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有感1500字(通用5篇)作文

来源:瑞思作文网 1.59W

篇一:读曾国藩传有感1500字

读曾国藩传有感1500字(通用5篇)作文

为什么要学做圣人?《曾国藩传》给出了答案:圣人可以经邦治国,造福于民,使整个国家达到大治的状态,而自己也立功立德立言,万世不朽。反之,一个无志亦无意志力,浮躁,鄙俗之气缠身的人是不可能建功立业、取得成功的。换句话说,立志高远,学做圣人是实现人生理想的要诀。我曾忧思自己一平凡之人,是否有圣人之质,读《曾国藩传》得以解惑:圣人原来并非遥不可及,理学认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鉴往知来,向史而新,学习曾国藩的圣人之道,应用于自身,可谓益处良多矣。

圣人之道以修身为本,曾国藩少时并非完人,他浮躁、好色、残暴、虚荣,更兼有很多不良嗜好。而立之年,开始修身立志,学做圣人,遂得成后世之功。读及此,给我极大鼓舞,曾文正资质平平,缺点繁多,到了而立之年,还能实现脱胎换骨之变,后建千秋之业,想我十六之大好年华,如今不虔心修身,学做圣人,更待何时?得时无怠,时不再来。曾国藩自号涤生,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当初读到这句话时,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勇气,我想,无论多么失败的人,看到这句话后也一定会有重新开始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仅使曾国藩立志学做圣人,也促使我“敢于洗除旧日晻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广大光明之域。”

修身之途,贵在有恒。开头容易,过程难熬。正如我时常下定决心从明天开始早睡早起,用功读书,然而坚持不到几日便偃旗息鼓了。曾国藩立志学做圣人,却是直到死都在他精神的征途上步履不停,实在令我羞惭。书中提到曾国藩在困难面前熬下去的办法:以练习书法为例,写字写到字丑手拙意兴低沉时便是遇到困难了,遇困难时切莫中断,熬过此关,便有进益,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我学来此招,以蛮劲破瓶颈,确实大有作用,古人诚不欺我。

谆谆告诫,以齐其家。曾家祖上几百年都是平头百姓,曾国藩官至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已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了。儒家的理念是家大于国,孝高于忠。人可以为父绝君,却不能为君绝父,所以在曾国藩心中,朝廷的兴亡与家族的兴衰是同等分量的。他对家族的努力,可以体现在攻打太平天国时,他极力提拔保护曾国荃,并兼之以谆谆教诲,让其立功建业。南京一役中,金陵城久攻不下,曾国荃焦虑至极,曾国藩一封又一封信安慰他,并劝诫他“天下气运,自有天意作至;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曾国藩治国大功之一,即创立湘军,平太平天国之乱,及时制止了太平天国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损害,保留了文化的种子。在创立湘军之前,彼时曾国藩不仅得罪了皇帝,受京官排挤,还遭受母亲去世的大变故,郁郁回到家乡。恰逢此时,皇帝谕旨传令,命他“办理团练”。《易经》曰,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所谓龙虎必须借风云之势,否则只能遭虾戏犬欺。不管是这次的“兴办团练”,还是晚年被罢免兵权,在家蛰伏两年后的出山,曾国藩都迅速抓住了机会,大展拳脚,遂平步青云。机遇之难得,稍纵即逝,不因畏苦痛而松之,不因惧将来而放之。否则便是后悔终生,徒叹息尔。曾国藩若执意为母亲守孝,或晚年与皇帝怄气,拒不出山。不知曾国藩命运将如何?历史的长河又会怎样改道?

鄙以为曾国藩大功之二乃为国家推举并培养贤才。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是晚清的梁柱,左宗棠、沈葆桢等闻名遐迩的大官,受曾国藩提携甚力。沈左二人虽被提携却不念其恩,沈葆桢在曾国藩最一筹莫展缺银少粮之际夺走军饷,使曾国藩进一步陷入困境,曾国藩为顾全大局,念起忍字诀,自己吞下这枚苦果。左宗棠耿耿于“曾左”、“左曾”,朝夕诟詈,逢人便骂。曾国藩退而避之,淡然释之,不仅没有恼怨,反而在左攻打西北危难之际慷慨拔饷,使左宗棠心悦诚服。曾国藩何等胸襟!令吾羞愧难当!细思我在学校里与人往来,有谗言便恼人,才不如人便妒之,吾之胸襟,竟不及曾之分毫!仰敬曾公,必学而改之,拓吾之胸怀。

晚清风飘摇,大厦将倾矣,曾之努力,不过使大清苟延残喘。治国尚未成,何以言平天下?曾国藩是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但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圣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正公未完成的治国与平天下,将由中国现代的青年来完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最后,引文正公箴言以自勉:矫激近名,扬人之恶,有始无终,怠慢简脱;平易近人,乐道人善,慎终如始,修节庄敬。

