肉质不仅香嫩还吸附着汤汁,咬起来是既甘甜又富有嚼劲,让人吃了有种飘在云端,仙境般的感觉,几乎人人吃了都赞不绝口。

而我每年也只有那么一次机会能吃到清烤扇贝,就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那时候,家里会聚集许多亲朋好友,我们会一起到楼下烧烤,食物是应有尽有,但我却惟独钟爱扇贝,所以,每次扇贝的配料和烧烤工作都是由我负责,更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每当我端上一盘香喷喷的扇贝时,盘子都会一扫而空,连汁都不留。

虽然每年只能吃到一次清烤扇贝,但在我看来,那已经足够了,因为每次吃到扇贝时,并不单单是只有扇贝的美味,它还蕴含着另一种独特的味道,那是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赏月,是一种亲切,一种家的味道。

篇三: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又漫步在家乡的街道,手指抚过那熟悉的墨瓦红砖,耳畔回响的是熟悉的乡腔乡韵,看周围人来人往,心底漾出一股莫名的心安。

故乡的清晨往往是由鸡鸣开始的,天边刚泛出鱼肚白,晨练的老人,早起的小贩便已开始忙碌,伴着声声鸟鸣,开始洗漱,踏着朝阳的光芒走向早点铺子,忙碌的店主,排队等候的食客,伴着空气中的饭菜香,买来一碗胡辣汤,再配上一份水煎包,浓稠汤汁和胡辣汤独有色香在朝阳下泛着麦芽糖般的光泽与气味,趁热喝下肚,额头与鼻尖总会沁出一层细汗,感到汤汁的浓香火热在身体中冲开一条路,从你的四肢百骸游走而过,带出你体内一夜的浊惫,打一个机灵,彻底醒过神来,给你一上午的动力。如果你不喜欢胡辣汤的冲辣,西大街有一个小店,乍一看貌不惊人,可是生意却是极好,临街支着一口大锅,锅内煮着羊骨羊杂,汤汁浓白,热气蒸腾中,氤氲出了阵阵香味,东边的肉架上挂着几只宰杀好的山羊,个个膘肥肉嫩,小店中充斥着羊肉特有和膻味。自汤的滚头中舀出一大勺肉汤,浓香中,又没有羊油的肥腻,各种配菜巧妙的掩去了羊肉的腥膻,碗中的羊肉被切成薄薄的一片,肥瘦相宜,肉质软烂,吹一口气,小嗫一口,再配上本地的烧饼,实乃一绝。一高外,有一家卖豆腐的小摊,爷爷最喜欢那的热豆腐,每天下午都会特意拐去吃上一碗,配上石磨辣椒油,香椿菜汁,芝麻酱调成的酱汁,豆质细腻,浆味浓香,用爷爷话说“舒坦”。东菜市场有一家“北舞渡牛肉老店”每年过年都少不了它的登场。如果你吃腻了这些个油腻的东西,油茶、咸豆腐脑、各种特色粥食,精美小菜,再配上舞阳特产杠子馍,也是一大特色……

说起家乡的美食,开个头就说了这么多,家乡的美食真是诉也诉不尽,说也说不完,但是具体滋味如何,还需亲自品味一番才知个中滋味。

难怪人们总说,离家再久也忘不了故乡那一口,他乡的食物吃再久,也品不出家乡的踏实与暖意,小小的饮食像一根线牵着我们对家乡的思念,爱家乡,就是爱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就是这样一丝丝,一缕缕的留在记忆中,勾起无数人的思绪。

篇四: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天朦朦亮,和着清脆的狗吠声,好不惬意!

一大早,爸爸就到楼下开始洗漱了,衣服还是那么地单薄,脸颊还是那么地消瘦,臂膀却依旧是我心目中的伟岸。

快过年了,家乡的集市应该在凌晨就沸腾起来了吧!这不,爸爸雄厚温和的嗓音唤起我对家乡集市的记忆:朴素、清新、自然!爸爸给我戴上头盔,叮嘱我多穿几件衣裳,然后就听见发动摩托车的声音……

来到集市,呀!人这么多!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早餐店了。瞧!那热气腾腾的馒头、豆浆、粉丝、白粥……老板熟练地扳起一个个蒸夹,大的小的馒头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乖巧地躺在暖窝里。听!“卖馒头咯!菜馅的肉馅的,咸的甜的辣的……”“老板,来碗豆浆,白粥外加咸鸭蛋一只。”“好嘞!豆浆白粥咸鸭蛋来咯——”“这边来份……”声音此起彼伏。

挺着鼓鼓的肚皮,每个人都笑着涌入集市中。你瞧,一些七老八十的老爷爷一股的劲儿,他们担着沉甸甸的箩筐摆在了路旁,蔬菜都沾着晶莹的露珠,多么新鲜。老爷爷们总会实打实地售卖他们的劳动产品,天然无公害。家乡的集市是没有限定性的摊位的,自由来自由走。水果摊,蔬菜类的估计时不时就会变成一家子。

爸爸走在我的前头,我就这样乖乖地跟在他的后头。他不会去讲价钱,卖家们好像很熟悉爸爸这位顾客,多出来的零头总会被省略去。其实我很想问问爸爸,为什么不去讲讲价,砍砍价,但我知道他会以沉默答复我。我心里也明白,一些东西不用言语,自在人心,这不是物质性的交情,而是无形的乡间独有的情谊。

快到中午了,集市上人不仅没减少,反而更多了。这是每个集市都有的特点吧!很多人会在赶集者收摊之际,拣拣“便宜货”。毕竟家总会唤起人们归依感,为了早早回家吃顿饱饱的中饭,卖完货物就很开心咯!乡间的邻人都是容易满足的,各得其所地买卖,看似简单现实难呐。但是,乡间的集市永远是纯朴的!

