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作文

来源:瑞思作文网 7.75K

篇一: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作文

谢霖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的一生波折起伏,尝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颠沛流离之际,以自身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基础,创作了这部优秀的讽刺小说

这部小说假借明代的故事,展现着清朝人们的社会生活,通过各阶层人物的故事,揭露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封建礼教制度对人性的磨灭以及科举制度对人们思想的毒害。

在当时的社会,能有多少人能坚持本心?又能有多少人为征求功名利禄而不折手段,人性发生了扭曲与蜕变?在这黑暗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被封建礼教压制着,满脑子都是“赶考”“做官”。在“八股文”的熏陶下,人们学会了迂腐、自大,不懂得变通,满脑子的名与利。那些有自己想法的,不追求功名的人,却被人们所唾弃,认为他们“愚蠢至极”。

真正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比不上一个阿谀奉承,能说会道的虚伪“名士”。真儒学士追求的是道德上的高尚,而人性扭曲的知识分子,只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人上人。王冕才识渊博,却为了躲避朝廷的邀请而隐居会稽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牛浦郎,却为了得到他人的赏识,得到荣华富贵,而冒充牛布衣,可惜他机关算尽,最终被人识破,潦草收场。

作者善于应用正面和反面人物进行对比,在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那崇高品质的映衬下,将贪吝刻薄的地主乡绅,所谓的知识分子和虚伪名士这些人的丑恶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令人作呕。他们表面上假装自己有着“菩萨心肠”,却在背地里鱼肉百姓,尽使些小人之计,又装成道貌岸然,理所应当的样子,让人唏嘘。

悲中含笑,笑中含泪。胸无点墨的人大番吹嘘,彰显自己的才学,不过只是些嘴上功夫。他们心心念念的,也不外乎就是中举,考取功名,认为只有得到了功名,便有无尽的财富。范进落了“中举而疯”的下场,又何尝不是一件悲喜剧。

永葆初心,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稍有不慎,便跟匡超人一样,逐渐偏离轨道,走上了不归路。他从最初的孝顺懂事,变成了见利忘义,对于曾经照顾过自己的潘三爷,在他被关进监狱时,当心牵扯到自己而推脱不去。在半家租的房子住时,遇到当地知县的到来仍坚持读书,而在最后,却是在牛布衣面前大肆吹嘘,令人叹息。

读书,并不是读死书,也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追求理想的人格。这是作者的向往,也是我们的理念。

篇二:儒林外史读后感

郑宗浩

一本厚厚的《儒林外史》,让我陷入了沉思,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他向我展示了封建社会的另一面,着实让我有深刻的感悟。

这是一部古典讽刺小说,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更是一部会说话的经典。作者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娓娓述说着那个时代一个又一个故事,看似动听美好,实则揭穿了一个黑暗的社会现实。

全书的开端就塑造了范进、周进这些老年中举的人物,他们在科举考试之中苦苦挣扎,不得解脱。他们的人生变得有些扭曲,成为一个迂腐、卑怯之人。

在他们中举之前,可谓是前途黑暗,受到种种不公平对待。他们每天只能忍受着无尽的委屈与绝望,遭人嘲讽,受人欺凌,这就是那个时代没有权势之人的行为。一直到中举以后,这样的处境才发生改变,中举以后,每天都有人来送礼,奉承、讨好他们,对他们的态度,是前所未有的恭敬。

这是何等的讽刺,在那个时代,追逐功名,攀附权贵已然成了一种常态,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在不断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和根基。这一切源于什么?我不断寻找答案,最终有了结果。那是因为封建礼教、科举制度对社会的残害,就像层层黑暗,笼罩着整个世界,密不透风。

《儒林外史》用它犀利的笔触,把现实展现成一个个虚伪的世界,研究、一字一句都在诉说着世间的不公平。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而疯,这是多么讽刺的场景,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每读到这个时候,我的心头总会涌起一股愤愤不平的情绪,以及对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同情。

作者十分清楚自己的追求,他有精神上的自由,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理想的文人:有着真才实学,淡泊名利,不受拘束,乐于助人,尊重他人……书中的杜少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有着和作者极其相似的背景,寄托着作者的抱负与理想。他就像是黑暗之中闪烁的光芒,无论什么都使他屈服,并始终怀着一颗善良、仁义的心灵,有着独立的思想。这些就是他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即使力量薄弱,却代表着希望,是我学习的榜样。

