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____的日子作文600字(精选8篇)

来源:瑞思作文网 1.79W

篇一:那段有桂花树相伴的日子

那段____的日子作文600字(精选8篇)

作者:陈晓琳

秋天,凉风习习,秋高气爽,桂花飘香,香飘十里,沁人心脾。曾记否,幼年之时,外公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茂盛的桂花树。秋天,点点金黄闪烁在一片绿荫之中,散发阵阵清香,使我渐渐静下心来,进入书中,与古人对话。怀念,那段有桂花树相伴的日子。

春天,万物回春。院子里那棵桂花树长出了新芽,就像一个个好奇的孩子,探出头来,欣赏这美丽而又多彩的世界。

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我最喜欢坐在茂盛的桂花树下,用瓶子喷出一条小水柱,快乐地嬉戏。那一条条小水柱,幻化成无数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子,它们鱼贯而出,与阳光相互碰撞,形成了一条彩虹,稚嫩的我开心地笑了。身后的桂花树,俨然一位老父亲,为我遮挡烈日,却默默不语。玩累了,我便靠在树干上,怀着对桂树的热爱与依恋,学习,成长……

秋天,天气宜人。桂花树开出了一簇又一簇小小的,金黄的桂花。它小,香味倒也浓郁;它浓郁,却又不俗气,十分清新可人。妈妈也爱桂花,我常常轻轻捡起地上的桂花,送给妈妈。或轻轻从树上摘下几朵桂花,轻轻捧在手里,生怕捏坏了它们。放在鼻子前,闻一下,十分舒适。拿起几朵,插在自己鬓边,把自己打扮成美丽动人的“桂花仙子”,捧出心爱的书本,闻着花香,享受着书香,不一会儿,便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王维悠闲地在山中漫步,看着几朵桂花掉落,时值深夜,春天的山,空荡荡,只剩他一人,与落剩的几朵残桂孤独;仿佛看到了王建在中秋之夜看着回家的鸟儿,看着冰冷的露水打湿了金黄的桂花,遥望明月,遥望家乡,惆怅;仿佛……那一句句诗,一个个故事,只因桂花,都被我所铭记。

冬天,寒风萧瑟。桂树只剩了几根树杈与几片顽强的、依旧苍翠的叶子,迎着寒风,盼望,等待春天的到来,等待新“伙伴”的加入。天冷了,我也只在屋子里,凝望、期盼。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也渐渐大了些。那时,以前回外公家停车的地方不让停了,路程却又不近。大人们去商议了,无聊的我只好自己去玩。走到已经郁郁葱葱的桂花树下,自己去玩着、玩着……

几天后,以前的门挪开了,装上了铁闸门。为了停车,院子里那棵陪伴我童年的桂花树,被挖走了。尽管我有千万般不舍,也无济于事。这让天真的我第一次感到了离别之痛。

桂花树,陪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时间照样流逝,我却再也回不去。继续成长,只不过少了桂花的清香、桂树的陪伴,我也渐渐长大。怀念,那段有桂花树相伴的日子。

篇二:那段在古城里的日子

作者:梁悦橦

蔚蓝的天空下,云淡风轻,微风拂过树梢,散落满屋檐的紫荆花,岁月沉淀出的青瓦旧墙,空气中夹杂着清香,飘浮着淡淡的思绪。

走在丽江古城的小巷上,闲步在一串串屋檐下,阳光明媚,春意正浓,感到没来由的闲适。这是一条长不见头的巷子,两旁是一户紧挨一户的中国风式阁楼,远眺,檐下排列着红彤彤的灯笼,长不见头。巷子的尽头,是一个小庭院,庭院里有一潭绿波荡漾的池塘,池中是一座风水轮,风水轮循环转动着,不时卷起池上白色的浪花。柳絮像爷爷的胡须,清风中摇曳,池面上荡漾出斑驳的树影。极目远眺,远处矗立着雄伟的玉龙雪山,山上的雪在渐渐融化,时而飘来几片白云,游走。雪山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仿佛仙境一般,被仙气萦绕四周。深呼气,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思绪又随之飘向远方,心下一片安然。