我给爸爸戴上头盔,自己提起一袋袋的收获品,悦耳的摩托引擎声又响起来……

家乡集市,爸爸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篇五: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元宵后的几天,父亲的老同学因为工作来到了丽水,趁着机会请了几个朋友和我们一家在外面的大餐馆吃饭。

那餐馆的壁画和装饰富丽堂皇,菜品琳琅满目,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是它所不具有的。可老同学一叫到服务员,便张口一问:“有遂昌的发糕吗?要正宗的。”我一惊,这是家乡地道的年味啊!

年年腊月,家乡的人们便忙活起来,准备做发糕的食材。不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小户人家,总要备上那么几十个,或送亲戚,或款待客人,有些做的多的,也会拿到市场上卖,这是极少的。家乡的人们不图钱,只图个喜庆。

做发糕时,整个屋子里都是暖融融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米香,热腾腾的蒸汽从蒸锅中悄悄地钻出来,往餐桌上飘,勾起人们浓浓的食欲;往客厅上飘,引来孩子们不自觉的口水;往窗外飘,路过的行人都停下了脚步,深吸一口气,不禁喃喃道:“年,来了。”

小憩之后,发糕在人们的盼望声中出锅了。只见爷爷奶奶娴熟地从蒸锅中拿出一块又一块的发糕摆在大圆桌上。所有的发糕摆在一起,就足有一个圆桌那么大,那么圆。发糕外包着一层箬叶,发糕上面,是一层红得似火的用糯米作成的“大衣裳”。说它是“衣裳”,是因为它着实是发糕中的精华。没有这层耀眼的红色,就像人们没有打扮,就没有了红红火火的味道。从远处望去,是一片的红的太阳,一个个新年的新希望。有些人家还更追求完美,再在发糕上点缀几颗红枣,但我更喜欢的,是嵌在里头的红枣,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每一口咬下去,会不会变出一个圆圆的红枣核。

到了正月里,便是家家户户分发糕的时候了。小孩的嘴总是嘴馋的,总是在发糕还未端上桌便偷拿一块。大人们也毫不指责,拍拍孩子的脑袋,笑着说“多吃点、年年高、年年发!”有了这层特别的寓意,我们吃起来,也就更香甜了。一口一口松软的糕在每个人的嘴里慢慢咀嚼,要特别细地品,你才会感受到,这一年的辛酸融化了,这一年的快乐在味蕾中蔓延开了……

菜上齐了,我看看那摆在正中间的发糕,多样的色彩,多样的配料,竟不敢夹起筷子。在大人的劝说下,我尝了一小口,竟是满满的陌生感。也许,家乡的味道是不会适应这样奢华的环境吧?

篇六: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刘欣妍

“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气味。而在我的家乡——一个静谧的小村庄里,最让人回味的当属秋的气味。

秋天的家乡是稻香味的。走到村口,一股混着阳光气息的稻谷的清香便灌进你的鼻腔。走到晒谷场,远远望去,铺满稻谷的谷场就像是盖上了一张金黄的地毯,地毯上的绒毛随着农民伯伯翻谷子的动作而上下纷飞着,起舞着,像一群鬼马机智的小精灵,无边地向四野跳开来。巨大的铲子在农民伯伯手上得心应手地翻腾着。“太阳出来咯嘿,喜洋洋……”欢乐的歌也飘荡起来。一颗颗谷粒金黄饱满,胀得像是要裂开来一样。若是拾起几粒来对着阳光仔细端详,便一定会叫你惊觉:稻谷是会发光的!这一星一点的光芒汇在一起,就汇聚成了巨大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光辉——劳动人民的光辉。

秋天的家乡是腊香味的。腊味是广东的传统美食,每逢入秋之际,家家户户腌腊味。它们色泽偏鲜红,带着烧酒好闻的香气,叫人光是闻着就快要醉了。村子里腊香味最浓的地方就是村东头的农庄了。走进去,免不得让你张目结舌:腊肉、腊肠、腊鸭、腊鱼……几乎所有肉类都囊括其中,没有看不到,只有想不到。它们被主人家分成一串串晒在竹竿上,对着往来的村民或游客招手,颇像一支严整有序的队伍。“快来吃我呀!”它们叫着,“快来吃我呀!”它们笑着。丰年留客足鸡豚,想来也竟不过如此了吧?

秋天的家乡还是栗香味的。秋天,是收栗子的好季节。每到“夕日欲颓”,村民们都已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回家歇息了的时候,叫卖栗子的小贩就推着小车,走村窜巷,诱惑那些馋嘴孩子的味蕾。小贩们翻着新,变着样地将栗子制成各式各样的美食:昨天卖蒸栗子,今天卖炒栗子,明天卖栗子糕,一个星期内饱管不重样。但不管什么样,那香香甜甜的味总能引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外跑,生怕买不到这抢手的美味。无论是树下、田上,还是乡道上,到处有捧着一手栗子大快朵颐的孩子。他们闹着,笑着,无拘无束地奔跑着……

稻香、腊香、栗香互相交织,互相融合,于是共同汇成了那一缕香——家乡的味道!