篇二:读曾国藩传有感1500字

曾国藩,出生平常,天赋也无异于常人之处,后来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

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他曾作《自箴韵语》:

心术之罪,上与天通。补救无术,日暮道穷。

省躬痛改,顺命勇从。成汤之祷,申生之恭。

资质之陋,众所指视。翘然自异,胡不知耻。

记纂遗忘,歌泣文史。且愤且乐,死而后已。

虽然感慨“补救无术,日暮道穷”,但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且愤且乐,死而后已”。曾国藩毕竟是一个坚忍到底的人。他知道,王朝命数之类的事,是上天做主的,自己不必代为做主。自己能做的,只是尽自己的人事。在生命的尽头,他用尽全力,为国家在洋务上做了最后一件大事,那就是奏请派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推动这个古老而多灾多难的国家向前走了一步。

曾国藩后期政治生涯,核心目标是兴办洋务,渐图自强。薛福成评价曾国藩生命末期的努力说:“居恒以隐患方长为虑。谓自强之道,贵于寸铢累积,一步不可蹈空,一语不可矜张。其讲求之术有三:曰制器,曰学校,曰操兵。故于沪局之造轮船,方言馆之译洋学,未尝不反复致意。”

曾国藩后期政治生涯,核心目标是兴办洋务,渐图自强。薛福成评价曾国藩生命末期的努力说:“居恒以隐患方长为虑。谓自强之道,贵于寸铢累积,一步不可蹈空,一语不可矜张。其讲求之术有三:曰制器,曰学校,曰操兵。故于沪局之造轮船,方言馆之译洋学,未尝不反复致意。”

无论是立言、立功,还是立德,曾国藩都做到了。曾国藩的成功,证明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可以部分抵消对儒学“空疏无用”的指摘。曾国藩一生功业都是在传统文化的支撑下完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的认知传统又使他能够从前人,从他人,从自身,学到智慧和经验,应对复杂的世事,饶有余裕。至诚待天、忠恕对人的道德准则,使得他能为人磊落,不为低级趣味所纠缠,纳人细垢,成己大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降服人,吸纳人,使英雄为我所用,终成大业。

曾国藩身上的儒学精神,是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和那些愚顽浅薄的官僚不同,他掌握了儒学的真精神。他说:“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所以,在清朝士大夫中,他这个理学名家是第一个对洋人平等相待的人。他兴起洋务运动,开西学东渐之先河。在当时的气氛之下,没有大眼光大见识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后来学贯中西的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总结自己的学术思想时自陈:“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表明他是曾国藩的学术传人。

曾国藩在官场善于进退,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跌挫,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成功的并不多见。曾国藩事君至忠,事亲至孝。对于兄弟,互见肺腑,毫无芥蒂。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感情深挚。对于儿女,他既慈爱又严格,能够尊重孩子人格,教育孩子总以鼓励为主,没有传统家长那种居高临下的不平等作风。曾氏家族数代以来,直到今天,依然人才辈出,这和他树立的良好家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他被誉为“古今完人”“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

当然,曾国藩的一生也并非毫无遗憾。在垂暮之年,他猛然发现自己一生的奋斗,最后竟然如拔刀斫水,并不能丝毫影响水之东流。他以圣贤自期,然而他遵循圣人之道一丝不苟地苦学苦修,却并没有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失败,而是当时整个时代的局限。不论如何,曾国藩用一生捍卫、守护了自己珍视的文化和信仰,他死在了补天填海的路上。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他无望的努力在人类精神征途上,树起了一座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丰碑。

篇三:读曾国藩传有感1500字

北宋理学家张载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堪称理学的精髓所在,而在数百年后将其贯彻至今的却是一名不喜理学但却足够伟大的清代官员。虽然他在历史上的记载不讨人喜爱,但他却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他便是曾国潘。

近日读了由萧一先生呕心沥血所创作出的《曾国潘传》后,令我感慨万分,对曾国藩这样的人物刮目相看。此书深刻透彻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影响,同时也概述了以曾国藩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特征。除此之外,萧一先生还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并重点记述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的过程,同时还系统客观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作用,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历史著作。

那么曾国藩究竟何许人也呢?曾国藩在1811年出生于湖南双峰的一个偏僻的小村,从小热爱书,后只身一人进京赴考,凭自己的才华斩获进士之名并且在京师任职,年仅7岁便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留下了”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的美誉。在我看,陆游的这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便是对曾国藩一生最好的评价了。本是胸怀大志的一代鸿儒,却因硝烟四起的国土毅然选择了弃笔从戎。当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肆虐华夏大地之时,心怀天下的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战斗中磨炼自我,逐步掌握了用兵的精髓所在,最终得以崛起,为平定动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样兢兢业业的他却被皇上所猜疑,借口曾国藩汉人身份而将已然许诺的王位贬成了”毅勇侯”,他忠实的将士门为其抱打不平,甚至一致拥戴曾国藩自立为王。熟读史书的曾国藩焉能不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呢?但”君为臣纲”的儒家思想已然融入了曾国藩的骨肉之中,他的内心不准许他作出这样违背道德的事情。所以在如此巨大的权力诱惑之前,他始终不忘初心,不存半分怠慢之心地服务于当朝圣上,可谓是无愧于国家了。