我们经常出来兜转。见一家卖雕刻品的,商品物美价廉、琳琅满目。那雕刻人儿刻得有模有样,头上的花簪也是栩栩如生。走着,路见一铺干冰冰淇淋店。“老板,这能吃吗?”看着烟雾缭绕的冰淇淋,我吃惊道。他瞧瞧我,亲切地说:“当然,这是干冰冰淇淋,小姑娘试试?”我兴奋地应下了。老板打开锅盖,一股白色烟雾冒了出来,我捂住鼻子:“什么呀?”他笑眼盈盈地说:“不见怪,这是干冰的气体,这才是乐趣所在呢,待会试试就知道了!”说罢,他用夹子夹了五个,把碗捧在我面前,递给我一支竹签。我抿了抿味儿,啊!牙都冻麻了!白雾从碗里涌出来,好家伙,弄我满脸雾!我又一口吞下一个,冰冻的感觉从舌尖顺着血液蔓延进心窝里,我不由得打了个冷颤。这感觉太新奇了!

夜晚,灯火通明,我和妈妈进了画店,要画家给我画自画像,我撒娇求妈妈,她才应允。这一画就是半小时,我心里急得直发痒。画完了,我蹦蹦跳跳地冲过去,我们都夸赞画得好,心里乐着回了民宿。夜里,小巷十分恬静,一缕清光洒下窗前,投下紫荆旖旎的影子,我感到那么舒适,渐渐入梦了……

那段打心里快乐的日子难以忘怀,一切都是安祥宁静的模样。我爱那里朴素的青瓦旧墙,爱那热情憨厚的人们,更爱那淡雅纯朴的生活。

篇三:那段安静的日子

作者:蔡子荻

那段安静的日子,如清泉般甘甜,如月光般舒适。而我,也在那段安静的日子里发现美,发现道理。

一次旅行,我和父母来到了水乡乌镇。刚一进入乌镇,喧闹,烟消云散;安静,如约而至。而且,这安静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我探寻那安静的日子,在安静的乌镇。

我坐着一叶扁舟,在狭窄的河道上前行。那些傍水而建的房屋倒映在水面上,水波荡漾起来,它们像旗子般飘动着。河两旁的芦苇荡,好似渔翁,仿佛在静静聆听着水声。我看着周围的景,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水,水安静地荡开去,在风的助力下,摇动芦苇荡,碰响古石壁。在这安静的气氛里,我陶醉其中,仿佛饮了酒一般,周围的景是那样安静、朦胧。我心想:古城的静,才是它最古老的美。这种美,比凤凰古城的“闹”要美,比无人区的“静”要活。

忽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我细细聆听,那琴声好似雾气,环绕周围。雨好似有意和曲,下起了丝丝细雨。琴声,雨声混合在一起,奏起了人与自然的交响乐。我顿时觉得,乌镇的美,在于安静;安静的美,在于活力;而活力,则是人与大自然奏响的。

渔舟在雨中行了一会儿,也到了终点。我和父母走下渔舟,在小路上漫步。走着走着,雨后的清新夹杂着荷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真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啊!我向前奔去,远远望见一池荷花。走近一看,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发出轻微的声音。鱼在荷花之间穿梭,不知疲倦,时不时跃出水面,激起一片水花。这样一个宁静的世界,怎能让人不沉醉其中呢?我细细享受着,心中已被舒适填满,情不自禁想引吭高歌,却又不忍破坏此情此景此物。

我和父母坐在荷花池边,看着周围美景。我细细品味着周围的景物,心想:是什么让乌镇如此美丽,是荷花?是琴声?我认为都不是,那是什么?是安静。是安静让乌镇如此美丽,是乌镇让安静富有诗情画意,这不正是大自然相辅相成的道理吗?

而且,安静其中也蕴含巨大的道理。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道德经》里写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又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些,若无安静,怎能“致远”;若无安静,怎能“无为而治”呢?