篇七: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谢馨玥

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曾有过四五年在南方生活的经历。可你若非问我:“你是哪里的人呀?”那我的答案只有一个,便是陕西。

陕西人爱吃面,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也与西北地区的气候息息相关,相较南方不那么湿润的气候阻碍了水稻的生长,却铸就了另一种粮食作物——小麦的辉煌。陕西人对面的爱,就像广东人对肠粉——曾有一位广东朋友对我说,每天的早茶若没有肠粉,那么这一天是不完整的——陕西人与面食又何尝不是呢?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吃面,更多的是吃米饭。初来陕西,也常常因为不吃面,在布满面馆的大街小巷四处碰壁。

五六岁的一个年七年级,母亲心血来潮:“好久没做面条吃了,看我来给大家露一手。”于是一家四口忙活起来,起初我还有些不太乐意,那么多美食,为什么偏偏要吃面啊,又不好吃。渐渐的我被做面的过程吸引——和面,扯面,烧水下料,那白面团也有趣极了,又软又黏,不就是我玩的橡皮泥么?我于是拉了一包橡皮泥,作势往嘴里扔,险些招来父亲一顿打。

等面呈上来,我也玩够了,心满意足的吃着面。也从此,我渐渐爱上了面食,逢年过节,我也常与家人一同做面,吃面,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与朋友一起最快乐的大概是一起坐在屋外的阳光下吃面。洁白光滑的面条,浇上辣子、肉菜、汤汁,再配上一碗微黄的面汤,谈笑风生间,一面一汤下肚,绝对是顶好的享受。“陕西八大怪”中就有“面条像裤带”,这点不错,宽宽的拎着油烫的面条谁不爱呢?男孩子一连吃下两大碗,引得周围连连惊叹,女孩子也不顾及自己的形象,油溅到衣服上也不在意。人们卸下了平时的伪装,仅凭一碗面,将众人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前段时间回了一次广东,几日不吃面,各种特色小吃也无比寡淡无味,专门拉着家人找了家面馆一碗面没有油水四溅的“惊险”,也没有饭后热的滚烫的面汤,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这才发现,虽然平时也会戏称自己只是“半个陕西人”,但北方的文化已经随着生活刻近了我的骨血。陕西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我爱的地方。面食不仅是面食,它是一种文化,一种风俗,一种人情,一种泼辣而火热的性格,更是一种热爱。

有时候,所谓乡情与乡愁,不过是一碗面。

篇八: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过年的喜庆氛围浓烈来。“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每年的腊月二十八前后,胶东地区的人们都习惯蒸一些枣馒头,取蒸蒸日上之寓意。人们经常叫它“大枣饽饽”。枣馒头在春节中有重要地位,是必不可少的。

枣馒头用途很大,可以食用,可以供佛,还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大枣馒头又称枣花馒头,取“早发”之意。

揉面故为重要,面可能影响的枣馒头的卖相和食用。经常看母亲揉面。一推,一拉,沾上点水。面团好像在母亲手里的一个娃娃,时而伸长,时而收缩。柔完后,要醒发二十分钟,做出来的味道更美。

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了。将面团倒出后,面盆上还有余存,总想拿来当橡皮泥捏小人,可是“粒粒皆辛苦”。母亲有一双巧手,总能将不讨人喜欢的面团做成一个个美丽的事物:有普普通通的包着枣片的馒头,也有美丽的镶嵌着大枣的花儿,还有像生日蛋糕形状似的一层一层的小饽饽。红枣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红红火火,还有驱邪祈福的含义,是必不可少的。真是“大饱眼福”了。

除了枣饽饽,还有一种与它相近的面食——“盾”。它跟枣饽饽相似,都是面跟枣片做成的,也都是供奉佛祖。但是枣饽饽供奉在佛祖前,而“盾”是除夕夜里发纸敬天地的时候供奉。摆放上两者也有区别:枣饽饽是五个一组,三个放在下面,两个对着垒在上面。而“盾”就是一对一对摆放就可以。

中国有句俗话:不蒸馒头,要争气!过年蒸枣馒头,也有争气的含义。蒸枣馒头,蒸出一年的好彩头!满满的都是过年的味道。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

蒸枣馒头时,可谓是“口水直下三千尺”了。需要二十分钟之久,对我来说可是一种煎熬。“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终于,在锣鼓齐鸣,狂擂乱敲的响声中,在馒头和“盾”齐齐出锅了。我却已经是饥饿多时了。馒头香甜,福寿临门,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有什么能比家乡更好?

有什么能比家乡更亲?

有什么能比家乡的枣饽饽更美味?

家乡的味道,在舌尖上异彩纷呈。真想一尝再尝,好好地品尝家乡的味道,品尝家乡枣饽饽的味道。(公众号:平静初语)

篇九: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除夕夜我们回到了永康,帮外公贴好了春联,外婆在后厨房里忙进忙出,准备各种各样的菜式。餐桌上有一种必备品——“红曲酒”,长期饮酒的人可以强身健体,活络筋骨。

红曲酒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但十分精确;外公把糯米先浸泡一天一夜,一天后外公把泡发好的糯米倒进木桶内,放上锅蒸上两个小时,外公把火点着,却不停的往里面加柴,外公拿起一把扇子不停的往通风口煽风,我在旁边看着,那火越烧越旺,看着外公那熟练的动作,心里一阵激动。两个小时过后,外公把木桶提了出来,使劲浑身力气把糯米倒在竹扁上,用手快速的把糯米摊开,放在那里冷却备用。十斤糯米,八两红曲,搅拌均匀。按1。5斤的糯米红曲和两2斤水的比例兑换,倒入酒坛中,密封静置一个月。红曲酒的颜色呈浅红色,像是一杯西瓜汁,那鲜艳的颜色,犹如夏日的太阳,颜色十分好看。要是放在桌上,定会被人误以为西瓜汁。端起酒杯,细细的闻香鼻孔中,马上进入一股刺鼻的香味,而这种香味会让你冲击大脑,会让人心头一颤。