而曾国藩之所以能有如此令人侧目的成就都离不开他严以律己的高尚品质。而除了对自己严格之外,曾国藩对于自己的后辈更是有着诸多期望和劝诫。他所作的《家书》中不仅有着:”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散,一国之中,廉则兴,贪则败。”这样的话语,更是有着:”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这样的教诲。他让我了解了为人处世的三个最重要的地方,一是读书之勤——唯有专注才可以有所作为,(fsir)富贵功名只是过眼云烟,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修养才是最为重要的;二是为官之廉——要以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作为为人处世之道,将廉字时时自惕;三是做人之谦——天地间唯谦谨是载富之道,要时时刻刻将谦这一字牢记于心,鞭策自我。可以毫无夸大地说,他用他一生的积累教会了一代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得不说是曾国藩一生最大的成就,他对于国家,对于民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他的《家书》不止是对其后辈有着深远影响,更是令我们这代人振聋发聩,警钟长响。毛主席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正。”如此高的评价,可见曾国藩在为人处世,治学为官以及齐家治国等方面成就斐然了,让伟大的毛主席都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而中国作为拥有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曾国藩便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之一,他让我领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可谓是给我的前路指明了方向,让我很是感慨。

身为一名铁警后辈,曾国藩有太多太多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我们铁警需要秉持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这样的道理,不骄不傲,持之以恒,在铁警这个岗位上不懈地奋斗下去,虽然前方道路迷重重,但我相信谦逊和努力定会冲破重重阻碍,不负韵华,抵力前行,为我的从警梦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篇四:读曾国藩传有感1500字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从前提起曾国藩,只觉得他是一位有大气魄的人。后来学了晚清历史,加之外界评价,“曾剃头”的名号便根深蒂固。直到读罢张宏杰先生的《曾国藩传》一书,才对这位梁启超所誉的“晚清半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咸丰三年(1853)八月,太平天国处在鼎盛,此时的曾国藩到达衡阳,开始赤手空拳创立湘军。“湘军的出现,不光改变了曾国藩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走向。”书中这样写道。曾国藩借团练这一伪装,创建属于自己的军队,凭借其挽救清政府,挽救国家。在当时的他看来,太平天国不仅是清政府的敌人,更是中国文化体的敌人。在曾国藩的领导下,面对太平天国近乎绝望的咸丰帝很快收到了湘潭大捷的消息。然而好景不长,咸丰七年(1857)二月十一日,曾国藩父亲病逝,咸丰批准其在家守孝三年,实则是解除了他的兵权。被“革职”的曾国藩反思起自身的问题,日思夜想后,曾国藩变了,他开始努力包容丑陋的官场生活者,学会对皇帝打太极拳,从一个愤世嫉俗的青年变成善于“揣摩风会”的油滑官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痛改此客气用事之弊。”

但是曾国藩饱受后世争议的原因,也在于其平定太平天国一事。曾国藩在《沿途查看军情贼势片》中承认:太平军“禁止奸淫”“听民耕种”“民间耕获,与贼各分其半”。而他自己认为打败太平军需要实行恐怖主义,做到“男妇逃避,烟火断绝,耕者无颗粒之收,相率废业”,可谓是清朝的“三光政策”。曾国藩在书信中得意地说:“三日之内毙贼十万余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火光不息。”被屠杀的太平军则被完全丑化,有人说洪秀全吃饭要吃带毛的奇珍异兽,把珍珠宝石当饭吃,拥有几百,几千,几万个宫妃。与此相似的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便将红军称为“粤版-太平军”,毛泽东主义也被称为“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再版”。由此可见,否定太平天国,实际上否定的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正如在兵权被收后所想的:“自己是清政府的一条狗。”从今天来看,他所做的就是支持腐朽的清政府,打压反帝反封建的农民军队。今天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只会刻上金田起义,绝不会刻上曾国藩的画像。但这是否意味着曾国藩作为“满清忠臣”,应当被全面批判;洪秀全作为农民领袖,就应大力歌颂?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处于农民革命领袖位置的洪秀全,冲击了封建统治与殖民势力,却主张消灭一切儒家文化,也无法制止和克服自身集团腐败现象,不能承担反帝反封建的重任。曾国藩一生清贫,兴办洋业,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院,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在客观上推动了清朝的瓦解,但他依旧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二者最终都没能救国的原因是所处阶级以及当时社会的局限性。