我,为乌镇的安静所陶醉——即醉于美,亦醉于理。

篇四:那段与小仓鼠相伴的日子

作者:欧阳乐桐

三年级的秋天,出国的同学把她的仓鼠送给了我。我抱着一个大笼子回家了。

一回家,妈妈就吓了一跳,本身就害怕老鼠的她,看到我把仓鼠带回了家,不禁叫道:“你怎么带一老鼠带回家!”我面对她的尖叫却一脸平静,因为我早就料到她会这样。我把仓鼠的笼子放在一个角落,观察它。刚到家的小仓鼠似乎非常恐惧,整个身体都缩在角落里,两只小耳朵竖着,观察着周围的新世界。妈妈还在嫌老鼠不好,又脏又臭。我只得拿出手机告诉妈妈,这是仓鼠,而不是又脏又臭的老鼠。妈妈慢慢了解了仓鼠,但她似乎不愿接近,她说:“我不会管它的任何东西,我只会帮它买一些它需要的东西。”我答应了,以后它归我管。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仓鼠慢慢地大胆了起来。一次我为它换东西,我先把碗里的旧食物倒去,当我把空碗放回笼里时,它快速地爬到小碗边,再用小腿一蹬,小爪子一撑,跳进了小碗里,大眼睛望向我,小嘴巴半闭半合地动着。这次,我试图用手给它喂食,它竟丝毫没有恐惧的意思,大胆地向我的手爬过来,躺在我的手上,慢慢地吃起它的瓜子。我似乎觉得,它开始懂得我的意思,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知道吃和睡了。当我为它铺好木屑,但它总是把一些木屑推开,为自己铺一条形似隧道的路。如果我把它的路铺平,它将会用小手再次推开木屑。每一个星期都要为它换一次东西,似乎我就是它的妈妈一样。这些经历让我更有责任感。我不再像以往那样,什么事都不做,什么事都不管。

时间改变一切,小仓鼠变得有灵性,变得更加可爱。有时,我也会害怕它的死,我在想,如果它死了,我的生活又会变得怎样呢?但当我再次看到它那蓬松的毛,红红的小鼻子时,这些事就会像轻烟一般,被微风吹散。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它安安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不动了,闭着眼睛。我去摸了摸它像冰一样的身体,我才发现它死了。死得那么悄无声息。过去的日子历历在目,我抱着笼子回家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它就那样死了,我真接受不了。

动物是有灵性的。仓鼠的死给我留下了悲伤。它的死似乎在告诉我要学会拿起和放下。不要为过去的事难过,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在仓鼠死后的一个月里,我真的做不到。

篇五:那段叛逆的日子

作者:郑安愉

月黑风高,墙角的小草,带着南边的花香,飘到这里,又远去,月牙清亮而温柔,“月上柳梢头”,在柳枝上面徘徊的月光,似乎刚毅,又恍惚,夹着几丝忧伤。心酸,内疚,自责,犹豫,压着我。

平日,一向乖巧的我,现在一股恨意涌上心头,他们可能太烦,太唠叨,太多管闲事,那感觉,促使我离亲情越来越远。

那时的我,不知怎的,特别恨父亲。我知道他爱我,可他喝酒,吸烟,聚会,没时间陪伴亲人,在没有大转变时的他,是多么糟糕。

记得某次吃饭,父亲在厨房炒菜,我看着他时而翻炒,时而抬起锅,好像好骄傲一样,笨笨的他,没有注意到火太大,翻炒时,火焰顿时蹿起,贪婪地舔着锅底,蓝色温顺的火苗瞬间变为可怕的鲜红色,高高低低地跳着,父亲毫不后退,他不慌不忙地拿起锅盖盖住锅中冒起的火,可我看到,火焰蹿上了他的手背,我心头震了一下,等他拿起烧焦的菜出来时,我觉察到他眼神里的自责、内疚。家人纷纷问有没有烧伤等一切关怀的话语,我一声不吭,低头吃饭,父亲仿佛看到我的面无表情,从那刻,我最痛心那刻,他变了。

他变得关心我,关心家人,喝酒聚会缺的总是他,他从不说出我有多么不听话,不孝顺,一切叛逆的话,他总是凝视远望,一愣一愣地,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可他从不哀声叹气。

晚饭后,我下去公园散散步。微风拂衣,伴随着脚步,天黑得明净,灯盏昏黄而温暖。前面走的是一对父子,迈着小碎步的男孩牵着他父亲那大大的手,父亲的脚步温柔而平静,他时常望一望小男孩,嘴角荡漾出一丝欣慰的微笑。小男孩走累了,停下脚步,他蹲下来深呼一口气:“爸爸,我累了。”那声音纯净如水,甜甜的。他眯着眼睛看着地上的虫子,拿起一块小小的石头碎,朝它砸去,不一会儿:“哇!爸爸,它还没死,有……有一只虫子想帮它……它,把它踢开了!”一阵笑声在回荡……

