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诗作文800字(精选10篇)

来源:瑞思作文网 1.58W

篇一:我与诗作文800字

我与诗作文800字(精选10篇)

G1813莫之晨

诗之于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问反了。究竟是生活先于诗发生,还是诗成就了生活?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并非在说人此时此地的生活就是诗意的,而是说:生活的本质是诗意的,而我们离这种本质越来越远了。在这个意义上,诗唤醒了生活的本质,从而成就了生活。

我们所处的非诗意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共有分母,粗暴地抽空了事物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考古女孩的选择仿佛不具有了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承似乎失去了意义。本质上,失去了诗意的生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占据”。我们占据着空间,却停滞不前;我们占据着物质财富,却对周遭的世界熟视无睹,甚至连“试上高峰窥皓月”的意愿都没有。这种“占据”失去了诗意,不是真正的生活。

掬水月在手——水让月浮现出来。而诗歌正如水一般,让生活的本质浮现出来。当丈夫去世,叶嘉莹写下“海天明月净尘埃”来排解心头的痛苦。苏轼写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切辉煌与困苦最终都化为雪上的足印。本质上,诗意的生活是一种“空”的生活。所谓诗无达诂,诗歌具有抽象性和多义性,蕴含着无穷的可能。而这正是“空”的属性:白纸、天空……人生,不过是从空中来,到空中去。人生至境即是对成与败、乐与悲的穿越和超脱。诗意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应如一只空杯,空无一物,却向一切可能敞开怀抱;如汪洋大海,收容丑陋与肮脏,却不改初心。这与“占据”的凝滞和束缚是根本不同的。

然而,现实情况显然更加复杂,难道读两句诗,我们便能拥有诗意的生活吗?非也。作为“占据”的非诗意生活,早已为诗歌预留好了位置——用来消费的,用来彰显身份品味的……最讽刺的是,《掬水月在手》的同名电影书都深陷洗稿风波中。现今,诗歌竟如此轻而易举地被资本和权力收编,乃至同化。我们一定要对此提高警惕,明辨是非。

荷尔德林说:“他们如同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里走遍大地。”其实这在说:面对诗意的缺失,唤醒一种诗意的生活便是诗人的使命。将中华传统诗词传承下去,更是将这种诗意的生活传承下去。

篇二:我与诗作文800字

它,是雨果口中的“昆虫的史诗”;它,是鲁迅笔下的“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它,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它,是——《昆虫记》。

它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也是一部富有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它是科学的报道,讲述了拥有极具杀伤力和攻击性的冲杀、防御武器的螳螂,即使不用圆规和尺子等工具也能画出最规范的网的蜘蛛,一生都光耀门楣、永远留着一盏希望之灯的萤火虫……它更是诗的乐章,让我们感动于蟹蛛伟大的母爱,为蝉在寓言中的“不公待遇”而打抱不平,戏谑蜣螂的狡猾奸诈的同时又佩服它们百折不挠的心态……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为一炉,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本领、长相特征、生活习性、繁衍后代以及死亡的描述中体现出自己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让人不禁沉醉于美妙的昆虫世界中,感叹自然之美。

而那个雨天,我才知道原来生活之美也不仅限于《昆虫记》……

“沙拉拉、沙拉拉”,绵绵的细雨带来了阵阵清闲,我站在阳台看着这密密的珠帘,伸出手撩开一串,“滴答”,那一滴晶莹剔透的珍珠便从我指尖滑下。真美啊……“叮、滴答、叮……”是谁在弹奏着美妙的小曲儿,给这空灵的景象配上了悠扬的乐章。扭头寻找,只见一只小蜘蛛正在织着六边形网,一颗颗珍珠落在网上,压弯了一根根细细又笔直的弦,那弦弹起珍珠,在振动中发出一个个悦耳的音符……

