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感悟]这才是真正的《洛神赋》1500字作文

来源:瑞思作文网 2.16W

在那个充满动荡的魏晋时期,出了不少乱世才子,他们傲骨铮铮的气魄无不令人钦佩,他们风流潇洒的举止可谓众人心目中的神话。出口成章的曹植,才貌双全的嵇康,刚正不阿的阮籍,这些才子的名字个个如雷贯耳,家喻户晓,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才高八斗的曹植。他的《七步诗》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而他在建安风骨的诗文上也有着卓尔不群的造诣,他和自己的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在历史文学界被称为“三曹”。

[观察与感悟]这才是真正的《洛神赋》1500字

正是因为曹植写了这篇赋,正是因为赋中的洛神美的举世无双,正是因为赋中的故事凄美悲凉,后人利用此赋把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到了一起。

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不,历史并非如此,而是他们的眼睛欺骗了自己。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植比甄氏要小十岁左右,而甄氏是曹植的兄长曹丕之妻,曹丕登基以后,对曹植百般猜忌,若他作出此赋,岂不是自寻死?退一步说,在古代,更何况是王侯之家,觊觎兄长之妻可谓大逆不道,曹植一个饱读诗书的才子怎能不知这种行为是极其不妥的呢?

他曾经的恩师杨修离他而去,他的妻子崔氏也香消玉殒,他在一瞬间变成了孤家寡人。他去洛阳朝见高高在上的哥哥,他诚恳的面对那已经是当朝天子的哥哥,希望得到一丝重用和青睐,无奈,无情的帝王因为猜忌他,以及憎恨他曾经和自己之间的争斗,以冰冷无情的语言拒绝了他,把他赶回了封地——鄄城县。

《洛神赋》辞藻华丽,优美动人,尤其是把赋中的洛神宓妃描写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诗句在世间经久不衰,在耳畔久久萦绕。洛神,不过是曹植心目中的理想,洛神的离去暗示自己理想破灭,怀才不遇,最终,美丽的“洛水之神”没有青睐于他,而是把他留在了自己的封地,任他伤心,任他感怀。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洛神赋》,所以他才会借洛神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抒发自己不得重用的心情,抒发自己理想破灭的悲伤。

他从一个恃才傲物的贵族公子最后沦落为阶下囚的地步,他心中的悲伤无以向人述说,也无以发泄出来,对于一个才子,这是致命的打击,但是他仍然选择坚强的活着,一次又一次,真诚而不厌其烦的写信上书,希望得到重用,希望理想复燃。

千百年后,当我们再次读起那篇华丽凄美的《洛神赋》时,你是否会感觉到曹植当时心中理想破灭与怀才不遇的忧愁,你是否听到滚滚洛水在汹涌的流淌?

高一:陈靖

曹植曾作过一篇描写洛水之神宓妃的赋,此赋被誉为千古名篇,千百年来无人能与之媲美,这篇赋便是赫赫有名的《洛神赋》。

《昭明文选》中有这样一段注解,大致是说,《洛神赋》是曹植为其嫂文昭皇后甄氏所作,为了纪念她,怀念她而作出此赋,在文昭皇后活着的时候,曹植曾经爱慕过甄氏,所以在她死后还念念不忘,作赋纪念她。

那既然《洛神赋》不是为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究竟又有什么意义呢?翻开历史的画卷,那段时光,估计是他最为难过又忧郁的时光了吧?他因争立太子失败,最终败给了自己的哥哥,没能成为九五之尊。就是在这一刻,他失去了全部。

曹植在回封地的路上,默默回首看了一眼夕阳下如今已是京城,灯火辉煌的洛阳,他心中灵感骤发,文思泉涌,想起了战国时期楚国才子宋玉的《神女赋》,有感于此,一气呵成,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

他曾狂傲过,他曾风流过,他曾才思敏捷,他曾心怀梦想。他的心愿要求并不高,他只是想在哥哥的手下得到重用,谋个一官半职,用自己仅有的才华,为大魏献出一份力量。然而,最是无情帝王家,曾经的斗争在他兄长的心中成了永远抹不去的芥蒂,他注定活在兄长的打压和逼迫下。

后世文人利用洛神的美貌和《洛神赋》曾经的名字(听说《洛神赋》原名名为《感鄄赋》,在古代鄄和甄是通假字,而鄄城是曹植的封地)附会出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纯属无稽之谈,“不独污前人之行,亦且污后人之口“。

然而,没有人懂得这个才子心中的伤情,没有人懂得他的孤独,他不甘这样白白浪费青春,耗费掉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只好以诗为友,以酒为伴,也许,在那时,只有他赋中的洛神能懂他心中的悲伤了吧?

PS:本人事先说明,这是我查过史书以后和看过历代史学家对《洛神赋》的观点写出的论文,并非我一人主观臆断的言辞,不喜勿喷。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