我眼眶有些发涩,那只小虫子怎么这么像我呢,我叛逆父亲,把他踢开了。想到父亲,鼻子一阵酸楚,似乎对不起他,跑回家,扑进父亲拥抱的那一刻,多么温暖,多么似曾相识,是的,我好久没抱他。心酸的那一刻,父亲的确变了,唯一没有变的是他爱我的心。

是啊,我们总有叛逆期,当我看到他宽厚的手背有红红烧伤的痕迹时,感悟道:我不理解父亲许多的隐瞒,甚至总骗他,他对我爱得太真诚,眼前的我,是那么卑鄙,我失声痛哭,墙角的花香飘到这,又远去。

篇六:那段桂花香飘的日子

作者:刘坤楠

住在渺小的城市里,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平凡无味。

晚上和以往一样出去散步,只不过今儿走远了一些。拖着疲倦的身子的我无意间闻到一股植物的香味,那是多么熟悉的味道。我扭头一看,原来那是桂花的香味。这是一棵小小的桂花树,我不禁陷入了儿时的回忆。那是一段让我始终不能忘记的回忆。

儿时的生活,都在老家度过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后院那两棵长满了桂花的桂花树,我儿时的生活离不开这两棵桂花树。

记得那时候,满地的桂花可以用来“打仗”。拾起一把桂花,偷偷摸到别人的后面,给他来一个措手不及。那两棵桂花树犹如两座堡垒,我们划“长江”为界,各占一边。一棵棵“桂花弹”满天飞舞,打得不可开交。我们尽情玩耍,桂花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后院,真享受那时的乐趣。

桂花用来做香包也不错。把一些桂花放在一块小布中间,包起来,用一根细长的麻绳扎起来,就成了。挂在床头,随身带着都可以,时不时闻一闻,那股桂花香好似在体内流动。血液活跃了起来,整个人都精神好多。闻着桂花香,烦恼也没了,生活逍遥又自在。

作画时,桂花也能派上用场。给画作装饰,画也香了,变得有味道了,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在桂花树下生活的那段日子,是那样的质朴、纯真。白天大人们都出去干活,我和玩伴们就与那两棵桂花树“相依为命”,我们在那桂花的幽香中度过一天。那段日子,朴实、丰富、有趣。那时我们也要干活,累,却快乐着,生活过得无忧无虑。老一辈的在田里种了啥,我们就得吃啥,每到饭点时,那可就热闹了,你洗菜,我做饭,他烧柴……生活有滋有味。但那段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我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沉浸在这美好的回忆中,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来。我忘不了那段日子,忘不了那两棵桂花树,更忘不了那股桂花香……

篇七:那段与香椿树相伴的日子

作者:关志勇

冬去春来,又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地解冻,树上长出新芽。在我家乡的园子里,有棵香椿树。香椿树没有竹子的坚韧,也没有松树的高大,更没有榕树的古老。虽然香椿树不高,不壮,但格外茂盛。每天春天,香椿树就会结出一大片一大片的香椿。这时,这里的木棍就派上用场了。奶奶抓起木棍,不停地拍击着香椿树的枝条。枝头上的香椿被打下来,就像一阵带有花儿清香的雨,“唰唰唰”地落下来。我抱着篮子,在树下忙着接香椿,生怕香椿落到地上被蚂蚁搬走。不一会儿,四周的香椿打完,只剩下中间的香椿傲立枝头,不可一世。这时就轮到我了。我一个箭步冲到树前,瞄准好位置,一跳,一抓,一攀,一踩,一蹬,就上去了,颇像一只猴子。上去以后,我只要小心地摘下一小簇就好了。我抱着树滑下来,把那一小簇香椿放进篮子。香椿树的树皮并不是很粗糙,即使双手抱紧树干滑下来,也就只会把手擦红而已。而篮子里的香椿,就被奶奶拿进厨房,做我最喜欢吃的小吃——炸香椿。先把香椿洗净,挑出饱满的,然后揉进面团,再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即可。还未端出,就嗅到了香椿的香味。我连忙抓起其中一个,塞进嘴里,结果被烫得不行。果然,心急还是吃不了热豆腐啊!