突然,一个巨大的珍珠骤然砸下,发出一声不和谐的“噔”,一根弦随之断裂。小蜘蛛闻声赶来,迅速缝补好了这处缺口,然后又继续织起了六边形的绸布。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蜘蛛一定要把网织成六边形的呢?这一点《昆虫记》中也没有说明。我觉得这有可能是蜘蛛的情趣吧,毕竟美好的东西总能使其身心舒畅。就像这场雨,这场美妙的音乐会,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清闲自在。但正如苏轼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生活中缺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闲情。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也能发现生活中所隐藏的诗意。

篇三:我与诗作文800字

一夜春风,六岁的我面对苍茫一片,似乎看见天使的羽翼飘落,化作千树万树梨花。

天阶夜色凉如水,十岁时喜爱在抚摸月光的同时,携纸一卷卧看牛郎织女。

柳外轻雷池上雨,十四岁的我想追逐欧阳修的灵魂,学他一样发现雨声滴碎荷声。

我爱那些灵动的语言,同诗人交流,与诗人穿梭。书一打开,便成了翅膀,在手掌的天空飞翔。一个个铅字带领我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人骚客才智细赋。

我不知道,何时我才能让我的笔富有灵魂。那么希望有一天,在细雨湿衣的朦朦胧胧中,能和一个来自诗的王国的人邂逅,和他一起看林花著雨烟脂湿。

只需给我一方小小地,我也能去感悟大漠孤烟直的边塞情调,去欣赏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风景,去瞻仰黄河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壮气势。我才发现,我的心能融入的多情的文字。诗人的灵魂,我的双眼无法看,而我的心却不只一次地与它邂逅。只因为每一次阅读,都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被升华的体验。只因为我爱这些灵动的语言,细赋的字眼,飞扬的铅字。只因为,书一打开,便成了翅膀,在手掌的天空上飞翔。它带走我的魂,让我神游中华大地。

足不出户,书也能让我的脚印刻在下一寸土地。学在21世纪,书也能帮我深情呼唤出一千年前的诗人。阅读,是一段美的旅程。读诗悟诗,是与心灵碰撞的过程。我想看着诗长大,想拥有充满诗意的人生,想学诗人一样生活,想和诗人一样有一支灵秀的笔。我想有一段如此的经历。面对我的幻想,我该如何去做?

或许,我应该朝书的殿堂走去,在那儿寻找答案。

或许,我应该继续与诗人交流,请他给我答复。

或许,我应该询问我的师长,借签他们的生活经验。

无论最终我能否拥有若诗人生,我都渴望能依旧在书海中邀游,寻找诗意,寻找锾我心灵的语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能停止不前。因此我要与诗携手,迈向诗意的未来。与诗携手,到达花开的彼岸。与诗携手,走进灿烂的世界。

我爱读读诗,但遗憾无法写出诗般的语言。只有不懈地追求,相信滴水石穿。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忘诗人的理想与精神。

——后记

篇四:我与诗作文800字

古诗词,向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我们的学生时代中,古诗词占据了一方不小的天地相伴我们左右。

在我看来,古诗词犹如影子一般与我一同前进,一同成长。它是牙牙学语时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初识文学诗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是有所深究时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它虽看似高深莫测,不可亵渎,但却是一直相伴我们左右,与我们同行。

诗的魅力总归是无限的,它有它独特的美感,那是让人难以不去喜爱的。它不似会画那般直观,不似音乐那般用声说情,不似舞蹈那般给人视觉的冲击感,它需要细细去品。若想要真正地感受到它的美,那么便需要我们停下来,忘却时间,忘却嘈杂,忘却俗世,走进那有横撇竖捺勾勒的美妙空间。它会一直相伴在我们的左右,予以我们美的感受,予以我们一种古典优雅的艺术熏陶。

读一首古诗词,便如品一杯老茶,沁人心脾,唇齿留香。当我们真正地走进诗词的世界时,我们将会感受到来自千百年前的别样美感。它会是优雅的,动人的,无与伦比的。然而,古诗词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只有美感,更多的还是它所蕴藏的道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会我们要心系天下;《陋室铭》告诉我们,只要品性好,即使是住在陋室里又何妨;《草根谭》让我们明白做人要宠辱不惊。所以,在学习中,古诗词伴于我们左右;在生活中,古诗词教会我们道理。