红曲酒的味道也十分浓郁,刚入嘴时像是喝了五味陈醋,又酸又涩,还带有米酒味。含在嘴里几秒钟,让温度慢慢的渗入酒中,再缓缓吞下。你会感觉“一路畅通”,仿佛有人给你一种药,把肚中的食物都通通消失掉。稍等片刻,你会感觉到肚子有火烧的感觉,但是是十分温暖的火。让人全身充满热量,会变得让寒冷的除夕夜瞬间变得温暖起来。但是不能贪杯,跟做人做事一样,不能贪,不能有欲望,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

外公说:“红曲酒不仅味道好也十分的香。这红曲酒放的时间越长,她的度数就越高,味道也越浓香,因为它是糯米酿成的,所以有一股气息强烈的米酒香,不仅有米酒香,只要你细细的品,便还有一股黄酒的味道。”就像人生百味一样,只要你慢慢品,细细品……我抬头看向外公,只见外公红彤彤的脸蛋甚似好看。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端起酒杯对孩子们说:“新年快乐,平安健康”。

不管我们身在何处,对家乡的思念永远是不会变的,年已虽过,但年味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我无尽的回味。希望未来还会有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越酿越浓的亲情。

篇十: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年复一年,来来往往的黄风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记忆中,老家一片片建筑,一条条街道,早已面目全非,但外婆的团圆子,清清香香的味道却依旧清晰。

团圆子其实就是元宵。外婆从不把它叫做元宵,团圆这个有趣的名字我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起的,也许是表示“团团圆圆”之意吧!

还是扎着羊角辫的我,天天蹦得像只开心的小白兔。元宵节终于来临了,头天晚上我像只小毛毛虫似的跟在外婆身后,期待团圆子,期待外婆做的团圆子。外婆拿出法宝来了:一瓶瓶芝麻糊,一罐罐桂花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调味品,一一摆放在桌子上。开始了喽!我高兴地乱蹦乱跳。撒上一点桂花粉,拌上一点芝麻糊,再浇上浓郁的香甜蜜汁,团圆子馅儿就做好了。推开嘎吱作响的门,外婆把团圆子馅儿晾在桌子上,身后的我,口水一直流个不停,那不停的吞咽声,引得外婆直发笑:“这个小馋猫,真是一刻也等不住了。”我仰着头嘟着嘴问外婆:“我要吃嘛,为什么把它晾在这儿呢?”外婆摸着我的头说:“这是团圆子的馅儿,要晾一晚才有味呢!”我还是很好奇,但外婆已经给我下了“睡觉令”,我只得像只小羊羔一样乖乖去睡觉了。

元宵节清晨的第一缕炊烟升起来了,屋顶上弥漫的香甜水汽和迷蒙的淡淡薄雾被小院里忙碌的外婆吵醒了。外婆起了个大早,把浸满月色、星光的团圆子馅儿给捏成小球,然后拿来一口大锅,里面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糯米粉,把馅儿球沿着边上放进去,再摇晃着锅。我也赶来帮忙,提着水壶加清水,等它有核桃那么大时,团圆子便做好了。外婆煮着团圆子,我迫不及待地拿着筷子敲打着桌子边,大声喊:“团圆子,团圆子……”外婆笑嘻嘻地把团圆子端出来,我激动地赶快塞一个到嘴里,软软的皮,甜甜的汁,那香浓的气息便像柔和的温泉把我整个人包裹起来了,似梦幻,似童话,似春阳。外婆慈祥地看着我笑,摸着我的头说:“慢点吃……”

渐渐地,我长大了,再也吃不到外婆的团圆子了。今天想来,那如诗一般的味道依然萦绕在嘴边。我为外婆超高的手艺赞叹不已的同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思念……

篇十一: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两个月前,奶奶从广州回到山东老家,就再没有人给我们家做地道的山东菜了。这几个月,我吃着广州的早茶,怀念起了家乡的味道。

我的老家山东就在海岸线上。盛产盐。我爸是一个地道的山东人。他做的山东莱,主旋律是咸与辣。而其中山东莱的咸,我猜想是因为老家产的盐又好又便宜。正是因为山东菜的重口,山东人都很能吃面食,来解咸味与辣味。因此,山东的面食,也很出色。

说来奇怪。山东美食好像不很出名。因为各个地区都有这些食物,不是山东独有。而说它好吃。是因为山东所产出来的这种食物的确比其他地区产出来的好。这些食物通常都十分的量大。比如馒头。山东的馒头紧实量大,吃在嘴已里还会产生酸酸的感觉,价格也很实惠。要比广州的馒头好上几倍。再比如烤地瓜。山东的烤地瓜的皮好剥,地瓜肉也多。烤出来香飘半里。吃起来这淀粉的甜味充满整个味蕾。让冬天里冰冷的身体充满能量。这些食物,量都要比外面的要大。价格也更便易。刚好反映出丁山东人的大气与豪气。

要说山东的汤食,最著名的应该是猪肉炖粉条。猪肉切块,白莱切片。再加点粉丝,煮一大锅放在桌子上。加点胡椒粉,拌一拌。白色的、绿色的、肉色的,混合在一起后,就成了让人口水直流的猪肉炖粉条。一口下去,味道很足。肉也很嫩。用勺子舀几勺到碗里,再配送米饭。别提有多滋润了。以前随父亲回老家。一到家。奶奶就会做肉炖粉条。那一锅足有一个桌子那么大。里面炖了满满的肉、莱与粉丝。如今虽然在广州也能吃到猪肉炖粉条,但总感觉在味道和分量上与山东的比还是了差一些。

山东最著名的吃莱方式,是用就将食物都卷起来。一口气吃下去。在一般的家庭聚餐中,饼是最常见的主食。还记将当时在山东与姑姑、大怕一起在一家饭店聚餐。父亲是最能吃的。拿上一张如纸片一般薄的饼。他可以将