相比起杜少卿,那些自诩正义、沽名钓誉的“名士”可就虚伪多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才是真正的虚无与荒凉,除了功名利禄,其余的统统没有。他们整日带着一副假面具,迷惑众生有何意义,不过只是空虚的人生。

我也希望我能有博大的胸襟,明静的心灵,在《儒林外史》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成为成功的人。

篇三:儒林外史读后感

林凯衡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生动真实的描写,为我们展示出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的社会面貌,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丑恶。

全书虽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情节,但科举制度的腐败这一中心思想却将各个人物与段落串连起来。记得书中有句话“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扰的读书人。为了金钱、为了地位,他们废寝忘食地读书,甚至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朝中榜喜极而病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落得坏下场的又岂止这几个?依我看,读书的真正目的是学有所成,强调的更是学习的过程。可儒林中的那些人,一心只为功名,单看这第一步就已经错了。读书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得到荣华富贵的工具罢了,一旦得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

这不禁令我怀疑,在当时的社会,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坚守初心?又有多少人能不被这腐朽的制度所迷惑?难道就只有王冕这样的极少数人能真正为了学习而学习吗?在那个时候,难道所有人都被封建礼教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所戕害了?更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当人们受遍了这奇葩制度的“熏陶”,脑子里全是自私迂腐,竟认为那些有自己想法,不追求功名的人是错的。这些正确之人只能被唾弃,还被人说成“愚蠢之人”。殊不知,从说出这种话的那刻起,那些人自己就已经成为真正的愚蠢之人。

《儒林外史》之所以为流传,我想可能有一定的原因:首先,这本书讽刺的矛头虽然直接落在某一个人身上,但却总能使人感到那罪恶的根源来自于社会。例如周进看到号板一头撞倒、范进听见中举突然发疯,都使人感到是那个社会造成的。其次,这本书中除了讽刺外,还包含了夸张。像严监生为了一盏灯迟迟不肯咽气,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等情节,若是放在生活中,肯定不太正常。可这一切放在吴敬梓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正常,且还增添了几分讽刺意味。第三,这本书的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由或几个人物为中心来组成故事,每个故事随着有关人物的出现而展开,又随着人为的隐去而结束。当你开始读这本书时,可能会认为他们毫无前后联系,可当你读到最后才会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便是那腐败的科举。

我认为,我们应该永远保持着有追求,有独立的思想,而不应该沉迷于功名利禄,且一定要保持思想自由。

篇四:儒林外史读后感

张树瀚

在一个暖和的午后,我静静地坐在书旁仰视阳光。心中有许多不解与感悟,都源于那本《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说实话,我还挺钦佩他的勇气。他拥有着巨大的勇气,竟敢于批评当时的社会。

初读此书,我有很多我不懂的话,也有很多疑惑。看完之后,我总有很多不明白。书中的人们把读书当了敲门砖,却无视了读书的真正用途。读书对那时的人们竟只是求富贵的工具,为自己谋求财富,自己却麻木了。比如,范进考了几十年终于中榜,却因欢喜而疯,便没有了意义。我认为读书是一个求知的过程,而一味地苦读八股文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这使社会里的人变得麻木不仁。读书是一个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吸收。而在《儒林外史》中,许多学子为了中举而读书,给自己的脑子源源不断地注入一切一成不变的东西。我觉得,即便是因此而得到了大富大贵,也不会觉得痛快。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麻木的。杜少卿的命运由他自己做主,他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因此他才能看破科举制的腐败与对人心的摧残,他才能无欲无求地过着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王冕也是心如止水,他多次拒绝做官。大官来向他索画,他却不为所动。有人来请王冕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他别无所长,就会舞文弄墨,但我却十分钦佩他这种清高和不为所动的行为。在这世上,也许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他的心。

那些刻薄的人,我也愿意相信这本不是他们的错。人之初,性本善。他们也只是因为黑暗的社会而卷入了这场腥风之中。我只痛恨那黑暗而腐朽、不人道的社会。

如今早已没有当时的黑暗,我为自己生在这和平幸福的社会感到庆幸,也为那时的人们感到惋惜。吴敬梓那入木三分的语言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我会承他的志愿,努力地去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即便不能改造社会,我也要守好自己的心,不让他人改变我的意志。

纵使此时,我读不懂如此深刻的语言,我也会守好本心。不知多年后再读《儒林外史》,又有什么感觉。

篇五:儒林外史读后感

余得洋

《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讽刺性的小说,书中各式各样的人物表现出的不同风气。书中的人物因为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遭遇不同。