能与诗同行,着实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在它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们会成为更好的我们。古诗词或许不像白话文那样通俗易懂,不像画卷那样令人惊叹咋舌,但它的存在是人类莫大的财富。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而出现在各本古书当中的古诗词,更是我们的无尽宝藏。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抱着一颗敬畏、求知的心去探索它、学习它。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你们学科的一项学习内容。去做到真正的与诗同行,让诗伴与我们左右。

和古诗词打交道、做朋友,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更好地与诗同行,学会更好的保护它,珍惜它,与它做伴。

篇五:我与诗作文800字

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何谓诗,是历代文人对思想的阐述,是历代古诗的文化底蕴,是《说文》中的:“诗,志也。”

——题记

诗之文化,是一种心灵和心灵的碰撞,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自然交流,是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一首诗,一个故事,一个人对文字的诠释。

“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是太白对庐山的形容。在风景秀美的庐山上,有一位身着白衣犹如谪仙般的男子,腰系酒壶,淡泊于尘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有没有在诗中看到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链,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你有没有在字里行间看到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读完此诗,好像庐山之宏伟壮丽仍在心中徘徊不去。何以言其美?何以言其壮丽?也许也只有太白才能如此恰当的描述庐山之美,庐山之壮丽了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荒凉的沙漠,一眼望不到边。茫茫中有一辆车再缓缓走着,车铃摇曳,“叮当,叮叮当……”不远处有一缕直直的狼烟往上蹿,耳边似乎伴着戎马,厮杀,怒吼的声音,战火烽飞。诗人心中有那一抹孤苦,心想这乱世何时才能安定?天边有那一轮圆圆的落日,给人以无比亲切,何时才能归家?当你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时,会不会感受到诗人的豪放与孤寂?众多情感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谁能胜过王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王朝的兴衰,一座城的孤寂,一个人的感伤,似乎都在这两句句诗中有所体现。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战争惨烈无比,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几大悲剧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心中满是悲苦,写下了《春望》,面对漫天的烽火,他的伤有几人能懂?这般的悲苦,感伤,也只有杜甫能够知晓吧。

一首诗,文化的体现;一首诗,给人以怀念。这是一段故事,读起来唇齿留香,请你细细听我讲述,如此优美,那般激越。

篇六:我与诗作文800字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响。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伟大的诗人。一行行优美的诗句,一声声柔美的音符,在这点点滴滴中,我开启了我的诗词之旅。

在我的记忆中,我学会的第一首诗词是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我在一年级时第一次接触诗词。自打那次起,诗词那独特的魅力便深深吸引了我。

我对诗词的喜爱在年龄增长中愈发浓烈。在我的书桌里总会放着一两本诗词书,闲来无事时,就会拿出来背诵几篇新诗词。每年暑假和寒假,我每天都会背诵几篇古文、诗篇。到现在,我的诗词储备已经很丰富了。

前年我迷上了《诗词大会》。每晚到了八点,我便会准时来到电视机前,拿起爸妈的手机,参与到答题中。每一位诗词达人的储备量都非常丰富,我跟他们比较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啊!由此,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积累更多的诗词,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到《诗词大会》上绽放自己的光芒。在答题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新内容,而且在评委老师的讲解与点评下,我更是受益匪浅。《诗词大会》让我更加热爱诗词了。

在诗词中,我也能感悟到很多。

花中,我独爱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我看出了梅花傲霜斗雪的顽强意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由此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

秋天,是我最喜爱的季节。“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色,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表现出秋景的萧瑟,却毫无悲凉之情……

快乐,像冬天破冰的小河,像春天的万物复苏,像夏天的绿树成荫,像秋天的硕果累累。快乐的源泉就是诗歌,在我悲伤时,与我共度难关;在我喜悦时,又与我一起分享。

与诗同行,与书相伴,在我的世界里,有你们,真好!