这个饼塞到不能再塞的地步。然后吃不下十众。这正是山东人在吃饭时的大气与爽快。我们几个人互相聊天。敬酒。谈论过去及未来。其乐融融。满屋子里都是一家人之间轻松愉快的气象。这就加卷饼一样。饼是大家庭。里面的配莱则是家庭成员。大家拥抱在一起。互相帮助。热情洋溢。

这就是我家乡的味道:大气,豪爽。我怀念家乡的味道。

篇十二: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思乡的那份情结总让我梦萦,家乡的习俗、家乡的味道,也总让我回味无穷……

我的家乡在重庆市石柱县,那是一个土家族自治县,土家人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们的衣服都偏素色,女的头上都会佩戴银饰,给人一种很朴实的感觉。石柱县是中国著名的辣椒之乡,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辣椒销往外地,因此,辣椒也就成为土家人的经济来源之一;更是成为土家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每次回到家乡,虽然满身疲惫,可闻到那迎面扑来的火锅香味,都会让我们忘却奔波的疲乏,忍不住来到这家全城生意最好的火锅店一饱口福。一到火锅店,那火爆的生意会让每个人排队一个多小时,店里的每个服务员都忙得满头大汗,让人感觉很暖心的是,她们再忙都会很热情地招呼每一位顾客。好不容易轮到我们用餐了,一家人围坐一张桌子,这时,服务员端上红红的一锅汤放在炉上,这就是我们土家人最正宗的火锅。过了一会儿,汤锅沸腾了,那翻滚的辣椒、花椒,还有一些不认识的调料,像在对着每个顾客笑呢。我们把各种食料煮在锅里,片刻功夫就熟了,我迫不及待夹了一块肉吃了起来,哇,那浑厚的麻辣味,是我最熟悉的味道,顿时让我胃口大开。当然,对于不会吃麻辣的顾客,此店还会用我们当地的蘑菇等食材做成清汤,这样不辣的火锅也很具有特色。

土家人对羊肉的吃法也很具有特色,可以炒、可以炖,而最让我难忘的是蒸羊肉,他们把羊肉切成小方块,用他们自己的秘方腌制几小时除去膻味,再裹上米粉及各种佐料,然后放在小竹笼里蒸上十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光说着就觉得很香是吧?确实,等到老板端上热腾腾的羊肉时,那香气早让我垂涎三尺,据说,这家店的老板为了让自己的生意更好,还会举行吃羊肉比赛呢。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份,才饱饱地离开。

除此之外,我们家乡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吃,如:麻辣土豆、特色混沌、各式各样的面条……说到这里,你们是不是也都在咽口水了?那就来吧,来到我们美丽的家乡,来尽情品尝我们家乡的美食,尽情体验我们土家人的风土人情吧。

篇十三: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家乡是每一个游子的牵挂,而新年里最能触发浓浓乡情的,就是那让游子魂牵梦萦的家乡的味道。今天,让我来介绍下我的家乡味道吧!

家乡的味道藏在那晶莹透亮的肉圆里。金华肉圆不同于杭州的狮子头。狮子头里的肉很细碎,分不清是肉还是粉,总觉得稀里糊涂的。金华肉圆的肉则是颗粒分明,因为它需要手工一刀一刀切碎,这每一刀里都凝聚着对亲人的期盼和关爱。切好了肉,加入葱姜水,倒入金华黄酒和酱油,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至融合,再倒进自制的番薯粉,喜欢萝卜的也可以加点切成颗粒的萝卜,让每一粒肉上都均匀地裹上番薯粉。准备就绪,冷水上锅,用手或勺子团成一个一个的小球,放在蒸屉上,就可以开火蒸了。当一阵阵香味隐约飘来,满满浓烈,这时候,你可以知道,肉圆蒸的差不多了!打开锅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随之一阵浓烈的香味也随之而来,一个个晶莹透亮的肉圆出现在你的面前,我用筷子夹了一块,小心翼翼放入口中,遮肉不腻不柴,萝卜软糯多汁,一口咬破,好吃极了!

家乡的味道躲在那QQ弹弹的汤圆里。我们见惯的汤圆是白白胖胖、圆圆滚滚的;金华汤圆则是别有风姿哦!外婆做的汤圆,头部尖尖的,肚子鼓鼓的,里面装着肉丁、笋丁、豆干丁等又香又美味的馅儿。汤圆的皮是用外公婆几泡几晒磨的糯米粉制成的,咬起来特别Q弹鲜美。

家乡的味道隐于那松松蓬蓬的馒头里。金华馒头,松松蓬蓬,软软绵绵,轻轻一嗅,还能闻到一点酒酿味。半圆的馒头,上面还盖着桃形的红色印章,每个细节都彰显着新年的美好愿望。过年了,家人围坐,灯火可亲,一人一个馒头,夹上一点落笋,再夹上一块肥而不腻、酥软可口的扣肉,没有比这更让人觉得满足的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家乡金华,物产丰富,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也不可胜数。而金华肉圆、金华汤圆、金华馒头这三样,是最让我牵挂和难忘的,因为,他们代表着我们游子内心深处最深厚的一份情感,也代表着对家乡、家人最美好的祝福:团团圆圆,美美满满!无论时光如何流逝,社会如何变迁,乡音未改,乡情不变,家乡的味道,永恒!