沈琼枝是一个见识、大胆、勇敢的人。她被骗为商人的小妾后,仍不卑不亢、沉着冷静。她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后,把商人家中的金银财宝尽裹囊中。以此作为报复,她还买通了丫环,偷偷跑到了南京。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有勇有谋,在那时的社会上,男尊女卑,女性仅靠自己一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但沈琼枝坚信做人贵在自强自立,她不贪盐商的奢华生活,并大胆出逃选择了自由。她靠自己的双手生活,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她是一位令我敬佩的人。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旧道德、旧礼教深深地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女性缺乏自尊心,所以常受压迫。沈琼枝敢于打破旧传统,可以看出她的勇敢。

在当今社会中,只有像沈琼枝这样自强自立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我们不能依靠着当今的幸福生活和家庭背景,而忘记了人生拼搏奋斗的目标,那是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即使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依然不可忘记我们的目标:学习再学习,靠奋斗去贡献,为了社会也是为了自己。

而那些依靠家庭背景吃饭的人,未来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家庭条件较好,但自强自立的精神一定要传承下来,它会引导你在社会上站稳脚根、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个美好的时代,是许多的人用血汗换来的,前车之鉴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以免重蹈覆辙。

有人为国防呕心沥血,日夜科研。有人为我们的温饱着想,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地中研究水稻。有人为我们的健康着想,与最可怕的病毒抗争。但时间不留人,他们总会从拼搏的一线撤下来,这时候就需要新一代人替补上去。

古人的前车之鉴便是《儒林外史》。这一部讽刺小说也在警示人们,应学会独立自主、创新革新,为未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篇六:儒林外史读后感

郭芷伶

今天,我读完了吴敬梓先生写的《儒林外史》。合上书,书中的精彩情节仍在我头脑里打转。明朝深受科举制度与封建礼教摧残的人们,吝啬爱财的地主乡绅,与仍有理想又清高的学士们,让人无不浮想联翩。

在《儒林外史》之中,各色各样的人物自然很多,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鲍文卿。在书中,鲍文卿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戏子,但是他的古道热肠、急公好义让我印象深刻。在他帮助向鼎的时候,纯粹是因为自小仰慕,又对读书人有着一份敬重,绝无任何图谋,内心是十分纯洁的。虽然不为名士却有名士的风范。他的善良,乐于助人,纯洁使我深深地记住了他。

但不幸的是,在鲍文卿逝世后,鲍姓一家对鲍文卿收养的小儿子鲍延玺的态度急转直下,可以看出在当时社会冷暖,人性冷漠。而嫁给鲍延玺的王太太也只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庸俗妇人。小小的人物故事,却能揭露当时腐败的社会风气。

吴敬梓笔下之人,无不活灵活现,让人忍俊不禁,而当达到了喜剧性的效果时,那一个个搞笑机灵的人物也才显露出本来真实的一面。看似名门学士,实则脑子里一片荒芜,只剩下麻木;看似慷慨的地主乡绅,实则爱慕虚荣,爱财贪财。笑中带泪的双重效果,渲染了整个讽刺的效果,从而揭露出最本分,最真实的腐朽社会形态。

读书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封建科举制的渲染下,读书仅仅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从七尺男儿学到白发苍苍,为了财富,为了利益,不惜牺牲一切,日日夜夜麻木背着“四书五经”。在不知不觉中,封建“吃人礼教”将他们一点一点地吞噬。

通过《儒林外史》,我懂得了学习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只靠死读书,要学会灵活运用转变知识,使知识成为个人的精神!

篇七:儒林外史读后感

陈子荟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堪称我国古代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代表。吴敬梓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市无赖等各类人物真实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一幅18世纪的中国社会风俗画,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书中很多人为了科举心心念念,十分重视,精神状态几乎破坏(如迂腐不堪的周进和范进)。还有些人是假装“名士”,以博得官宦公子的青睐,然而他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却时时显露出来。

国小时,接触过《临死前的严监生》,当时觉得他是吝啬鬼,可严监生怎么可能是吝啬鬼?他对妻子王氏的两个兄弟出手阔绰,他哥哥严贡生惹怒了官司,是他出钱打点周旋……看完第五回,我认为严监生非但不吝啬,反而慷慨大方得很。就因为临死前的那两个指头,我们便认为他是古今中外数一数二的“吝啬鬼”,岂不冤枉了严监生?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这也可以看作节约。