篇七:我与诗作文800字

诗里面最珍贵的是两件东西,一为感情,其二便是禅意了。而在我看来,古往今来,诗里的感情大都因世俗纠纷而起,禅意才可谓永恒的哲理,我们看带有主观感情的诗,无非是体会琢磨作者的文笔和个人的感情,故只有其中的禅意,才是能冲刷心灵的净泉。

我们在七年级时候学过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是这样写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我不想给这首诗分什么重点句子,那是应付考试的做法,这样一首有禅意的文字,是去用心体会的,请闭眼想象一下,你的面前有一座残缺的古寺,灰瓦红梁,四面是盎然的树林环合,寂静冷清,阳光透过空隙洒在这片凄暗中,金碧辉煌,老墙上长满了密绿的爬山虎,开出几朵小巧的桃红的花儿,百米之外的钟声绵延悠扬,整个是一片圣洁的世界……处在这样的欲界仙都中,只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宁静,此时此地,我能感受到禅的意力,不再为官场而忧喜,不再为世俗所诱惑,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处在此境中,神仙也痴然!这是圣洁的禅意。

还有一种最缠绵的禅意,便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了,此时乃僧人之作,这人间也只有僧人能做得出融人之温情,自然之婉约和禅意之微妙的诗句了。人的高尚心灵是自然赋予的,禅意超脱的世俗,终归于自然,低于自然。只有从自然中,才能找到心灵的美感和无上的禅意。

有一种最洒脱的禅意,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绮丽壮美。人的雄浑的禅意也是自然赋予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称赞前者是“千古壮观”,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更是对自然的敬畏,也只有自然,能赋予我们这些。

禅意如自然,它是随遇而安、无法言喻的,遇壮美而壮美,遇婉约则婉约,遇高尚则高尚,它是我们最崇高的文明,蕴藏于诗的禅意,更掺和了中华古典文明的气息。现代人心中的禅意为何日趋隐匿了呢?接触到的诗并没有减少,是教育把它死板化了,好像是用模型把花香装成工艺品再卖给我们,这样就当然闻不到花香。只是希望我们的禅意,我们的文化不会像花香般消散。

篇八:我与诗作文800字

盼望着,春风又吹暖了大地,万物复苏,绿潮涌动的春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临。

校园里有两棵玉兰,一个紫玉兰在阳光下成长,另一个白玉兰在背阴中与死神抗争。小朵在这所学校里上学,妈妈总说她是紫玉兰,又漂亮,又散发着勃勃生机。

小朵最喜欢到那棵紫玉兰下看书,紫玉兰一直活的很开心,园丁喜欢她,孩子赞美她。而另一边的白玉兰,却在拼命地汲水生长,顾不得美丽,她唯一盼望的事就是活下去,她已经与命运抗争了无数个昼夜。

白玉兰渐渐地吐出了花苞,长势喜人,很快就要怒放了。她不禁欣慰而又疲惫地暗暗笑了笑。只有她一个人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她环顾四周,都是满目贫瘠而干燥的土地,没有生命的迹象,她的身子长得就好像上帝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白玉兰将近一半的根须无力地垂在半空,另一半就深深地扎进狰狞的土壤。

小朵的成绩不断下滑,又和好朋友吵了架,爸爸妈妈又出差了。小朵很孤独,很寂寞,她不禁怀疑着自己,她听不到赞美的语言,取而代之的是质疑与讥讽。

那天的英语课上,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却暗自伤心,走神了。下课后,同桌不小心把她的水弄撒了,溅湿了她的衣服。她终于忍不住眶中打转的泪水,一个人跑下了楼,就看见了白玉兰。

不要哭啊,孩子,没有什么可以伤心的,你的人生还没失败。小朵看到了玉兰,在春风中开得正烂漫,花朵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风起,云涌。小朵呆呆地望着在干裂的土地上绽放笑颜的白玉兰,擦干了未干的泪痕,却不忍去看树上干裂突起的树皮。