篇十四: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罗田,地处吴头楚尾的大别山腹地,秋冬季节,气候清寒,自古以来就有围坐火塘吃吊锅的习俗。说起家乡的味道,除了脆脆的板栗、甜甜的柿子、鲜嫩的野菜,最让我念念难忘的就是罗田吊锅了。

山乡土菜招远客,吊锅美名天下传。隆冬腊月,正值农闲,是乡亲们一年中最享受的时候,因为可以开始吃吊锅了。近几年“罗田吊锅”作为特色美食亮相于黄州的街头。城里的吊锅从土吊锅推陈出新,吊锅下面是由一个铁架子,铁架子中间的火盆里燃烧的是无烟,无污染的人造碳。架子上面的铁锅挂在升降自如的铁钩上,锅里煮的食物五花八门,蒸腾的美味香气扑鼻。

每每在黄州吃着家乡的吊锅,就想起老家三叔公家的土吊锅了。三叔公家的吊锅我觉得是最最正宗的“罗田吊锅”。三叔公家在楼房旁另砌了一间厨房,厨房靠墙的一角,用土砖做了一个火塘,火塘上方的桁条上安一根能升能降得滑钩,火锅就吊在滑钩上。土屋的另一角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树蔸子,这些硬柴可是烧火锅专备的。每逢回老家,亲朋好友围坐在火塘的四周,一碗自制的老米酒下肚,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接着,话匣子一打开,家长里短,乡间趣闻,无所不及。三叔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往火塘里添树蔸子,火塘里的火越烧越旺,吊锅里肥嫩的野干笋、美味的熏腊肉、腊鱼,地道的肉糕,金黄的炸豆腐,滑嫩的鱼丸子,再添上一碗香浓的土鸡汤,一起被锅下的柴火烧的咕嘟咕嘟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屋外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屋内炉火正旺,美酒飘香。我一边心满意足地享用着美味的火锅,一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这句家乡人尽皆知的歌谣,用在此时是多么贴切!

家乡的春夏秋冬都有各种各样的野味美食,春天的地菜、香椿芽、春笋、荆芥茶叶;夏天的蕨苗、苦菜、马齿苋、枞树菇;秋天的板栗、甜柿等;冬天的吊锅、糍粑、各种干菜和野味等,它们具有家乡特别的味道,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

除了美食,我常常会想念家乡的青山绿水:神奇险秀笔架山、醉人秋色九资河、避暑胜地天堂寨,无不令人魂牵梦萦。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欢迎朋友们来罗田赏美景,品美食,点赞我们家乡的味道!

篇十五: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踏上站台的那一刻,我真切地意识到,我回来啦!

白墙黑瓦,还是那几间小小的青砖小屋,在傍晚斜阳下静卧着;无人留意,还是那几尾小小的红墨锦鲤,在房前清溪里畅游着。带着丰收之喜,一阵关于农事的话语,轻轻地从门缝里钻出来,在每个人心里笑着、跳着。一缕缕饭香,在大大的水塘上空聚集着,又一滴一滴地滴进每家每户的灶台上。

小巷里狭长的天空掠过一群清瘦的背影,秋雁啊秋雁,你的旅途到达尽头了吗?你瘦瘦的身躯怎么载得动远方一个个游子的目光啊?这样,让风和暖阳送你一程,带上我归乡的喜悦,去回到等你三季的小巢里吧!

顺便哪,一路上,你可以看看,这你年年岁岁路过的小小村庄的变化,多大!以前的小路,变成宽阔的大马路嘞。你是飞在空中的鸟,倒体会不到,以前下雨天的我们,那个难过!还有呀,以前咱们的房子都是土房子,那颜色,可真把我丑到啦,看看现在,白墙黑瓦青砖,多可爱!你在空中,看得可比我清楚多啦……哦,耽误你时间了,你继续赶路吧,明年再说说其他地方的新变化吧!

慢慢走回家,饭一定好了。小村里灯火闪烁,一定有一盏是在等我,多好!肯定有虾,我最喜欢的虾,今天早上在河里现捞的,经外婆一炒,香味儿肯定浓!哎呀,螺蛳要是留一点就好,照片里看看都香!是是是,怪我太馋了,也怪外婆手艺太好!明天我要去捡螺蛳,这家乡河啊,干净,里面养的螺蛳没有那么多沙子,吃起来可别有一番风味,嗯,小时候的味道!

大街小巷,每一家都那么熟悉,走进门,每一家都笑脸相迎。闻一闻,哪一家有好吃的?进去瞧瞧,肯定能分到一小份儿。哎呦这谁家的小可爱呀?叫姐姐叫得真甜!来,给你一颗糖,猜猜在左手还是右手呀?左手?是右手啦!真乖!嗨,今天我们家做馍馍,荠菜馅儿的,我外婆手艺可好了,一会给你端来尝尝哈,一起吃!听说隔壁王家老爷爷刚做完手术回来,等会包个红包给他,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还等爷爷讲故事呢!

走,回家咯,外婆还等着我吃饭嘞,远远就看见她在外面啦!瞧,是熟悉的灯,是家的饭香……

篇十六: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家乡的味道是什么?是那一杯自家酿制的深厚的浊酒,是那一抹饱含愁思的月色,是那一片如血殷红的红枫。这些味道或浑厚,或清冷,或炽烈,但都有相似之处——都有着我们自身的情感,那就是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情感是国人一生都无法忘记的,无论居于何片,每逢月圆之夜总会引起的喟然长叹。

家乡的味道在我心中留存最深的,便是奶奶做的面了。大约是农村出身的缘故,奶奶的身上永远带着农民的朴实、勤劳与智慧。白白的一勺面粉在她的手下经过与水的拌,总能显现出各色情态。小时候看着奶奶将一个小小的面团灵活地在手中扭动几下,再放到案板上时,就已然成为了一个花卷。那时的我不免惊奇,趴在案板上呆呆地看着奶奶为一个个的小面团整形,我便问奶奶:“奶奶,你怎么弄的?怎么这么快呢?”奶奶笑眯眯地蹲下来,揪了揪我的脸,然后笑着用陕西方言对我说:“时间长了就会了,咋,你想学?”