真正吝啬的,是他的哥哥严贡生。他对百姓的敲诈看出之他吝啬贪婪,霸道,无赖,刁钻恶毒、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在严监生尸骨未寒之际便夺取弟弟的房产可见他见忘义贪利,虚伪。

世上并无桃花源,那么在俗世里做个俗人,便是大多数人的宿命了。在儒林外史中,尚有一股清流存在——万贯家财散尽,功名富贵不求,这也是吴敬梓寄寓的人生理想,在这混沌的世界上仍在一些光亮。但这些人在历史上终是县花一现,他们故去后,社会风气越来越差。因此,作者提出了他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难道至今以后,就没有一个贤人君子可以入得《儒林外史》?他最后在愤懑怀疑中穷极一生。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篇八:儒林外史读后感

陈欣彤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在我看来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虽然这几句话已经是老生常谈,可如若真正能明白的人多一些,在小说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儒林人士在读书的道路上第一步就走错了。他们一心只为功名利禄,却忘了读书真正意义在于领悟、意会、学以致用、提高自身修养。读书对他们来说,仅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

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可以转化成自身力量。为了财富,他们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十几年一朝中榜,欢喜而疯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曾经把封建礼教比作为吃人的礼教,那么封建科举制度也就是名副其实的吃人制度了。

然而,在这黑暗的科举制度下,作者极力歌颂出淤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的真儒名贤杜少卿。

杜少卿这个形象,许多研究者都指出这是作者的化身或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因之也成为书中花费笔墨最多、个性最丰满、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他蔑视权贵,李巡抚荐举他入京做官,他用手帕包了头装病不去。他的言行与《儒林外史》上追名逐利的风气恰成鲜明的对比。其实,杜少卿在许多地方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在封建社会那个窒息的时代,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勇敢地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他力排众议,称赞沈琼枝的反抗行为。

作者理想的人物是既有传统儒家美德,又有六朝名士风度的文人,追求道德和才华互补的人生境界。所以,他将这些都寄托在了杜少卿身上,而在当时那个吃人的社会里,能够保持这些品质的人又是多么难得。

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学习不应该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祖国将来的繁荣富强。我们更应该学习杜少卿,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放弃,不受他人,把受外界的干扰,这样,即使我们身处浊世之中,也能保持心中的那片净土!

篇九:儒林外史读后感

陈轩

《儒林外史》——一部以其杰出的讽刺艺术而闻名于世的著作,书中描绘的一系列人物都令我印象深刻。他们被当时黑暗的科举制度所影响,或迂腐压抑,或热衷功名,或道德败坏,他们深陷在科举制度的深渊里,一去不复返。而匡超人,正是他们之中的一个典例。

前期的匡超人,是一个孝顺乖巧的人。一回到家中,他不仅亲自侍奉病重的父亲,还主动承担起养家的重担。他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地读书。到了后期,他开始接触到社会上追逐功名富贵的虚伪名士,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他竟做出与潘三合作做枪手、欺骗老师自己未婚、潘三被捉后翻脸不认人等恶劣行为,与前期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匡超人的堕落与蜕变令人惋惜,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匡超人的蜕变?是黑暗的社会现实,还是他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以及对于权力金钱的贪图欲望?我想,二者都应该是其主要原因。正是因为他的性格不够坚定,对社会没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当他面对金钱与权力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被拖入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泥潭之中,使自己的人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希望,而是变得黑暗与空虚。

匡超人的蜕变,不仅仅是讽刺了令人挣扎其中、不得解脱的科举制度,还警醒我们一个道理:在成长过程中,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当我们走上社会,将会有无数看似美好的利益诱惑着我们,我们是选择像杜少卿那样淡泊功名保持思想自由,还是像匡超人那样一步步堕落下去?我们都希望做前者,但是又有多少人为了功名富贵最后沦落末路?当我们面对这样的选择时,不妨问问自己是否拥有执着的信念和不慕名利的品质,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是否能保持独立的自我。“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我们要通过自己勤奋刻苦、默默无闻的努力去取得优异的成就,做一个实事求是、勤勤恳恳、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少年时期,正如同前期的匡超人一样,勤奋刻苦地学习。我想,面对诱惑的我们,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持独立的人格,在不断成长中蜕变,向着美好的未来展翅高飞。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