但是她从此每天都伴着白玉兰的花香来到这里背单词,并且用单词本上的Poem一词为白玉兰起名。她不会说话,只能默默陪着她。

小朵以极其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后来她回到母校,将一张小纸条埋在了白玉兰的树下。

纸条上写:万物皆有裂痕,可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即便很微小。对了,Poem,诗,美丽的东西,送给孤芳自赏的你。

“人生这场戏,我是你们所有人人生的龙套,但我是我自己人生的主角,所以当我被观众喝倒彩的时候,我一个人也能并且一定会唱下去。”

篇九:我与诗作文800字

民国老课本里有这样一段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引子

有人曾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深以为然。

就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在我心中这世界上有两种事物是最为美丽的,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诚然,我们身旁充盈着太多能够使人“美好”的事物,以致于我们深陷其间。且不说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但是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便足矣悲哀了。

从前的车马很远,路途漫漫,人们一旦分别,便只能寄情书信。行路的人步履安缓,才能见得“霜叶红于二月花”。现在的科技发展,交通便利,人们一旦分别,便是顷刻间千里。行路的人神色匆忙,只望得高楼林立,钢筋水泥。

其实你的头顶就有耿耿星河,你的脚下就是万里江山。只要你想,不论你身在何方,抬头就能望见璀璨,低头就可窥见瑰丽。只可惜你的心中有远方,但你的灵魂里却没有诗。我们大多数人都太像那食草的牛羊,只顾得贪婪的吞咽,以保腹中饥辘,而不曾瞥见近在咫尺的花朵,走近一赏。足下遍地都是青草,而花仅仅一朵。

我们哀叹着纸质书籍的没落,却仍旧捧着手机愉悦地刷新着朋友圈和微博;我们赞美着他人遒劲的书法,挥斥方遒,却摇摇头提笔忘字;我们感慨着传统文化的兴衰,却依然读着情节单一的网络小说,喜笑颜开。

罗丹曾这样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不是看不到美,而是美在我们身旁,我们却不愿留意。摄影师肖全曾多次揽获国际性奖项,他的摄影作品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对于摄影,他这样讲:“我只是比别人多看了一点儿,多等了一会儿。”有许多摄影师急功近利只想“吃草”,无心“看花”,过度使用图像处理技术,被人拆穿好不狼狈。而肖全却在能够“吃草”的前提下,坚守着“看花”,那么受人尊敬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因为这种情怀会扎根在我们的血液之中,告诉我们如何处世,而不仅仅是学会饮食起居。我们在满足温饱的同时,应当望望前路,惦念着诗和远方。

篇十:我与诗作文800字

雨水打湿屋檐,这是宁静的相遇;阳光席卷草地,这是温暖的相遇;文字浸透心灵,这是与诗的相遇。

与诗相遇在唐朝。如果你是一个喜爱山水的人,那么你可以在“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地方生活;如果你是一个安静,喜欢独来独往的人,那么你可以去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地方生活,当十分孤单时,你还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唐朝,应留住洒脱自信的李白,他的诗清新俊逸,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仍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将自己的豪迈融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景观之中。他富有的浪漫主义思想,使他创作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在唐朝,也应留住有着远大抱负的杜甫,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在国家动荡不安之际,叹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沉郁顿挫,在人生末年发出感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与诗相遇在宋朝。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夏天的人,那么你可以去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地方生活,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宋朝,应留住乐观豁达的苏轼,他的豪迈体现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敬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慨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在宋朝,也应留住具有爱国之情的陆游,他赞叹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勇于开拓,信念坚定,写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具有高度的爱国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与诗相遇在友谊之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知道了即使海枯石烂,友谊也将长存;与诗相遇在风景之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看到了沙漠奇特壮丽的风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我看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与诗相遇,似风雨中遇见故人,为其沏一壶茶,慢慢品味,慢慢诉说,沉醉在诗的芬芳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