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逃出大英博物馆》有感(精选3篇)作文

来源:瑞思作文网 6.1K

篇一:观《逃出大英博物馆》有感

观《逃出大英博物馆》有感(精选3篇)作文

若乡思有声,大英博物馆必定震耳欲聋。

有这么一段历史,不是被遗忘了,而是被尘封于记忆深处——那处无人敢触碰的痛处。近日某UP主自制的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火出圈,这原因的背后是国人深埋于骨子里的一腔热血,是那段许久无人问津的圆明园的血泪过往。

《逃出大英博物馆》主基调用拟人手法讲述了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为了帮千千万万无法归家的文物送信而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故事。总共三集,虽短却精。

火烧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惨烈的浩劫。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焚毁了位于北京的圆明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文化损失。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更是对中国人民尊严的践踏。火烧圆明园,成为了中外人民心中永远的痛。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大门,而皇帝和慈禧却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无寸铁的百姓。残暴的故军很快打入了圆明园,在对圆明国进行了一番“洗礼”后,又下令:火烧圆明园,理由竟是看园的大臣不让他们进去“拿”东西。罪恶的火连烧三天,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桩。

为何要保留这些石桩,就是为了勿忘国耻。现如今许许多多来自中国的文物都在大英博物馆里,许多文物为了运输回国都被强行分割过而且再也无法复原,对文物造成了永久性的伤害,在这里文物拍照是可以用闪光灯的,但是众所周知,用闪光灯拍这些文物的话,会对文物造成伤害,不光如此,还有许许多多的文物被裸露在外面,让人触摸。

文物不会说话,但历史震耳欲聋。据统计,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两万三千多件,展柜里琳琅满目十分拥挤,而这些大多都是英国当年趁火打劫从圆明园运走的。奈何取之尽锱铢,我们大多精美的厚重的文物都不在本土,而是被锁在了大英博物馆。但我们要坚信,他们绝不会永远被锁于异地。

在这短剧的后面,我还看到过一个反对的网友,他觉得这些事情都太夸张了,但他不知道的是,这并不是两个人的情感,而是一个十几年未归的人,看到同类的兴奋与期待。文物并不会说话,那么就由我来替他们说,可能我们并没法感受到一个人背井离乡多年,见到自己家乡的人是有多高兴,但这些事情一点也不夸张。也许在他的眼中就只有普通的表层的意思。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命脉牵连,兴者襄见。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所以这部小短剧能告诉我们的绝不仅仅是被困于大英博物馆的文物,而是千千万万流离在异国他乡的每一件文物——我们每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我们那命运紧系,骨肉相连的家人。小玉壶带着承载着他们沉甸甸思念的信笺,来到故土为他们一封一封地读信。

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么那句“回家”一定是我们的共同期盼。

千载暗室,一灯即明。哪怕只有一位心怀期盼的国人,总有一天,他们定能被我们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接回家!

篇二:观《逃出大英博物馆》有感

文物的辉煌与耻辱

——观《逃出大英博物馆》后感

一天,窗外淅淅沥沥的小下着,故宫博物院的文物透过窗户,听着雨点打在瓦片上的声音,心中仿佛涌起万般愁绪。

也是这时,英国的小雨滴滴答答下个不停,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们累了一天,仰望天空,心中对于祖国的思念涌起,他们早已不知道现在的祖国是什么样子,是当年一样的残破荒凉,还是很久之前的盛世太平。他们忘不了当年火烧圆明园时他们被戴上头套绑来的场景。

一夜无眠……

乾隆二十五年(1760)……

乾隆皇帝走在圆明园中,欣赏着自己的珍宝,珍宝们非常开心得被乾隆把玩着,殊不知,当时的世界早已经出现了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英法等欧洲国家成功完成了工业革命,已经制造出了先进的工业制品,而中国,还沉浸在曾经的辉煌中无法自拔,用眼罩蒙住双眼,大清王朝看似光鲜的盛世之下,早已满目疮痍。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他们的军队一路摸到了圆明园,他们本以为圆明园会有重兵把守,可是却兵丁稀少。他们像一群虎狼一般冲进了圆明园,又像一窝强盗,士兵们将玉器、瓷器、铜器、陶器,还有无数的黄金白银一袋又一袋被的带走,一些沉睡的文物尚不知情就被砸掉、切割。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无数的文物被毁坏、盗走。

十二生肖兽首,他们本来是十二尊喷水的雕像,光鲜地站立在海晏堂前,受人观赏膜拜,可是谁也没想到,他们竟然会有一天让人割下头颅带走,虽然有一部分找了回来,但是还有一部分至今下落不明。