作为一个汉族人,曾国藩能在满清的统治下修身齐家,治军治国,最后全身而退,就其个人而言无疑是成功的。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曾国藩维护着腐朽黑暗的清政府,否定镇压了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阻挡历史车轮的反革命份子,因此注定不会被后世认可。正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所写“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拥有对腐朽制度与反动制度最彻底的革命精神,才能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这就是曾国藩与孙中山等近代革命人士的差距。

我赞美曾国藩,赞美他的隐忍坚持;我反对曾国藩,反对他的为人处世。“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现在,我心中的曾国藩逐渐丰富,立体起来了。

篇五:读曾国藩传有感1500字

一百多年多年前的1864年,即同治三年,历经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轰然结束,曾国藩站在南京那破旧不堪的城门外,面对着的,是陪伴他十几年的湘军。黑压压的军队踩在南京古朴的街道和堆积的尸体上,步履统一的走过这座历经沧桑的城市,一步步走着,走在街道上,也走在曾国藩的平叛之路上。

那日,曾国藩走在南京城里,轻抚这城墙,感叹着自己的人生,立功方面不言自喻,立德,立言方面也是颇有建树,可自己与圣人却还有不小的差距。那是在什么地方呢?

回想自己的过去,他知道,成功始终有很多道路,但他永远只选择最笨的,最稳妥的一条。就是凭着这样的想法,他一步一步的打败了太平天国。走过了平叛之路。

平叛的路已然到了尽头,但报国的路才走了一半。这时的清王朝,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神州大地早已不是过去那样安静祥和,曾国藩很迷茫,他不知道怎么走下去,也不知道脚下的路在哪儿,但他还是走了下去,硬着头皮,就像过去那样。

曾国藩从来不算聪明,与大部分圣贤不一样的,反而还有点呆和痴,科举考了很多次,最后也只中了一个同进士。后来,在朝堂时,遇见了穆彰阿,他的大恩人,带着他走过无数迷茫的旅程。在往后,到地方做官,恰逢太平天国运动,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带着手下的湘军,走过了最黑暗的一段路程。

在平叛之路上,他身如蚍蜉,万般无所依,只身带着数万湘军,走向江南的战火连天。这一段日子,是他最害怕,最恐惧的日子,上有天子重望,下有百姓期盼。在万千众生的注视下,他像走独木桥一般,颤颤巍巍地走过了那座平叛的独木桥,踏平了这座叫做太平天国的大山。

平叛了,日子也不一定好过了,他接手的,是一个破败的江南,是一个怀疑的政府。上上下下的无数眼睛,都望着他的湘军。慈禧真害怕啊,怕曾国藩变成下一个洪秀全。当裁军的圣旨落下,他的心头,总有一杆平不了的秤,一端是战友,一段是忠君。在府邸中踯躅,在花园中想着,最后,更重的,永远是那颗忠君的心。

军营里,他读出裁军的圣旨,裁去了一大半的湘军,世人都只看到了人前,却从没看见,他在营中落泪,挥别此去的战友。他仿佛苍老了好多,大半的时间,都在想念过去的时光。

裁军过后,江南的情形稍有起色,但慈禧却被捻军弄得焦头烂额,没办法,又只好让曾国藩出山。可是,多年过去了,人没变,还是那个曾国藩,可慈禧等不了曾国藩的笨办法。一怒之下,就把他给贬了,他是士大夫,没说什么,忠君永远是他心头唯一的信仰。

回望曾国藩的一辈子,无论是什么时候,忠永远是第一个。裁军时,含着泪把湘军兄弟们送回家的是他;平太平天国运动时,义无反顾的冲在第一线;平捻军时,即便已经大不如前,但总像年轻时一样。

他是一个人,走在黑暗的路上,走过艰难的科举大道,走过诡谲云涌的朝堂街,也一往无前的穿过平叛路。最后的路在哪,这是他一生的问题;这条路最后通向哪里,他同样这样问着。但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是那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清王朝,每一步,都是带着身后的四亿人一起走;都是带着大清的希望走下去。

曾国藩的老去,将大清的命脉连同自己的信仰一起交给了学生李鸿章。他在世时,每每会问道路最终会到哪里,但无论通向哪里,他都会一直向前走吧,毕竟,在他的身后,可是四亿人的大清啊。

向前走啊,向前走吧,无论前路的光明与否,无论前方的刀山火海,堂堂中华男儿的背上,可不止四亿中国人啊。这条路上可不止我们啊,前进,前进,敢问路在何方,你可知这路无论多少远,无论历经多少年,总会通往康庄大道啊。这可是曾国藩一辈子都要到的地方啊。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