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联考真的公平吗3000字作文

来源:瑞思作文网 2.15W

千千万万的大学联考生经过了最后数月刻骨铭心的奋斗和冲刺,一年一度纷纷扬扬、轰轰烈烈的大学联考早已尘埃落定。如今,考生中胜出的数百万幸运儿,也开始在各大专院校里书写其人生的新篇章了。几家欢乐几家愁,个中滋味,唯过来者自知。

大学联考真的公平吗3000字

日前读到一篇关于大学联考的文章,该文认为“大学联考作为现阶段最公平、最好的一项基本制度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并一再强调了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大学联考制度的重要性和公平性。对此,本人也凑个热闹,谈谈个人的看法。

人们常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事物的正面,而忽略或有意避开了同样重要的背面——“法律是人定的”。敝人始终认为,凡事只要是有人为的介入,就存在有不平等的可能性,只有在人不能左右的东西面前,才能有真正的所谓平等,譬如,“岁月面前人人平等”,又譬如,“电子摇号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哲学方法论问题。

平心而论,“文革”后,百废待兴,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而大学联考录取率不到5%的社会环境下,恢复大学联考制度来选拔人才,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相对体现了社会的公平竞争。然而,即便如此化解了因出身和推荐造成的“机会不公”,但仍未化解因长期的城乡、师资、贫富之别等等人为所形成的“社会不公”,艰苦低劣的学习条件无形和无奈之中变相堵塞了无数天生质素和智商远比你我都高的优秀农家娃的升学之路,生存的温饱尚且未解决,就更无从谈及“只要考得好,照样上北大、清华”了。那年头大学联考,表面上“大家都按同一规则参与竞争”,但实质上仍然未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事实也是如此,尽管当时中国占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但大部分大学生却来自于城镇。如果诗仙李白能翻躯再现参加大学联考,在下敢打赌,这“乡下小子”也只不过是一介“白卷英雄”而已。

时至30多年后的今日,全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涵盖包括初、高中的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规范和完善,社会正趋于大同和一体,更主要和特别是近年来大学联考录取比例已经高达70%以上。在此社会背景下,如果还要“继续牢牢地守护”目前大学联考的所谓“公平之根”,笔者倒认为大可不必和不以为然。说实话,中国的高端缺的不是“满分英雄”,而是与生俱有逻辑和创造性思维的睿智高才和奇才,尽管他们大学联考也有可能会名落孙山。在选拔和网罗这类“人才”上,30多年来的大学联考帮上大忙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中国早就该象狂扫奥运奖牌那样,狂扫诺贝尔奖了。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小的们为了这八十之“定”,好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而目前的大学联考制度,竟以区区2天而定其终身。难道不觉得这过于“文断”和有点不公吗?姑且不算密集和高强度的大学联考考试本身以及临考前长期的“朝5晚9”的紧张备战复习,直接给多少高三考生和他们的家庭带来多大的心身健康的伤害。就以其2天的临场考试而论,由于考生的身体状况、模拟题命中率、场地环境、赴考交通、甚至全国各地之温差、等等加等等的N种差别性和不确定性,就能造成很大的不公,从而间接影响到考生的大学联考成绩。试问,这样的大学联考对他们公平吗?

还有,那些平时吊儿郎当学习差的主儿,考试时似有神助中头彩,只有天和“鬼”知道他们怎么考了个满堂红;相反,那些平日学习成绩一向很好的尖子,瞬间的糊涂和“马失前蹄”就能造成其“千古之恨”,相信这两种情况都大有人在。由于一时的失手而考砸或落榜,以致使他们只能屈就于低类或非对口的院校,或者象“范进”般足足等够一年再来“中举”,甚至没完没了地疲于应试中。借问,这样的大学联考对他们也公平吗?更有,30多年来,又有多少大学联考落榜生们因此而自责、自弃、甚至于自尽!敢问,这样的大学联考对他们就公平吗?