现在的大英博物馆,气势恢宏,可是里面又有几件是英国的本土文物呢?英国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国家,历史文物少之又少,而大英博物馆中却有满满的文物,实在令人费解,真不知道是买来的,还是抢来的。

英国拿走了中国太多太多的文物,导致原本应该在中国备受宠爱与关怀的文物们却受尽屈辱:透明的玻璃展柜里,座无虚席,好奇的游客们开着闪光灯一遍又一遍拍照。即使这样,却还有柜子里摆不下的文物,他们只得坐在外面,既没有玻璃罩,也无人看管。游客们一遍又一遍走过这里,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走向这里,你摸一下,我摸一下,弄得他们可爱的小脸蛋总是脏兮兮的。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是大英博物馆中的新人,它通体布满中国特色的吉祥花纹,全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种工艺现在已经几近失传,在唐朝时期出现,乾隆年间兴起,工艺极其复杂,及其耗费玉料,对制作者的手艺要求极高。在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一众文物中,只有它是被堂堂正正“请进去”的,只有它知道回家的路,可是也只能想想远在天边的祖国罢了,她盼着、盼着,也总是没有等到重新回家的这一天,只能继续得过且过,浑浑噩噩过着毫无意义的每一天。

九龙壁屏风早已经残破不堪,当年英国军队为了将它带回来,切割成了几大块,导致我们又一件精美的文物遭到了破坏。上面的龙早已经头身分离,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光彩。看似是一条接一条盘旋着,实则没有了精气神,龙的眼睛中中仿佛总是包含泪水,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蕴含着祖宗体内的这股永不服输的韧劲,对祖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唐小马也早已经找不到了他的终身伴侣。当年约定与远在祖国的唐大马一起跨过山和大海,可现在,就连一起穿过人山人海都难以实现;一众的全身佛像、佛头每天都在颂念着什么,好像寄寓着他们回家的愿望,尽管受尽凌辱,也从不抱怨。

希望大英博物馆能够善待中国文物,因为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件又一件普通的文物,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历史文化不断传承的标志,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英博物馆能够偿还中国文物,让他们光鲜亮丽地回到祖国来,享受与当年一样的荣华富贵。

角落中的一个瓷枕像往常一样,痛苦地呻吟着,每天都在念叨着“家国永安”四个字,他仿佛在几百年前就已经预测到了现在的中国早就不在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而是一个主权完整、国泰民安的世界强国。

天上的阴云终会散去,阳光也会打到文物们的脸上,映出他们微笑的脸庞……

篇三:观《逃出大英博物馆》有感

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一句“回家”一定是共同的呼唤。

前几天,我看了最近比较火热的一部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看完以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文物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两万三千多件,展柜里琳琅满目的,相当的拥挤,而这些大多都是当年英国趁火打劫从我国运出去的。奈何取之锱铢,我们最精美的、最厚重的文物大多都不在本土,而是被锁在大英博物馆。

最让我心中掀起巨浪的,是第三集中小玉壶给文物们读家书的时候。

为什么说唐大马和唐小马距今有163年没有见面了呢?因为1860年的火烧圆明园距今已经过去了163年,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火烧圆明园中英国对我们文物的抢夺。琴师陶俑和笛师陶俑源于汉代,剧中所提到的“未完成的《长歌行》”也别有深意。《长歌行》是汉乐府中一首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篇,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期许。为什么龙纹琉璃瓦用病骨支离来形容自己呢?仔细看了看它身上,被切割的痕迹十分明显,这显然就是当年洋人为了图方便,将其切割带回去的啊!

小短剧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家书抵万金”。但在家书中所写的愿景中,满满的都是家国情怀,却从未向外界提起过它们的辛酸。“这么大的柜子,就两个人住?”从小玉壶的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文物们都被挤在一个小格子里,不被爱护。像《女史箴图》,当时的洋人为图方便,就把它分成了好几份,因为保存不当,都出现了掉粉的现象。大英博物馆为此特地请来了日本修复家前来“修复”。可他们哪里会弄啊,还让我们的国宝伤势雪上加霜,无奈只得让大英博物馆唯一的一位中国女修复家邱锦仙修复。可他们都没有提起自己的悲惨经历,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甚至以庇佑海外的游子为己任,来宽慰远方的故人。家书中有佛祖般的大爱,有壶盏的亲情,也有将军的豪气……

看完《逃出大英博物馆》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他们说:“我们是泱泱大国。中国人,不做那种偷鸡摸的事。”他们说:“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我希望这真的能实现,好让我们的国宝早日回家。

“回家”一个多么平常而又美好的词,而对于小玉壶它们而言,这却是可望而又不可及的。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宝能够平安归来。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