我点了点头。奶奶便交给我一小块面,告诉我说:“你把这块面先盘一下,再扭一下,两半个一粘就对了。”可是不知是我理解有误还是奶奶手太快,我至今都没学会如何盘花卷,不过奶奶的心灵手巧倒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每次奶奶进厨房我总要跟着。看着好摆弄那些丝长的面条时,我总是神色中带着崇拜。因为每当我看到奶奶在厨房里做饭时,那擀面时擀面杖发出的声响,那下面条时面条入水的一瞬时的响声,都有一种韵律美和节奏感,让我越来越对厨房中奶奶忙碌的声音着迷。所以只要奶奶一进厨房,一个小小的身影也就会跟在她的后面,像个跟屁虫似的寸步不离。

后来,我因为上学的原因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西安,车辆穿行,尽显繁华。可是刚入这座城市的我却睡不着觉,我早已习惯小县城的安然与闲适,对于夜晚车辆穿行而过,还有些惶恐与不安,夜晚便整宿地睡不着觉,便更加想起身在故乡的奶奶。那种感觉是一种孤独、恐慌与无奈,加之在这种机械化、现代化的时代,城市里的食品虽让我感到眼花缭乱,却总少了一种感觉,现在想来应是田野中的那份沉稳与成熟吧,总没有奶奶的面食好吃。

或许这便是家乡的味道,是奶奶饭菜的味道,也是我回忆的味道,它就是这样的淳朴简单,热忱而美好……

篇十七: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提起我的家乡,鼻边又飘来熟悉的味道,那是清甜的西瓜味。如果有人问:“你老家哪的?”我便会自豪的回答:“某某镇某某村,西瓜之乡啊!”

西瓜就是我家乡的标志。一到夏天,满地满地的西瓜熟了,一地都是绿油油的藤蔓。站在地头,面对着地里的瓜藤,我常摸不着头脑,瓜呢?爷爷却眯起眼睛,感叹上两声:“哎呀,好瓜!”瓜究竟在哪里呀?我瞪大眼睛顺着爷爷的手指的方向使劲儿望,却总是看不到瓜的身影。哎呀!瓜啊!你是故意躲着我藏到了藤蔓底下吗?爷爷下地去了,我便在地边的沟里,便摆弄着什么带刺的灌木,便往地里看,西瓜啊,西瓜,我又不是乌鸦,你躲着我干嘛!

西瓜的种子那么小,转眼就长得那么大,这时,就是卖西瓜的时候了。家乡把卖西瓜叫做发瓜。发瓜前,我在爷爷自行车前的横梁上,随着爷爷在田间转悠,每当听爷爷说:“这瓜好发了。”我就满心欢喜。发瓜那天,我就坐在树底的阴凉中,伴着蝉的聒噪,惬意地嗅着满地溢出的西瓜味。眼前是专心忙碌着的人们:女人灵巧的手指操着剪刀把瓜蔓剪断,叔叔伯伯们都脱了上衣,露出壮实的脊梁,笑着把瓜们一个个装上车。渴了,敲开一个瓜,我就赶忙去帮着分一分,瓜自然是很甜的,咬一口,红得透透的结的致密的瓜瓤里,就流出淡红色的汁来。我常吃的脸上衣服上都是。

西瓜市场上,到处都是卖瓜收瓜的人们,在噪声中,西瓜味更浓。我爱躺在三轮车的帘子上,尽情的嗅着那种甜味儿,心里不知不觉就有什么情感在微漾,舒服又惬意地摸着身旁圆滚滚的瓜,突然又舍不得卖了,十分爱惜地摸着它涨满了浓绿的表皮。

到处都有人在吃瓜,似乎到处都弥漫着清甜的西瓜味儿,甜甜蜜蜜,清清爽爽,驱走夏天那股子燥热的气。鸡们的菜谱上也多了一道甜点:西瓜皮。看他们咯咯咯地欢喜地吃着,别提有多美了。

曾经有一个同学和我说:“西瓜是没味的。”我便气愤的辩解:“那是你没遇到好瓜!”回家后,我便切开一个瓜来,专门闻了一闻,淡淡的,淡淡的,还是有一股味道的,但我一踏进家乡,迎面就会吹来一阵浓郁的瓜香,我的家乡是浸泡在瓜香中的啊!

我的家乡就是西瓜味所在的地方,那清甜清甜的瓜香就是我家乡的味道。

篇十八: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里既没有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各种发出轰鸣声的汽车,但那里有一片田野,那里种着成片的橘树。

记得小时候,奶奶经常带我在田野上玩。那时正值晚秋,在凉爽的秋风里,橘树上已经是硕果累累。我对奶奶说:“奶奶,我想摘个橘子吃!”由于我太矮,够不着,于是奶奶便抱我上去。我伸出手,摘下一个最大、最漂亮的橘子。我闻了闻,对奶奶说:“奶奶,你看这橘子多漂亮,你先吃吧!”奶奶笑着说:“我先剥给你吃。”接着奶奶帮我剥开松软的橘子皮,露出了红红的橘子肉,顿时我的口水直流。我将一小瓣橘子放入口中,刹那间,香甜伴随着的一点点的酸味飘散在每一个齿间。我也立刻给奶奶也喂了一瓣,奶奶嚼着,立刻被酸得打了个冷颤。我拿着一片橘子皮,对着太阳一照,几道金光透过橘子皮照到了我的脸上,整片橘子皮被照得发出隐隐的荧黄的光。“太好看了!我要把它当成金块!”我把橘子皮放进口袋。就这样,我与奶奶吃着橘子在橘树下消磨了一下午。

之后,虽然每年也偶尔回去一两次,但却由于每次都不是橘子丰收的季节,而无法尝到那家乡久违的味道。但我时常把那片橘子皮拿出来看一看,闻一闻。虽然它的香气已经消散,但是一看到它,便会想起昔日的那段温馨的回忆。不知道奶奶现在怎么样了?那些橘树是否依然硕果累累?