春过夏至,香椿树上更茂盛了,虽然没有了香椿,但依旧能滋润我的胃。奶奶轻轻打下枝条,摘下新芽洗净,炒熟后,同葱一起撒入凉水面。吃一口面条,嘴里立刻洋溢着香椿的味道。再呷一口汤,透心凉,仿佛在一瞬间就赶走了夏日的火热。我太爱这香椿树了!

在我一年级的时候,我心爱的一块橡皮不见了,这让我特别郁闷。在奶奶的建议下,让我打香椿树。我犹豫了,因为香椿树也是一个生命,不能随便抽打它。可奶奶却说:“孥孥啊,你就打吧,香椿树是不怕打的,它是会越打越旺的!”我看着奶奶肯定的目光,相信了奶奶,把全身上下的怒气全发泄在树上。现在想起来,香椿树能在打击中努力上进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去学习啊。

现在,我已搬进大城市里,但我还是忘不了那段与香椿树相伴的日子,那段日子在我心中伴我前行。

篇八:那段琴声相伴的日子

作者:王佩琪

琴声悠扬,飘荡在早晨的树梢间,穿梭在一片片变幻无穷的云朵中,欢快的同时,也带着一丝忧伤,一缕向往。

从二三年级开始,我稚嫩的执起小阮,小小的身躯费力地固定住不算大,却对我来说十分庞大的阮。拿起拨片,手心紧张得冒汗,青涩的小脸上眉头紧皱,仿佛遇到了什么天大的难题,手腕僵硬地弹挑着。渐渐地,大了些,拿起阮,不再吃力,不再僵硬,带着些许生疏奏出一首曲儿。慢慢地,长大了,放下小阮,拿起中阮,却依旧放松,熟练地弹出曲儿,脸上带些许陶醉的笑容。小升中来临,我放下阮,执起书,挑灯埋头,没日没夜地学习。小升中落幕后,我重新执起阮,拨片飞舞在四条弦之间,浸游在乐符之中,穿梭在乐谱当中。这几年,一切都变了,唯一不变便是那对阮的执着与那坚定的眼神。

学习如何弹是痛苦的,可学会了之后是快乐的。每天早早地起床,抱着沉重的琴,迈着欢快的步伐。唱着最喜欢的歌,来到了教琴老师的家门口。我每天都满怀希望,满腔欣喜地进入老师的家,拿琴,坐下,调音,翻开乐谱,这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已经做了千遍、万遍,烂熟于心。《龙灯》《蒙古舞曲》《流》《小步舞曲》,这一首首轻快而又高难度的曲子轮流弹下来,我早已疲惫不堪,并不是因为弹琴,而是因为在拿起拨片,弹下第一个音符时,那一瞬间爆发出的情绪,里面夹杂着对国小的留恋,也有对中学的向往。这些情绪如潮水般涌来。一转眼,便吞噬了我,我挣扎着想要逃离这座囚禁我的冰窖,无奈却越走越惘然。阮清脆的声音成了我唯一的方向,我拼命向它靠近,可阮与我就像两块同性的磁铁,我与阮永远靠近不了,渐渐地,阮成了我心中无比神圣而不能侵犯的物品。

在小升中后的一个个宁静夜晚,月亮被云遮住,若有若无。我许多次把阮拿出来,虔诚,真挚地一遍遍擦拭着,仿若对待一件价值连城的古物。片刻后,素手翻飞,我沉沦在这悠扬清脆的琴声中,不知今夕何夕。琴声带着我那一丝留恋与忧伤,一缕缕向往与惘然,飘散在一个个安静的月夜中,缠绕在若隐若现的玉盘周围,轻抚着我烦乱的心湖。

阮,我心之所向,在弹琴时,我就仿若刚出生的婴儿,向往着美好,却又恍恍惚惚。《道德经》说:“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我弹琴时,不正是那般恍惚吗?仿若天地间之剩下我与阮,相依相偎。

那段琴声相伴的日子,抚平了我对国小残余的眷恋,荡起了我对中学的向往的涟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