不过,也有人认为:“就目前而言,还找不出哪一个制度比大学联考的制度设计更好,更加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就此,笔者试着以此当作一道大学联考命题自考,就叫“找制度”吧。用3分钟的思考时间挑战自己后,参考西方国家的大学联考制度草拟了以下虽有自以为是之嫌,但仍略觉公平些的大学联考“权宜之策”。

一,全国三年高中期间的十几门必修课科目,学校严格按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标准来教学和测验,在每门单科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该单科给出一个综合成绩,到高三毕业时,学生就有了一张完整的明示自己十几门必修单科的成绩汇表,或称A表,作副表用。选修课和特色课可不受制约于教学大纲,但学校可自行另外给出一成绩汇表,或称B表,作补充参考表用。

二,对其中最主要的几门主修课科目,例如语文、英语、数学等,每学期或每学年,定期举行全国或全省统试,可就在自己课室考。同样,高三们毕业时就又有了另一张完整的各主修单科于各期全国或全省统试的成绩汇表,也叫C表,作主表用。C表成绩的全国公正性和公平性以及首选性,平衡和修正了各地区和各学校在A表上的差异。

三,高三毕业生无需大学联考,而凭A+C表直接申请上大学,学生若觉得有必要,也可自愿附上B表。对于象北大、清华这样的顶级院校,可先在尖子堆里摇号选出,再择优录取,反之亦然。

四,保留目前的全国大学联考。但功能主要是作为第二次机会,限制性地给予那些“A+C”成绩不达标,然而希望提升入大学分数的高三生,以及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高中学历而缺少完整“A+C”成绩表的人员,例如自学和在职人员,以成全他们的大学梦。此大学联考成绩可定为D表,持D表申请大学者,资格水平等等条件与“A+C”组高三生一视同仁。

五,A+C表和D表3年有效,持表人可在3年内申请高等教育,并给予申请人含学校和专业在内的5个选择自愿。

以上五条升学之路的实施,同样需要法律的保障,更有赖于同学们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全国数据库的建立、各考试以及其A、B、C、D成绩对应性的统一和标准化、录取规程的操作、等等方方面面系统工程的完善。从而使公正性和公平性不断得到改进和合理化,也使形形色色的“滥竽”们无法“充数”。

同样“毋庸讳言”,对比目前的大学联考制度,这样的升学之路起码有了以下几大变革。首先,也是最要紧的,由于免考而给绝大多数青春年华的高三考生们,以及背运的“高四”和“高五”们(外加更背运的“老六”们,如果有的话)松了绑,还其一个自由身,免除其自残式的复习和大学联考之苦,也免除其家人折腾受罪之累。其次,由于将大学联考2天密集型的各科考试和成绩分摊到6个学期的高中学习中,而大大缓解了高三们升学考试的压力,也更公正公平地反映了他们的真实知识水平,避免了大学联考过大的随机性和误差。同时也有助于从高中开始,即养成其严于律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品质和责任感。除此之外,报名自愿与单科成绩的匹配,以及B表可能显示出的独特专长,都更便于高校在其本人兴趣之下为国家选拔和造就出对口的出色的有用之才。再就是,升大成绩3年有效,可给已录取的高三们在高等学府和社会大学之间一个过渡期和缓冲期,或暂且工作、或旅行或别的,而不仅仅只有一竿子到底地式受教育一种选择。从而使他们的青春更阳光,人生更精彩。

诚然,这只是本人很小儿科的练习,况且也就这么一说而已,应该还够不上砖的质地抛去引玉。相信中国教育界的“高参”们绝非等闲之辈,也懂得“只有较好,更好,而没有最好”的道理,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用上个3星期,或者3个月,一定能帮咱们找出一个“更好、更有利、更公平”的大学联考制度。

另外,大学联考前还见有高三们“十年寒窗磨一剑”之类的宣誓,此番形式的“拼死”而非“拼爹”的报道大学联考前也多有见诸于报端,大有誓不罢休的亢进和视死如归的壮烈。至于吗?想必这也是目前大学联考制度开的、结的果。窃以为,不管是在哪一个学习阶段,即使是受法律强制的义务教育,学习都应该视作是一个过程,而不应该是个目的,在这一点上,小小芬兰国的治学方针值得咱们泱泱大中国借鉴。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培养和享受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的乐趣,而不是为了大学联考即大学的学习而去学习,更没必要为此而去发誓。只有摆脱了“有目的”的功利冲动,学习才能乐在其中,并进而自觉或不自觉中把学习演变成一种“玩”,“玩”得走火入魔,“玩”得出神入化。自然,也就会水到渠成、天经地义地就该你是大学生,就该你是学士、硕士、博士,用得着临了使上吃奶的劲儿紧抱佛脚吗?要知道,“学”是已知的东西,而“玩”即是已知,更是未知的东西,精英是“玩”出来而不是逼出来的,还别说,说不定哪天一不小心还真的就给“玩”出个“中国版”的爱因斯坦或乔布斯什么的。不信,走着瞧。

高三:索纳居士

热门标签