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阅读作文

来源:瑞思作文网 1.41W

冰心阅读的方法仅九个字:“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前两句是条件,“读书好”是评价。是的,读书是人生第一大好事,它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

走进阅读作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的途径也日益增多。其中,常见的纸质阅读与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而兴起的网络阅读最为典型。在阿里巴巴发布的2018年中国人读书报告数据中显示,中国阅读人口增加3000万左右,而这有很大一部分受电子阅读所影响。由此可见,电子阅读发展之迅猛和人们对纸质阅读的热情慢慢削弱淡化,再加上当今社会的步伐加快,网络阅读再一次突显出它的优势——迅捷性,它顺应了时代的步伐,无疑是众多人心中的“宠儿”。

那么,纸质阅读会被挤出社会的舞台吗?

完全没有可能。虽然纸质阅读没有网络阅读的海量性,迅捷性,但它的实用性却是网络阅读远不及的。人们在网络上阅读,大多是浏览,只有少数人会认真品析,而纸质阅读不同,它是“有感觉”的材质,阅读舒适度较高,也更便于做笔记,人们看过之后,印象会更深,感悟会更多。

虽然现在社会上,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有些许不平衡,但,我们要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

随着网络阅读的兴起,阅读软件的开发,一项读书的新功能也随之诞生——听书,被称为“懒人活动”。原应为听书者不需看着屏幕,而只用戴着耳机,听着朗读即可。

而我,却更认为它是一项“心不静之人的活动”。当你戴上耳机,听着娓娓道来,抑扬顿挫的人声朗读文章,无论身边是嘈杂的人群,还是拥挤的街市,你都会心沉到书中那个美丽的世外桃园,泰然自若,而当你摘下耳机,捧起一本纸质书本阅读,哪怕是只有两个人在谈话,你可能就会心烦意乱,刚才的沉着早已到了九宵云外,脑中只剩一坨浆糊,混沌不堪。还谈什么阅读?恐怕就是静坐也只能半途而废了。

所以,阅读凭的是心境,而不是环境!当我们重现先贤们那不朽的行为时,不禁自觉羞愧。

毛主席在十八岁时常在最嘈杂热闹的城门洞里认真地看书,有位同学看到了,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能看得下去吗?毛主席回答:“就因为乱,我才来这儿看。我要锻炼自已!我们的国家不乱吗?我要锻炼自己不为乱所动,在乱中仍然集中精力去办成一件事,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

且不谈毛主席的豪言壮语,他的定力,又有几人可以做得到?

心境在任何时候都是十分的宝贵,心境甚至左右人的辨别与选择。不错,读书的确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那如果没有这样的地方呢?就放弃书本吗?如果心境平静,何处都是读书的好地方,场地不再是你阅读的限制。即使身处喧嚣,心依旧可在那一方美好的家园中。

由此可见,何时何处,都可阅读——只要心静。

明代名臣杨溥在狱中每天被审讯,殴打,仍疯狂地阅读经史——这是中国古代官吏的心境;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在日寇的炮火下仍认真读书,发愤学习——这是中国近代有志青年的心境。

心境若止水就可以让自己沉于书中,不再受外界干扰,因而效率更高,事半功倍。

如何阅读?我大体认为有三种:多读,常读,广读。

孔子“晚年喜易”,了很大的精力,将《周易》读了许多遍,又标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来覆去读了多少遍,将收纳《周易》这样厚重的书的麻绳磨断了多次,于是有了“韦编三绝”的典故。

钱惟演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他每次去厕所必带着一本书去,诵读的声音很清脆,人们都能听到,十分地好学。欧阳修夸赞他“最多才”。

这三种方法,就如种花一般:多种,常种,广种。而“花”便是书,“花园”就是我们心灵的家园。按这三个方法来不断辛勤地工作,才能让花园姹紫嫣红,让心灵世界得到滋养。

真正地将书读好,读透,却真的不是一件易事,但我们要朝着梦想,一路奋进,才能采撷到书中的果实。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