直到今年中秋佳节,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回去看望奶奶。那正是橘子丰收的季节。快到家时,奶奶一步一步蹒跚地走过来迎接我们。她已是满头白发,脸上刻满了时间给她留下的纹路。看着那片依旧的橘树,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对奶奶说:“奶奶,我摘个橘子给您吃吧!”不等奶奶答应,我就已经飞快地跑过去,用力摘下一个橘子,急速剥下橘皮,掰下一片递给奶奶。奶奶吃了一片,我也吃了一片,还是那么酸,那么甜。我看着她脸上满足的表情,我知道,她也想起了那段美好的回忆……

每当看到橘子,我便会想起一老一少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无边无际的田野里,在橘树底下,享受着独有的家乡味道。

篇十九: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一想到家乡,第一时间内,记起的竟然是过年时老家厨房里那氤氲的烟雾及在那里忙碌不停的爷爷的身影。过年承包了我对家乡的大多数回忆。

爷爷是小有名气的厨师,过年时一般都由他掌厨。爷爷还会一门手艺,那就是手工做豆腐,这项工程一般在年关进行。首先要挑选优质的黄豆浸泡一晚,第二天清洗干净后在石磨出浓浆(现在一般是在打粉的豆腐机里打碎),再用大锅烧水调制过滤。在烧水熬制的这个关键时候,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相濡以沐,共度了半个世纪的夫妻是默契的,在雾气缭绕的厨房里,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奶奶坐在一旁,称好石膏,用纸包好放入火中烧熟,拣出碾碎,放入碗中加水溶化,等待豆浆熟后加入浆中变成豆腐。爷爷则找出豆腐箱和滤豆腐的布洗净备用,空时别在奶奶一旁烧火。当豆腐的半成品——豆浆制成后,爷爷总是要招呼我们小孩子率先来尝个鲜。农家的大碗里盛着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然后就是豆腐的制作了,加入石膏水,让豆浆慢慢冷却、定型,再将豆腐脑倒入装了滤布的豆腐箱子,去水压制几小时后就做成了豆腐。打开滤布,一阵香味迎面扑来,用刀切下小块放入口中,香甜爽滑的感觉便漫布全身。最终翻转箱子,将豆腐倒在盖子上,按照箱底的纹路将一整块的豆腐切成巴掌大的小块,放入冰箱保存起来。

新年伊始,天刚亮厨房便响起了锅碗瓢盆声。焦黄酥脆的肉丸子,色泽颜艳的小汤圆,鸡鸭鱼肉,恁是被爷爷做成了满汉全席,当我们打着哈欠打开房门,香味早已布满整个房间,勾引着我们的味酶让我们垂涎欲滴。这就是家乡才有的味道。

《朗读者》里白岩松曾说道:“一个人爱国,首先爱家门口的那碗牛肉面。”美食常与家乡联系起来。一个人,即使走得再远。也始终忘不了家乡的味道。《阳光屋檐》里写道:“海外的华侨,总有一副‘中国肚肠’。老干妈的味道,让他们念念不忘。”这也正向我们说明了民族、家乡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是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喜好。这家乡的味道也总会伴随人一生吧。

篇二十: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确,对我来说最美的是我的家乡,一个风景媲美的地方——缙云。大年七年级,天阴沉沉的,可我早已欣喜若狂。一大早,我们准备好礼品,打算到外公的老家夏弄拜年。

路上,随处可见的是那些小村落,“噼噼啪啪”,那是小孩在放鞭炮;“嘎嘎嘎”那是鸭子们成群结队的跑了出来……过了许久,终于上了盘山公路,车子缓慢地向上盘旋,周围都变得雾蒙蒙的,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就如孙悟空驾着“筋斗云”那样,飘飘欲仙。地上的房屋逐渐模糊,就好似蒙上了一层纱。我望着窗外,烟雾缭绕,心中不觉有种兴奋。过了不久,便到了我的老家——夏弄。只见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片梯田、一户户农庄,一幅炊烟袅袅的景象。

狗狗跑来向我摇摇尾巴,孩子们正在路边玩耍,便邀请我也加入其中:几个小孩躲在我身后,我畏畏缩缩的,拿着一个打火机,用力一按,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尖叫,鞭炮则飞速旋转起来,闪出五颜六色的火光,紧接着就是“嘣”的一声,鞭炮炸了!看着身旁惊魂未定的小伙伴们,我噗嗤一笑,又拿出一支窜天猴插在地上,只听“嗖”的一声,一艘火箭窜天而过,“嘣”之间天上顿时闪烁出晶莹的烟花。玩过鞭炮,便是晚饭的时候了。太叔公家有农家地道的炊饭,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土猪肉,还有香味扑鼻的羊肉汤……好一个“满汉全席”!太叔公给我们说道家乡变化很大,这里什么都不缺,村子里的水泥路也修好了,买点东西也很方便,让我们有时间常回来看看,在一旁的我边吃边用力地点点头。天还亮,吃过晚饭,我和几个弟弟到田野里看鸭子:身穿灰白色的衣裳,穿梭在稻田间。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它,好像一只猛虎盯着自己的猎物一般,真想把它“叼”回去。我左看看右瞟瞟,只见一个大人双手叉腰,正瞅着我们,我一怔,只好悻悻离去。晚上,大红灯笼亮起。大人们有说有笑,小孩们调皮捣蛋,一片喜气洋洋的场面。

我的家乡,是那么的饶有风趣。美丽的风景、新鲜地空气、可爱的小伙伴、飞驰的鸭子……这里的人们生活过的是那么地惬意、那么地美好。“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